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供應鏈

綠色供應鏈管理分析

供應鏈2.72W

綠色供應鏈管理是將可持續發展思想融入到企業供應鏈戰略規劃中,將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聯結為一個互為因果的有機整體,是一種資源節約型和綜合利用型的生產方式。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綠色供應鏈管理分析,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綠色供應鏈管理分析

  一、中國製造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現狀

(一) 顧客端需求日趨多樣化,綠色化,即時化。隨着人們消費水平提高,需求日趨多樣化。過去人們對產品的需求只要質量好、價格便宜就行。現在人們早已不滿足於此,要求產品品種豐富、樣式多樣,突出個性,而且顧客也越來越注意產品的綠色化。據統計,77% 的美國人表示,企業的綠色形象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慾,94% 的意大利人表示在選購商品時會考慮綠色因素。在歐洲市場上,40% 的人更喜歡購買商品時考慮綠色因素。與此同時,隨着市場上產品多樣化綠色化,顧客要求能得到迅速的反映。當市場上剛出現彩屏手機的概念時,如果顧客詢問的某品牌的手機還沒上市,在推銷員的推薦下,他可能馬上轉向其他品牌。因此對企業來説,企業應以滿足客户的需求為目的,儘快儘早地開發和生產多樣化綠色化的產品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二) 下游分銷商零銷商實力壯大,要求分得更多利潤。以往製造商在供應鏈中對分銷商處於主導地位。近年來,隨着大型超級市場和零售業兼併收購浪潮的興起,下游分銷商的實力逐漸壯大,製造商開始失去優勢地位,大型分銷商迫使製造商給予更優惠的利潤分成。一些大型超市和百貨店還要求企業交納“進場費”,“上架費”等,減少了製造商的所得利潤。以家電行業為例,20世紀80年代我國家電業的需求增長率( 需求相對規模) 和90年代初家電市場規模( 需求絕對規模) 都很大,市場處於相對供不應求狀態,家電製造企業在供應鏈中處於核心地位。近年來,大型零售商及專業家電銷售商崛起,過去以百貨店為主的家電流通渠道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國美、蘇寧為代表的家電零售企業,在供應鏈中的主導作用日漸突出,有時甚至可以主導製造商的價格,而為了搶佔市場,製造商有時不得不屈從於大型分銷商零售商的要求。

(三) 消費品市場供過於求,企業間競爭激烈。誰能儘快做好產品的綠色化,誰就能贏得綠色競爭力。目前國內整個消費品市場普遍供過於求。據中華商業中心測算,在消費品行業中,600 種主要商品,供大於求的 513 種,供求基本平衡的 87 種,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商場壓力迫使製造商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否則只有面臨不斷的降價。而中國製造企業大多缺乏核心技術,產品同質化嚴重,降價只會造成惡性循環,同時還會波及到上游原料市場的惡性競爭。因此,企業只有儘快推出綠色化的產品,迎合消費者的口味,才能贏得更大的市場,就能獲得綠色競爭力。

  二、中國製造業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問題分析

世界範圍內,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理論和實踐都剛剛起步,即使是發達國家也沒有大範圍、全方位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根據發達國家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經驗和我國國情,我國製造業企業在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方面還存在以下障礙。

(一) 理論和經驗不足。目前國際上綠色供應鏈管理還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大部分的研究侷限在概念提出階段,實踐先驅也侷限在國際上一些知名大公司,沒有大面積、全方位地展開,所以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經驗非常缺乏,而且也沒有成熟的規則、程序和方法可以參考遵循。

(二) 人們的認識觀念不足。由於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還沒有綠色生產觀念,對環境污染後果的認識不足,往往只重視發展經濟,哪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也在所不惜; 或者採用末端治理,即先污染後治理,沒有認識到污染環境、破壞環境不僅會嚴重危及企業自身的生存,還會危及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危及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三) 市場規制不夠完善。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基礎是市場環境,同樣綠色供應鏈管理也是在市場規制框架下實施的。而目前,我國的市場規制不健全,法律法規對企業環境污染行為的處罰較輕,且缺乏有效的監督。如現有排污費的`收取標準遠低於污染的綜合治理費用,企業從成本考慮往往會選擇直接交納排污費,而不是治理其污染。這種製造成本外化是合法的,且有利於提高製造商的私人收益,使供應鏈成員在追求利潤最大化時,其個體目標與綠色供應鏈整體目標存在衝突,使得綠色供應鏈管理難以有效實施。

