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供應鏈

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思路和實施步驟

供應鏈4.68K

綠色供應鏈是一種在整個供應鏈中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管理模式,它以綠色製造和供應鏈管理技術為基礎,將綠色意識滲透到整個供應鏈中的各個企業、部門及個人,注重對環境的保護,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社會和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思路和實施步驟

  綠色供應鏈管理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環境污染日趨嚴重。近幾十年來,隨着我國人口的劇增,需求的增加,更進一步加劇了對自然資源的強度損耗,造成能源緊張,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為了遏制生態環境的惡化,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勢在必行。

社會資源配置不合理。由於傳統供應鏈是以企業內部效益為標準,而不是以社會效益為標準,使得生態性企業因此失去了聯盟的機會,造成這些企業生存困難,而其他以犧牲社會利益為代價的企業卻迅速發展。所以,社會資源本應流向社會效益高的企業,卻流向了社會效益低的企業。故從長遠的觀點看,只有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才能促進資源的合理高效配置,解決市場機制中生態性企業在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的問題。

企業遭遇政策紅燈和綠色貿易壁壘。隨着生態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各國政府也紛紛出台相關的法律和法規。通過綠色壁壘使傳統供應鏈和非供應鏈上製造的產品在生產和出口方面面臨更多的不適應。企業只有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依靠在生態、物流和速度方面的優勢,才能有效規避這些貿易壁壘,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基本思路

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全社會的“綠色”意識。要在全社會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喚醒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的危機意識,為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同時培養公眾的綠色消費意識,推動全民“綠色消費”,讓那些不符合環境要求的產品失去生存空間。

企業也應主動提高社會責任感,將環境納入到成本控制,同時應着眼於長遠利益,明確其在綠色供應鏈中的位置,分擔風險並致力於各自核心競爭力,使本企業的行為符合整體環境價值最大化的要求。

政府做好引導和扶持工作。我國應借鑑發達國家環保立法的經驗,建立符合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將環保審查和質量監督結合起來,提高對污染源的懲罰標準與打擊力度,在法規與制度上降低傳統制造模式的報酬率,提高綠色製造模式的報酬率,為綠色製造模式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並且,各級政府要鼓勵各類行業協會建立統一的“綠色化”的行業標準,促進行業綠色供應鏈聯盟的`形成,使之能起到行業約束和管理的作用。在實行“綠色化”經營過程中,政府應提供適當的資金、技術支持。鼓勵、引導開發高效、節能的新產品,並提供優惠的政策。

選擇試點行業,由“點”到“鏈”逐步展開。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是一個較為複雜的系統工程,想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使每個鏈點的企業從企業和社會兩個層面獲得可持續發展往往很困難,也是不現實的想法。我國可以選擇那些在國外已經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行業、影響協作面較大的行業(如汽車行業);出口量較大、且易遭遇綠色壁壘的行業(如服裝行業);消費者已經認可的行業(如建築行業)等作為試點行業,在進行試點工作時,應以核心企業為中心來展開,在選擇供應鏈成員時,儘量選擇在企業文化、企業理念、企業經營戰略等方面基本相容,知識創新能力強,在核心競爭力上具有互補性的企業。

試點企業在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時,應以某個環節為突破口,由“單點”到“小鏈”,由“小鏈”到“長鏈”,直到“整鏈”,逐步展開。積累成功經驗後,再在全社會推廣。

  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實施步驟

對目標產品進行綠色設計。在對產品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產品在製造、銷售、使用及報廢的生命全週期過程中對環境的各種影響,使設計結果在整個生命週期內資源利用、能量消耗和環境污染最小。

運用物流追溯法,確定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對象。所謂物流追溯法,即分析研究各種物流在何處、為何和如何被投入產品和聯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以及隨後形成廢棄排放物的。根據分析結果,繪製物流圖。清晰完整的物流圖可以揭示從原料供應、產品製造、分銷、消費、到回收整個供應鏈過程對環境影響的各個部門以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所涉及的各個主體(包括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用户和物流商等)均屬於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對象。

採用作業成本法,對供應鏈進行整合和改造。在確定了各種導致環境成本發生、廢棄物和污染排放產生的實體(部門)和過程後,可以採用作業成本法將各種相關成本和這些實體(部門)與過程所包含的作業掛鈎。通過作業分析,尋求供應鏈改進的機會。對於在供應鏈中存在的無附加價值的作業,應採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例如,選擇能提供高質量環保材料的供應商而不是花費時間去檢驗原材料的質量;對於必要的作業或短期內無法消除的作業,分析其成本動因,儘量減少其帶來的環境破壞。

對實施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企業,應定期對實施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考核指標除了傳統的價值增值率和顧客滿意度外,還應增加綠色度指標,從污染控制、資源利用、廢物回收等方面來考核綠色供應鏈的實施效果。對於績效不是太理想的環節,分析其原因,以便改進產品設計,完善供應鏈管理。

  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困難

觀念上存在障礙。目前國際上綠色供應鏈管理還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大部分的研究還侷限在概念上的提出階段,實踐先驅也侷限在國際上一些知名的大公司,所以綠色供應鏈管理理念在我國的推廣任務仍很艱鉅。同時,由於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還沒有綠色生產觀念,往往只重視發展經濟,哪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也在所不惜;或者採用末端治理,即先污染後治理,沒有認識到污染環境、破壞環境不僅危及到企業生存,危及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危及到子孫後代的生存。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對企業環境污染行為的處理較輕,且缺乏有效的監督。如現有的排污費標準遠低於污染的綜合治理費用,當製造商不存在“代際公平”與“代內公平”的倫理約束時,從成本考慮往往會選擇直接交納排污費,而不是治理其污染。這種製造成本外化是合法的而且是有利於製造商的私人收益,但與綠色供應鏈管理目標是相違背的。

技術上面臨壁壘。綠色供應鏈模式強調設計、購料、工藝、包裝、回收等各個環節均實行“綠色化”,這大大增加了供應鏈管理的內容和難度。並且,它強調知識創新,要求企業要對已有的生產技術進行全面改造和升級。技術壁壘將是我國技術薄弱企業順利實施“綠色化”的最大障礙。

實施成本較高。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無論從產品設計,還是原材料選購、生產工藝、流程再造,其成本將會有很大的提高,這對於市場化時間短、資本積累少的企業將是很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