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提問習慣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產生學習動機的一條根本原因就是問題,沒有問題也就難於誘發和激起求知慾,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麼學習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問題意識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在學生的心裏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學習,從而激發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我們今天的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着重視學科內容的講授,忽視學生問題習慣的培養。教師總認為把學生教得沒有問題,才算是成功的教學。實際上困惑與好奇恰恰是孩子特有的財富,沒有問題恰恰是最大的問題。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良好的提問習慣,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變學生課堂上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習慣呢?就這個問題,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提問習慣

一、放下架子,拋棄師道尊嚴,尊重學生的提問權利。

傳統的教學比較重視求同思維,而忽視求異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有的老師在課堂上往往是一副嚴肅的面孔,給人一種唯我獨尊、盛氣凌人的感覺,常常給學生留下拒人千里之外之嫌,學生質疑問難的火花,在師道尊嚴面前,有時就那麼一閃而逝。因此,我們培養學生良好的提問習慣,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要放棄師道尊嚴的思想,把自己當作學生中的一員,與他們共同學習,共同娛樂,讓學生感到教師的親切可信,做學生的朋友,使他們在朋友面前盡情地暢談自己的疑問,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的提問權利。

一次課間,為了鼓勵孩子們多讀書,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我在教室的後面牆上貼上了蘇東坡的一副對聯: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看到老師與平時不同的舉動,孩子們都問:老師,你在幹什麼?我沒有簡單地説我在貼對聯,而是熱情地告訴孩子們:“我在貼一副催人上進,勤奮讀書的春聯”。説着,我指點着一字一句地念給孩子們聽。孩子們的提問得到了鼓舞,問題一下子來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是誰説的?為什麼要這樣説?他真的做到了嗎?結果怎樣?……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七嘴八舌地問開了,我對孩子們的問題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不厭其煩的回答着他們的問題,儘管有些問題很簡單,但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對待。作為教師,應該利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尊重學生提問的權利,保護學生好問的天性。

二、鼓勵學生,營造寬鬆氛圍,使學生敢於提問。

敢於提問屬於良好心理素質的一種外在表現。提問者在提出問題時,很少考慮被問者的態度、情緒、接受程度、回答能力,很少考慮時空限制,成功與否。學生“提出問題”需要勇氣,他們不向老師提問的原因是不願提,不敢提。他們有種種心態:我提出的問題過於簡單,同學們會不會笑我?我提的問題説不清楚,老師會不會批評我?別人不提我也不提……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的提問,千萬不要對孩子的問題漠然置之,有時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很可笑,很幼稚,但再可笑,再幼稚的問題都是孩子獨立思考的萌芽,千萬不要譏笑孩子們。

(一)允許學生提簡單的問題,使學生敢問。

一位教師上的一節語文課。上課鈴響後,孩子們帶着下課玩耍後的興奮走進教室,老師在黑板上寫下課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讓學生齊讀一遍課題後,引導學生進行質疑:“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些什麼呢?”首先給予肯定的是,這個班的學生有良好的提問習慣,紛紛舉手發言,提了很多問題:誰手捧着空花盆?手捧着空花盆幹什麼?為什麼手捧着空花盆?這時,在我身旁的一個小男孩從上課一開始,一直都沉浸在下課時的玩耍中,可以肯定,它是一個學業成績不良的孩子,這時看到別人舉手發言,着急了,站起來大聲嚷道:“老師,我想知道這個孩子手裏捧着什麼?”一句話惹來全班學生的鬨笑,因為剛剛讀完課題,老師一聽,也把臉沉了下來,生氣地説了一句:“坐下!”然後對這個學生提出的問題置之不理,轉而進行別的內容,按照自己的思路繼續教學。我仔細地觀察了這個孩子,發現他坐下之後,一言不發,滿臉通紅,再也無心認真聽講。我想:當時教師如果能夠換一種方式,説上一句:“你能把課題響亮地讀一遍嗎?”這個孩子讀完課題之後,一定會意識到,答案就在課題之中,由於方才的不認真聽講,自己提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下次他一定會注意。

(二)消除學生心理障礙,使學生敢問。

國小階段學生正處在一種“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狀態中,他們還沒有掌握好提問的方法和技巧。可能受“膽子太小,不敢在眾多人面前説話”“沒有自信心,害怕説錯,惹得別人笑話,”“害怕同學們對你提出的問題沒有興趣,”“有人譏笑你提出的問題,”“擔心自己的問題沒有新意,沒有探討的價值”等因素的影響,不敢在大家面前提出自己心裏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努力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鼓勵學生大膽、放心的提出自己的問題。可以採取一些辦法幫助學生敢於提出問題。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提問習慣》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