(四) 傳統供應鏈模式造成的障礙。綠色供應鏈模式強調綠色設計、綠色材料、綠色工藝、綠色包裝、綠色回收等在產品生命週期內的有效集成,這大大增加了供應鏈管理的內容與難度。傳統供應鏈始於原材料供應商,止於用户,對產品退出使用期以後的問題基本不作考慮,物流、信息流以及資金流均為單向運動,其設計忽視了供應鏈企業行為對社會環境和社會資源合理利用、配置的影響。

(五) 實施成本較高。綠色供應鏈管理關注的是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就要求製造行業子系統要儘量減小對環境的影響,所以會造成整條供應鏈的成本增加,而目前製造業供應鏈對環境的影響不是由供應鏈條上各個節點來處理,就造成製造業供應鏈的外部負效應增加的趨勢。這實際上就是誰為環境“買單”的問題,這是我國製造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客觀困難,對於市場化時間短、資本積累少的我國企業將是最大考驗。

(六) 缺乏高效的技術手段。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污染處理技術是製造行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基礎和保證。這種模式強調知識創新,強調設計、購料、工藝、包裝、回收等各個環節均實行“綠色化”,要求企業要對已有的生產技術進行全面改造和升級。而這對於我國技術薄弱的企業來説,是其順利實施“綠色化”的最大障礙。

  三、中國製造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結合我國國情,我國製造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進行。

(一) 宏觀方面。從宏觀上講,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建立有待於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需要發揮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督協調職能,培養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同時,建立支持綠色供應鏈的網絡化信息系統平台,為實施綠色供應鏈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具體説來有以下幾點:

1.加強綠色環保宣傳。政府要在全社會廣泛深入地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喚醒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的危機意識。既向各企業決策者宣傳綠色市場營銷觀念,又向廣大消費者宣傳綠色消費的重要意義,同時培養公眾的綠色消費意識,推動全民“綠色消費”,從而為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2.制定完善的環境保護法律制度。我國政府應借鑑發達國家環保立法的經驗,建立符合國情的具有中國特點的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將環保審查與質量監督結合起來,提高對污染源的懲罰標準和打擊力度,在法規與制度上降低傳統制造模式的報酬率,為綠色製造模式運行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美國、日本和歐洲的許多國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回收法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3.建立支持綠色供應鏈的網絡化信息系統平台。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將環境與其他信息有機集成,實現數據和信息的共享。根據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框架和內容,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單個企業或幾個企業很難靠自己的研發和自身的技術積累來實現整個綠色供應鏈的運作。因此,政府或相關組織應積極構建綠色資源數據庫,提供國內外綠色製造技術、綠色運輸、綠色產品專利、綠色材料、綠色管理技術等相關資料,各行業也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構建出支持本行業產品的國際環保標準、不同材料零部件的回收處理方式等,通過建立綠色供應鏈管理數據庫、知識庫及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為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有效實施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

4.選擇試點行業,由“點”到“鏈”逐步展開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是一個較為複雜的系統工程,想一步到位,使每個鏈點的企業從企業和社會兩個層面獲得可持續發展往往很困難,也是不現實的想法。我國可以選擇那些在國外已經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行業、影響協作面較大的行業( 如汽車行業) 、出口量較大且已遭遇綠色壁壘的行業( 如服裝行業) 、消費者已經認可的行業( 如建築行業) 等作為試點行業,以某個環節為突破口,由“單點”到“小鏈”,由“小鏈”到“長鏈”,直到“整鏈”,逐步展開。積累成功經驗後,再在全社會推廣。

