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塔塔爾族民族的風俗和習慣是什麼

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標誌,每個民族有都着自己的風俗習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塔塔爾族的風俗習慣,希望大家喜歡!

塔塔爾族民族的風俗和習慣是什麼
  塔塔爾族的民族風俗習慣

塔塔爾族十分重視禮儀,見面以握手問好,婦女多握雙手。對長者非常尊重,走路、談話、吃飯均先讓長者。塔塔爾族人熱情好客,對遠道而來的投宿客人,總是熱情款待,並樂於助人。在塔塔爾族中,婦女生小孩是件大事,親戚朋友都要來祝賀、送禮。塔塔爾族的婚禮別具特色,與眾不同的是,塔塔爾族的婚禮不像其他的民族那樣在男方家舉行,而是在女方家舉行。

塔塔爾族在進餐時,每個人面前都放一塊小手巾,用以擦拭嘴、手並防止食物濺在衣服上。全家人圍坐一圈,中間餐桌上放一塊餐布,吃飯時習慣用勺子、刀子、叉子。上茶、上飯,要先送給長者,然後再按年齡大小先後遞送。飯畢要做“巴塔”(祈禱)才算就餐結束。

塔塔爾族的家庭多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與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通婚,限制叔伯見弟姐妹之間通婚,姑表聯姻也很少。婚禮按教規在女方舉行,通常新郎要在岳父家住一段時間,有的要到第一個孩子出世後才回自己家。

塔塔爾族的婚俗別具一格,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後再“娶”回來。

婚姻過程是:經媒人三番五次登門求親,女方家長若允諾,男方再向女方下聘禮,稱為“庫拉克綏雲切”,即給新娘從頭到腳的整套服裝。下過聘禮,即算訂婚。

按塔塔爾人的傳統習慣,婚禮在新娘家舉行,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結婚前幾天,男方要把為新娘製作的全部服裝、炊具、陳設和婚禮時食用的物品及自己的“嫁粧”送到女方,其中包括給新娘父母的.禮物(稱“克以特”)。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過去了。

“出嫁”的儀式也頗為有趣。這天,新郎在伴郎及親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馬車,青年人拉手風琴,興致勃勃地唱起塔塔爾流行歌曲“幾爾”,一路上歌聲、琴聲、口哨聲、吶喊助興聲連天,浩浩蕩蕩地前往女家成親。當夕陽西下,新郎和伴郎們一行人等來到新娘家。這時先要繞着院落轉一圈,然後才到門前。而此刻女家大門都緊閉着,新郎要獻禮物才能進去。以後,新郎進房門,到牀邊,吃飯,都要送喜錢。

結婚儀式按伊斯蘭教教規進行,先由阿訇誦經,並詢問新婚夫婦是否願意,待男女雙方回答“願意”之後,再由阿訇將一杯糖水(或蜜水)送給新郎和新娘共飲,象徵甜甜蜜蜜白頭到老,禮畢入洞房。第二天早上新郎要拜見岳父母,回家舉行宴會,並舉辦各種文娛活動,晚上再回到岳父家。婚後,新郎和新娘都要在女家往一個時期,有的三個月,有的半年,有的甚至要生過一個孩子以後才回到男家。

塔塔爾族對待女婿如同對待親生兒女一樣熱情。在女方家居住期間,岳父、岳母要拿出上好的食品款待女婿,使女婿感到生活在女家就如同生活在自己家裏一樣温暖。

當新婚夫婦回男家時,新娘的嫁粧要全部帶走。將到男家時,男方親友要用繩子攔住新娘的去路,新娘要獻糖果等物,方可放行。新娘回到夫家,男方親友向新娘身上撒糖果,並舉行宴會,盡情娛樂,以示歡迎。

小孩出生有各種禮儀。人死後,按教規淨身,纏以白布等,實行土葬。

  東鄉族磚雕文化習俗

一、歷史:磚雕是我國民間一門獨特的傳統建築雕刻藝術。它的歷史源遠流長,始於秦漢時代的畫像磚。畫像磚採用摸印的方法,使磚坯上形成浮雕的圖案,《府志》上贊曰:"技藝皆精。"甘肅省臨夏位於隴南夏河之畔,這裏的建築磚雕藝術形成了以回族為主體又融合其他民族傳統的獨特風格。臨夏磚雕藝術是從漢代祠堂、墓室、宮殿等建築物上的畫像磚、畫像石雕刻演化發展而來的。據考證,臨夏地區磚雕藝術源於北宋初期,明清時日趨成熟,至現代則日趨完善。

