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數學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好成績的前提,今天我們來談一下關於國小數學的良好學習習慣應該如何培養!學習習慣的培養應該是多層面的,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傳統學習習慣培養,二是創造性學習習慣的培養,三是合作性學習習慣的培養。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談一談。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數學學習習慣

一、傳統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葉聖陶先生説:"教育是什麼,往單方面講,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根據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這一層面,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課前預習的習慣。

有效的預習,能提高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可以提高學習的質量。數學學科的學習,要十分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在教學實際操作中,一開始可以通過佈置預習提綱的方法來進行,以後逐步過渡到只佈置預習內容,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發現問題,讓學生課前對新知識有所瞭解。有些課上沒有條件、沒有時間做的活動,也可以讓學生課前去做。如講統計表時,就可以讓學生課前調查好同組同學的身高、體重等數據。

2.認真聽"講"的習慣。

這裏的聽"講",應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説課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與學習無關的動作,要認真傾聽老師的點撥、指導,要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知識的聯繫,弄清公式、法則的來龍去脈。二是説要認真地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對他人的觀點、回答能做出評價和必要的補充。

3.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完成作業,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學習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從小就養成:

(1)規範書寫,保持書寫清潔的習慣。作業的格式、數字的書寫、數學符號的書寫都要規範。(2)良好的行為習慣。要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不要跟別人對算式和結果,更不要抄襲別人的作業。(3)認真審題,仔細運算的習慣。(4)驗算的習慣。

二、創造性學習習慣的培養

進入新世紀,時代的發展對國小數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計算技術和解決常規問題為重點的數學教育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國小數學教育必須關注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養成創造性學習的習慣,比獲得了多少知識更重要。這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培養學生善於質疑的習慣。

在參與、經歷數學知識發現、形成的探究活動中,善於發現,提出有針對性、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質疑問難,是學生創造性學習習慣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愛因斯坦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

學生質疑習慣的培養,也可從模仿開始,教師要注意質疑的"言傳身教",教給學生可以在哪兒找疑點。一般來説,質疑可以發生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學習過程的困惑處、法則規律的結論處、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及關鍵點處,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解題思路的分析過程中、動手操作的實踐中;還要讓學生學會變換角度,提出問題。

2.培養學生手腦結合,注重實踐的習慣。

皮亞傑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繫,思維就得不到發展。"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國小生的思維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兒童,他們的思維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因此國小數學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良好習慣,使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擺一擺、講一講來獲取新知。例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角的大小與兩邊的長短有沒有聯繫?這個問題就可以通過操作自制的活動角,邊操作、邊觀察、邊討論,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開展類似的教學活動,就能使學生養成手腦結合,勤於實踐的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

贊可夫有可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説,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在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重為學生創設"創新"的實踐活動,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猜想、聯想、發散思維、推理、操作、實驗、觀察、討論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他們思維的多向性和靈活性。通過"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嗎?""你還能想到什麼?""你有獨特的見解嗎?"你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嗎?"等言語,啟發和誘導,鼓勵學生敢想、敢説,不怕出錯、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如:一位老師在講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要求學生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請大家折一折,試一試,你能找到哪些方法?"學生很快找到了下面三種方法:老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學生繼續努力,看看還能否找到其它的分法,學生經過努力,又找到了下面的分法: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知識,還發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習慣。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數學學習習慣 [篇2]

常規的學習習慣。主要是指學習中的.聽、説、審、檢、作業書寫、預習、複習方法的習慣。

根據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會聽、看、想、説的習慣。

只有一個善於表達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才能更有機會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因此,“四會”中,會説是突破口,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説就得去想,兩者相互促進,促進孩子多想、多説。要會想,就要認真聽,細心看。抓住了“會説”就能促進其它“三會”。孩子説的時候,要引導他説出是“怎樣想的”,就是要口頭表達能力。

2、認真聽"講"的習慣。

這裏的聽"講",應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課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與學習無關的動作,要認真傾聽老師的點撥、指導,要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知識的聯繫,弄清公式、法則的來龍去脈。二是説要認真地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對他人的觀點、回答能做出評價和必要的補充。

3、認真審題習慣。

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不但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保障,而且能使孩子從小就具有做事細心、踏實的品性。具體做法有很多,如,父母先示範讀題方法,孩子邊指邊讀,強調多讀,弄懂題目具體有幾個已知條件和問題,遇到不懂的及時作上記號,養成用符號標記習慣,同時指導分析對比的方法。

4、認真計算的習慣。

計算是國小生數學學習中最基本的技能。一個從小就能慎重對待計算的人,在以後的行事中就不會輕易犯下草率從事的錯誤。所以,家長要訓練孩子沉着、冷靜的學習態度。不管題目難易都要認真對待。對於孩子認真計算有進步的時候要給予鼓勵表揚,及時樹立自信心。

5、檢驗改錯的習慣。

在數學知識的探索中,有錯誤是難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程中,總是難免有各式各樣的錯誤。因此,檢驗改錯的習慣正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個發展性學習習慣。由此,在日常練習中應把檢查和驗算當作不可缺少的的步驟,養成檢驗的好習慣。平時家長應讓孩子對一些判斷、選擇、改錯等類型題進行訓練,豐富孩子的知識,讓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孩子在回答問題時有錯誤,要給予糾正。每當作業本、測驗題發下來以後,都應認真檢查錯的原因,及時改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