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供應鏈

綠色供應鏈管理對供應商激勵機制作用

供應鏈1.27W

綠色供應鏈管理是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管理模式。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分享綠色供應鏈管理對供應商激勵機制作用,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綠色供應鏈管理對供應商激勵機制作用

  一、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式

綠色供應鏈管理是實現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相比於傳統的供應鏈管理,綠色供應鏈管理有以下特徵。

綠色供應鏈管理是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管理模式。綠色供應鏈管理將“無危害成分”、“無污染”、“無廢物排放”貫穿整個供應鏈管理始終。

綠色供應鏈管理是“全過程”的供應鏈管理。綠色供應鏈管理涉及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最終客户在內,從產品研發、採購、加工、包裝、消費、回收全部過程都綜合考慮對環境的影響。

綠色供應鏈管理以綠色製造理論為基礎建立同盟關係。綠色供應鏈是由不同利益主體組成的聯盟系統,提倡在企業間的協調合作中實現供應鏈管理綠色化。

  二、實現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基本途徑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

重新思考、設計和改變在舊的環境下形成的按職能部門進行運作和考核的機制。

強化企業領導和員工的環境意識, 企業高層領導轉變觀念。

實施綠色採購。儘量根據企業的需求,採購原材料和零部件, 減少原材料和零部件庫存量, 對有害材料, 儘量尋找替代物,對企業的多餘設備和材料要充分利用。

加強供應商的環境管理

首先, 要根據製造商本身的資源與能力、戰略目標對評價指標加以適當調整, 設置的指標要能充分反映製造商的戰略意圖。

其次, 強調供應商與製造商在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上對環境保護的認同, 這是實現供應鏈成員間戰略伙伴關係形成的基礎;

複次, 供應鏈成員具有可持續的競爭力與創新能力。最後, 在供應商之間具有可比性, 這樣有利於在多個潛在的供應商之間擇優比較。

加強用户環境消費意識

要從我國人均資源佔有水平低、資源負荷重、壓力大的角度出發, 充分認識綠色消費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發展綠色消費可以從消費終端減少消費行為對環境的破壞, 遏制生產者粗放式的經營, 從而有利於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

發展綠色消費不僅可以從優質無污染的消費對象來改善人們的消費質量和身體健康, 而且在消費過程中通過觀念的轉化、行為的轉變, 提高廣大羣眾對環保、綠色消費與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加強管理部門的'環境執法

由於一個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資金是相對有限的, 企業的生產過程是否最節約資源、能源和減少環境污染就不能確定。

需要全社會的力量參與進行。執法部門廣泛深入地宣傳環保, 既向各企業決策者宣傳綠色市場營銷觀念, 又向廣大消費者宣傳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 針對不同對象, 採取不同方式進行教育培訓。

  三、綠色供應鏈管理中對供應商的激勵機制

傳統供應鏈質量管理認為,激勵比監管更有效,通過激勵來控制產品質量的方法可以應用到綠色供應鏈管理中。本文主要從政府經濟激勵、技術激勵、製造商合作激勵、契約激勵4個角度提出了提高供應商提供綠色原材料的激勵機制,從而實現整條供應鏈的綠色化。

政府經濟激勵

政策優惠激勵。政府是環境優化的加速器,應當為綠色生產、綠色經營提供有效的制度環境。

政府採購支持。不同於傳統政府採購,在綠色供應鏈管理中,政府採購的供應商需要研製出在性能或成本方面滿足政府需要的創新綠色產品或綠色技術。

政府技術激勵

綠色產品研發的技術激勵。政府或相關部門可以向供應商輸送相關的專業人才,或者直接向其提供綠色產品的研發技術。

綠色產品生產的技術激勵。政府或相關部門可以派遣優秀人才對生產技術進行指導,優化生產流程,鼓勵生產技術創新等等。

合作激勵

聯盟關係激勵。戰略聯盟是製造商對供應商實施的有效激勵策略。當製造商認定和供應商達成重要的貿易合作伙伴關係後,供應鏈的績效將會得到優化。

信息共享激勵。信息共享激勵是一種間接的激勵策略,它能有效降低“牛鞭效應”,提高供應鏈營運水平。

共同研發激勵。為了實現普通產品向綠色產品的轉變,綠色技術的創新與研發是關鍵,綠色技術的研究與發展不僅涉及到製造商,也是供應商研究與創新能力的體現。

契約激勵

設置激勵契約以評估相關成本和收益是信息不確定條件下降低供應商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慣用的舉措。在設置有效率有效果的激勵契約時,供應商為提高產品環保性所做出的努力是不容忽視的:包括培訓員工成本、綠色原料設計、包裝、運輸、改善設備、質量監管等。

經濟激勵機制。在信息不確定的條件下,製造商和供應商並不能獲得有關改進產品綠色化市場需求的充足信息。

目標產品質量激勵。在目標產品質量激勵方式下,如果供應商原材料綠色化水平滿足製造商產品質量要求,供應商將會額外獲得豐富的報酬,反之則收益為零。

  四、 綠色供應鏈在市場中的應用

中小企業參與到綠色供應鏈條體系

【參與企業】在宜家、沃爾瑪、愛普生、蘋果等跨國公司的推動下,汽車、電子、化工等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建立了綠色供應鏈,並得到嚴格實施和執行。

【參與模式】由政府部門、採購商、消費者和第三方審核機構等共同參與的供應鏈治理模式日趨完善,並取得了良好的運行效果。

【典型案例】應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華為與中國移動、中包精力公司建立三方循環共用模式。

2011年,華為綠色包裝發貨總量達到 4.76萬件,主設備綠色包裝應用比例達到79%,回收率達到86%,約合減少森林木材0.53萬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1.3萬噸。

在跨國公司的推動下,從2005年開始,寶鋼、創維、上海通用等國內代表性企業開始推行綠色供應鏈。

然而,中小企業綠色供應鏈參與能力較低。受財務約束、企業間信任、技術知識、環境標準、税收制度等因素的制約,許多中小企業沒有參與到綠色供應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