因為戰亂,名族遷徙等諸多原因,臨夏早期磚雕作品已很難尋覓,目前所指的主要是臨夏地區出土的宋金磚墓中,紅園路、銅匠莊、鄧家莊、和政縣楊馬家莊等地均發掘出的宋金磚墓,但在一九八零年臨夏南隴出土的錦衣校尉王吉墓,結構為仿木券頂式正方形磚雕單室,飛檐、斗拱、滴水下面有各種動物和人物情景圖樣。其中表現花卉動物的最多,主要有荷花、牡丹、奔馬、飛龍、翔鹿、麒麟等,大多是中國民間吉祥圖樣心理的表達。

再到明清時期,磚雕藝術人才輩出,風格簡約質樸,內容豐富多姿,工藝精細,臨夏磚雕在西北聲譽極高,顯示出撒拉族、回族、保安族等組成的伊斯蘭文化。伊斯蘭教在中國興起,擅長雕刻工藝的撒拉族、回族、保安族人民把漢族傳統雕刻工藝與伊斯蘭文化恰當結合,形成別具一格的磚雕藝術風格。臨夏磚雕主要用於拱北、清真寺的裝飾,但大多人民也應用到自己房舍上面。河州是(臨夏古稱)絲綢之路的重要經過地,明清時茶馬賈商雲集,他們因為受到封建等級制度的的束縛,“庶民廬舍……不許用拱鬥,飾彩色。”(《明史·輿服志》)即使再有財產,也不敢用上等材料修建裝飾屋舍,只好使用磚為材料,做出各種圖案來裝置屋舍、清真寺等,以此來標榜財富,從客觀上促進了臨夏磚雕藝術的發展。

民國時磚雕藝術達到鼎盛時期,制磚業和磚雕業都頗具規模,臨夏磚雕吸收了中國畫和木雕的技藝,風格轉變為細膩繁複,一幅作品可以雕出好幾個層次,構圖嚴謹,較大的還要做凸出的回紋,四周有幾何紋圖案,美不勝收。在現代,保存較完整的作品在臨夏東公館(圖五建於20世紀30年代),原為國民黨河西督辦回族政要馬步青的私人官邸,房屋構造以四合院為主,其牆壁有189副大大小小的磚雕藝術品,有提拔、花鳥(圖一)、山水等花樣眾多,其中以《江山圖》(圖三)為代表作,此作長2.5米,高2米,由二十四塊厚7釐米,寬25釐米的方磚組成,位於東公館處於中心天庭影壁的最大的一塊磚雕的正中。

畫面上紅日當空,江河萬里,羣山聳立,青松勁拔,波光粼粼,白帆點點,表現出蔚為壯觀的祖國萬里江山。此外,在畫面四周的影壁上,上有磚雕房脊,下有雕花座台,四周字環繞之。整幅作品以宏偉的篇幅,豐富的畫面和高超的技藝令人歎服。

二、技藝:在技法上採用雕刻和鏤空相結合的手法,或圓雕或半圓雕,使其躍出畫面,層次分明,立體感強。而次要部位和襯景,則用浮雕方式處理。在構思上,以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寄情於景,情景交融。使用的材料取自於專門用於土窯燒製的細膩的“綿磚”。製作這樣的磚需要幼稚的泥土,先在麻布或細網上用水洗,以除去雜質和沙粒,調和成泥巴,再用木製的模具打坯成型,曬乾進窯焙燒。用這種泥土製成的磚密度極高,而硬度適中,是雕刻圖案的好材料。

  東鄉族的信仰習俗

東鄉族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不僅在東鄉族的形成過程中起過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東鄉族的歷史發展、風俗習慣和文化生活,阿都具有很大的影響。

約在元末明初時,由哈木則率領的第一批40名傳教士到達東鄉地區。後來人們尊稱他們為40個“舍亥古杜布”(即智者、哲人、賢人)。據説,哈木則精通阿拉伯文,持兩種文字的經卷,足跡遍及東鄉各地。哈木則選擇了一個林密草茂的山樑定居,今稱“哈木則嶺”,並用本山的木材,在那裏修建了第一座清真寺,稱大禮拜寺。其餘的一些傳教士,在去河州路上的一個村莊裏相聚後又分散到其他各地。

此後,第二批傳教士來到東鄉地區,由阿倆塔率領,共8人,後人尊稱八大“賽義德”(阿拉伯文音譯,意為“主人”、“先生”、“首領”)。阿倆塔落居在高山鄉布隆谷。這40名“舍亥古杜布”和8名“賽義德”除遠走他鄉傳教外,有14人落居東鄉,至今墳墓尚在,並留有後裔。約在明末清初,穆豪引吉尼來到東鄉地區,曾落居在北嶺鄉大灣頭地方。這些傳教士的到來和禮拜寺的相繼建立,為伊斯蘭教在東鄉地區的傳播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清中葉以來,東鄉地區也是西北伊斯蘭教內部產生教派與門宦的主要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