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數學教學如何寓教於樂

校園1.79W

有效性的教學策略一

國小數學教學如何寓教於樂

多形式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認為,“智力活動是在情緒高漲的氣氛裏進行的。”這種氣氛會給教學帶來好處,同時也有助於完成教育任務。課堂教學一開始就要象磁鐵一樣緊緊地吸引學生,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很快進入創設的情景中,使他們愉快地接受教育,樂於接受教育是教學效果的前提。激發學生投入熱情,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這有助於讓學生在不感到勞累,煩惱的情況下成充分發揮人腦的潛能,提高學習效果,讓學生親臨其境,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巧妙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樂而不倦。

例如,在教學“平移”時,教師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建築物的整體平移圖片,並播放建築物平移的3D模擬動畫,播放騎自行車,人行走,拉抽屜等影像,導入課題。這種採用欣賞圖片,影像的方式來創設情境,動靜結合,豐富學生的感官,增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為平移概念的引入奠定了基礎。再如,在教學“平方差公式”一課,我是通過兩位同學表演一段分地的故事來創設情境,(內容是:從前,有一個狡猾的莊園主,把一塊邊長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給張老漢種植。第二年,他對張老漢説:“我把這塊地的一邊減少5米,相鄰的另一邊增加5米,繼續租給你,租金不變,你也沒有吃虧,你看如何?”張老漢一聽,覺得好像沒有吃虧,就答應道:“好吧。”回到家中,他把這事和鄰居們一講,大家都説:“張老漢,你吃虧了!”張老漢非常吃驚,你知道張老漢是否吃虧了嗎?)。通過這樣的一段表演,不僅激起了學生的探究慾望,同時也為新課的'學習拉開了帷幕。

利用形象和幽默的教學語言,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

蘇霍姆林斯基説:“如果你不想你的知識變成僵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種重要的創造工具。”教師優美生動形象的語言不僅能把沉寂的教室變成歡樂的海洋,而且可以把抽象的書本知識化繁為簡、化枯燥為神奇有趣。教師的説服力和強大的惑召力,很大程度上就來自於自身的語言魅力。在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形象幽默的語言,可使教師的講解變得風趣、詼諧,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有助於學生去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知識。如講《有理數的運算》,學生往往不注意先確定符號。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幽默地説:“有理數的運算,先問一問你的得數,有沒有姓?若有,它是姓‘正’還是姓‘負’?”這樣抓住問題的要害,利用流暢幽默而風趣的語言答疑,總比直接給出標準答案好得多吧!又如,在講解《二次根式的乘法運算》時,講到時,我邊書寫邊説到:雖然我們各自擁有一個家(和),但我們卻是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話音剛落,學生竟同時響起了一片掌聲,不僅讓學生興趣一下子提高,更簡單明瞭的讓他們理解了二次根式乘法法則的意義。總之,在實際教學中,讓我們把知識的、思想的和對學生的愛都內化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語言,產生春風化雨般的魅力,讓我們用情感點燃學生的智慧,創造煥發生命力的數學課堂,給學生美的享受,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有效性的教學策略二

用教師的微笑和幽默的語言,營造快樂氛圍

“微笑是教師職業的需要”。我認為與數、形打交道的數學課堂不應該死氣沉沉,更要注重課堂氣氛。當教師推門走向講台時就要像演員出幕走向舞台一樣,應該立即進入角色。用教師微笑的面容、親切的目光、動聽的語言帶給學生快樂的享受。而幽默為數學課堂注入了一脈新鮮血液,有了它,數學課堂將更精彩。

如在課外興趣活動中,一教師讓學生解答一道雞兔同籠的問題,有頭100個,腳240只,問雞兔各有多少隻?學生看到題目,議論紛紛,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筆算,思路紛亂,一時想不出好的解決辦法。每隻雞的兩隻腳和每隻兔的4只腳在搗亂,如果兔和雞的腳只數一樣,那就好辦了。於是,教師説,我們命令:“全體兔子立正(像人一樣兩腳着地)提起前面的兩隻腳。”全班學生鬨堂大笑,個個睜大了好奇的眼睛。師説:“現在,兔和雞的腳只數相同了。上面有100個頭,下面有多少隻腳呢?”學生齊答,腳的只數是頭的個數的2倍,是100×2=200(只)。師問:“和原來腳的只數比,少了多少隻呢?”學生計算後馬上得出是240—200=40(只)。“這40只腳到哪裏去了呢?”教師問。學生回答:“被兔子提起來了。”師又問:“現在籠裏有多少隻兔子?多少隻雞?”學生們歡叫道:“有20只兔子,80只雞。”這樣一個抽象而枯燥的題目,在教師幽默的教學中,變得那麼淺顯,生動而有趣,猶如滿天迷霧被太陽驅散,一切東西都看得明明白白,幽默與風趣,令學生們發出了愉悦的笑聲。

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感受快樂真諦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實踐是創造的源泉,數學教學要使學生感覺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社會生活實際,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的樂趣。教學中注意根據教材的特點,儘量使用好直觀教具和學具,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大膽實踐。

例如在教學《多邊形面積計算》時,學生已有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用切割方式把平行四邊形組合成長方形,繼而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再用同樣的方式推算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這樣,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孩子們自己動手,樂於參與,體會深刻。教師既可以參與到孩子的合作學習中,和他們共享成功的喜悦,也可站在講台上引導式地發問,讓複雜的講解轉變為師生共同研究問題,互相取長補短,建立起一種既是師生、又是朋友的新型師生關係,讓學生樂中學,學中樂。

有效性的教學策略三

第一,明白課堂教學目標。本節課,我要讓孩子學會什麼?比如,一年級孩子還沒有基本數學概念,課前,老師想要讓他們知道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建立一個初步的數的概念這樣的目標,不妨拿來各種玩具或食品,按顏色、品種分類,在老師引導下讓他們通過感性認識,知道數的概念,均分意義等。

第二,充分利用教學工具,備足教學道具。一支粉筆一把尺的時代本身就定義了一種呆板形象。國小的孩子對玩具和食品有無法抗拒的興趣。那就從這方面着手,讓孩子在玩中完成數字概念的初步形成,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轉變,這將更能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比如,開展趣味活動,讓學生做數學遊戲,猜數學謎語,講數學故事等,讓他們在笑聲中學會用數學來解決遇到的事情或問題。

第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以數學活動自身特點來設計活動內容,精心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心靈深處強烈的探求欲,形成渴望學習的心裏動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比如:老師在操場上畫幅畫:老虎在小白兔家門口,小白兔必須按1到9的次序出門才能脱離危險,請孩子都來當回小白兔,親自走一走,怎樣才能逃過老虎的利爪安全回家?這樣的數學教學將又會是一箭多雕的結果。

最後,教師必須,不端架子,跟孩子交朋友,啟發而不是灌輸式開展教學活動,利用問答、競賽、表演等形式組織學習,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觀點,鼓勵學生敢於懷疑、挑戰權威,杜絕人云亦云,表揚獎勵孩子創造性思維,讓學生的創造力和主體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發揮,即使是孩子説錯了算錯了,也要鼓勵多於批評或嘲笑。平等施教,對學習困難的學生一視同仁。課堂上平等、熱情對待學生,課外舍得感情投資,主動和學生談心,拉近師生距離,尊重學生人格、及其個性,關心每位學生。即使學生犯錯也不過分批評指責,給他們改正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感到“老師在關心、期待我”,這樣,他們就會更積極投入到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