( 二) 微觀方面。從微觀上講,企業應逐步提高環境意識,加強和建立企業間的合作和戰略信任關係,進一步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加強產品的研發和創新,通過建立生態工業園等方式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1. 企業轉變傳統環境觀念,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綠色供應鏈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要求企業主動提高社會責任感,將環境納入到成本控制; 同時應着眼於長遠利益,以整條供應鏈為出發點,形成一個集成化的環境管理體系,各成員樹立起集體協作、節約環保高效的團隊精神,分擔風險並致力於各自核心競爭力,使本企業的行為符合整體環境價值最大化要求,使真正意義上的綠色供應鏈成為可能。這就要求企業轉變觀念,增強企業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將節約資源、減少廢物、避免污染、綠色設計等目標作為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此外,應在企業營造和宣傳綠色企業文化,讓樹立企業“綠色形象”、創建企業“綠色品牌”成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動,使企業從內部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團結全體員工,形成共同的綠色價值觀。

2.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由於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模式也是多種多樣,因此企業在決定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時,應仔細分析自身的狀況,要從承載能力和實際出發,既能解決企業急需的問題,又能以較快見效的環節作為突破口,明確認識實施目標,確保成功。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應重新思考、設計和改變在舊的環境下形成的按職能部門進行運作和考核的機制,有效地建立跨越職能部門的業務流程,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浪費、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污染。

3. 確立企業與供應商和顧客間的戰略合作伙伴 關係。製造商應當樹立新型“雙贏”的理念,積極與供應商和分銷商建立新型的戰略聯盟關係,通過新型戰略聯盟之間的合作,對使用過的包裝物進行回收,既節約了生產成本,獲得商業利益,又減少了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獲得環保利益。由於我國當前大多數供應商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企業對其環保的要求,因而在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時,應考慮我國國情,不能盲目地將那些未滿足環保要求的供應商排斥在外,而較為明智的方法是與供應商合作,相互學習,共同努力,通過一段時間的改進,使其逐漸滿足要求。對於綠色供應鏈管理中的顧客,可採用商品出租,而不僅僅是購買的方式,這樣,消費者購買的是產品的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可通過回收或重新翻新來降低成本和保護環境。另外,從環保的觀點考慮消費者購買的商品( 如家用電器等) ,在商品送達消費者後,企業可採取包裝和舊產品回收的方式,供分銷商或商品製造商再次使用,這既有利於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實施,又有利於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雙贏。

4. 加強產品的研發和創新,重視管理諮詢的作用。供應鏈管理能夠取得優勢的基礎是要有先進的技術做支撐,同時要緊隨技術的發展,加強企業應用和集成技術的能力。這方面的技術比如: 物流過程自動化、企業資源計劃( ERP) 、業務流程重組( BPR) 以及電子數據交換( EDI) 等。因此,企業應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投入更多的資金和精力來進行產品的研發和創新,提高產品的綠色度及開發出更多的綠色產品,以確保綠色供應鏈管理各個環節“綠色化”得以順利實施。此外,企業還應該重視管理諮詢的作用,尋求資信度高的企業管理諮詢公司、企業內管理專家和業務骨幹人員共同組成總體規劃組,對企業領導和員工加強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理念培訓,提高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成功率。

5. 建立生態工業園。生態工業的概念是 20 世紀 90 年代後期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以清潔生產為導向,根據循環經濟的原則設計生產過程,促進原料和能源的循環使用,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雙重效益,是一種兼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最優生產方式。從供應鏈企業循環的角度,建立生態工業園區是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有效途徑。在生態工業鏈中,以生態互補為紐帶,把生產工廠連接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如 A 廠家的廢氣、廢熱、廢水、廢物及副產品成為 B 廠家的原材料和能源來源。生態園中,注意上、下游企業在園內的合理佈局,使園區的污染排放最小化,直至達到“零排放”。另外,在生態工業園建設中,還要注意建立動態的生態工業鏈,以開放、動態、適應性對待園區內外的環保要求和指標的變化,提高生態鏈的應變能力。高效的技術手段、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污染處理技術是製造行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基礎和保證。這種模式強調知識創新,強調設計、購料、工藝、包裝、回收等各個環節均實行“綠色化”,要求企業要對已有的生產技術進行全面改造和升級。而這對於我國技術薄弱企業來説,是其順利實施“綠色化”的最大障礙。

標籤:供應鏈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