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材分析(通用9篇)

校園4.6K

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推導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於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材分析,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材分析(通用9篇)

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材分析 篇1

一、教學內容:

數與代數: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乘、除法的含義;乘法口訣,用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法,用乘法口訣求商;求幾個相同加數的簡單實際問題,與平均分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圖形與幾何: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以及平等四邊形的初步認識;線段的初步認識;常用的長度單位釐米、米,用尺量線段或物體的長度;從前面、後面、左面、右面觀察物體。

綜合與實踐:有趣的七巧板,我們身體上的尺。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正確地計算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能聯繫具體情境,初步認識乘、除法的含義;探索、理解、熟記乘法口訣,能熟練地口算表內乘、除法;能聯繫四則運算的含義,用學過的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觀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以及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初步認識線段,初步建立1釐米、1米的長度觀念,會用釐米和米作單位測量線段或物體的長度;在觀察同一個物體時,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有時是不同的。

(二)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識乘、除法的含義,編制乘法口訣,用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除法,以及計算100以內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對100以內數的認識,感受不同的計算策略,發展數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維,提高運算能力。

2、在認識圖形、測量長度經及觀察物體等活動中,感受簡單平面圖形的特徵,初步體會物體與它相適應視圖之間的聯繫,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在用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除法,解決簡單的乘、除法實際問題,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測量、估計物體(或線段)長度的過程中,

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並嘗試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解決問題方面

1、在都是的指導下,聯繫學過的數與數的計算、圖形等知識和方法,從現實情境中提出並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2、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藉助擺學具、畫圖形等方法理解題中的數量關係,初步學會根據要解決的問題選擇合適的已知條件,積累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測量物體(或線段)長度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計量單位和測量方法,積累一些測量長度的經驗,初步建立長度觀念。

3、在拼圖形、測量長度,以及觀察物體等活動中,初步體會一些簡單的圖形變換的方法,感受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聯繫;進一步學會與同伴合作,學會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並在交流中加深體驗,提升認識。

(四)情感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參與編制乘法口訣、觀察和發現簡單平面圖形的特徵、測量物體或線段的長度等活動,獲得一些學習成功的體驗,感受乘法口訣的工整與簡潔美,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初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在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單位實際問題,測量或估計物體長度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感受數學活動過程的探索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3、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主動克服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逐步養成細心計算、自覺檢驗、發現錯誤及時改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乘、除法的含義,體會乘、除法的內在聯繫。熟練正確地進行表內乘、除法的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感知線段、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以及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徵,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教學難點:乘法口訣的編制以及利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除法的計算。

四、課時安排:

全冊共安排了53課時的教學內容,另外還安排了4課時的期末複習,全學期大約有25%的教學時間留作機動,各單元的具體課時安排如下: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三)6課時

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3課時

有趣的七巧板1課時

表內乘法(一)13課時

表內除法(一)9課時

釐米和米4課時

我們身體上的“尺”1課時

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二)14課時

觀察物體2課時

期末複習4課時

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材分析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通過一個學年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並能有一定個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兩個班總的來説,基礎是差不多的,(3)班的尖子生和(4)班差不多,不過,後進生方面,二(4)班多了好幾個。兩個班的學習習慣都較好,本這個學期的教學重點還是要放在良好聽課習慣的養成上和數學思維能力訓練。另外,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教育與引導學生,讓學生逐步愛上數學。

二、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第一單元“加與減”。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加減法的計算,能通過擺豎式正確計算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在計算過程中初步養成認真、細心、耐心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第五單元“2——5的乘法口訣”,第八單元“2——5的乘法口訣”。在這兩個單的學習中,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九單元“除法”。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係。

第二單元“購物”。學生通過購物,進一步人數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在實際情景中,通過購物,認識元、角、分,並進一步學會實際的應用。

2.圖形與幾何

第四單元“圖形的變化”。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的過程,在活動中積累圖形運動的活動經驗;在欣賞與設計中,體驗到圖形的美和設計的樂趣。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概念。

第六單元“測量”。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認識了釐米和米,認識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通過測量活動,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測量生活中的物體的長度。

3.綜合與實踐:本冊教材安排了“班級舊物市場”和“尋找身體上的數學‘祕密’”兩個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了數學的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係。

教學難點:理解乘除法的意義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願望,創造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重視動手操作與抽象概括相結合,體驗乘除法的含義,發展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操作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

3.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整理與複習中,注重培養學生回顧與反思的學習能力。

5.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對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6.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鼓勵算法多樣化。

五、課時安排:總65課時

1.加與減 ---------------------------------- 7課時

2.購物 ------------------------------------ 4課時

3.數一數與乘法 ---------------------------- 5課時

4.圖形的變化 ------------------------------ 2課時

5.2—5的乘法口訣 ------------------------ 8課時

整理與複習 -------------------------------- 3課時

6.測量 ------------------------------------ 7課時

7.分一分與除法 ----------------------------- 12課時

8.6—9的乘法口

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材分析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ldquo;奇思妙語錄rdquo;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釐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釐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人教課標教材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材分析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標:藉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教學重點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

教學難點:

藉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解決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業根據主題圖説出體育館、商場、醫院和郵局分別位於學校的什麼方向。

教學內容:

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你看到什麼,並説出它們的方向。

讓學生將自己置身於學校這個位置,用已經學過的方向知識,説一説體育館、商店、醫院、郵局分別在學校的什麼方向。教師先讓學生4人一組説一説,再由教師指名讓學生自己説一説。

學生口頭回答後,教師讓學生填在書上,並讓學生在圖中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標出。

二、總結

教師讓學生觀察剩下的4個建築物所在的方向與以前所認識的方向有什麼特別之處。教師讓學生討論後説一説少年宮、電影院、動物園所在的方向。教師引導學生髮現這樣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煩了,請大家分別給這4個方向取名字。小組討論後,將所取名字寫在書中的建築物的旁邊。教師讓學生多説一説這4個建築物分別在學校的什麼方向,最後教師總結。在教學中應該糾正學生北西、北東、南西、南東等錯誤説法。師生共同製作方向板,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指導,先將8個方向的點找出,並將北的方向給出,再讓學生自己寫出剩下的7個方向,

學生製作,教師巡視指導。教師讓學生上台展示方向。

1.試一試(小組活動)

(1)利用方向板説一説教室裏8個方向分別有什麼?

(2)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師給出班級面朝的方向,小組內説一説自己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小組活動後,指名説一説。使用方向板時,教師應讓學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應與現實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小組交流,彙報。

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材分析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

2、使學生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比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討論事物排列的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並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排列可以不重複、不遺漏。理解簡單事物搭配中的有序、無序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小朋友們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嗎?自從灰太狼上次偷襲羊村失敗後,羊村就加強了警戒,羊村裏聰明的小羊們為了防止灰太狼進村,在羊村的大門上安裝了3把密碼鎖,小羊們必須記住密碼才能自由的出入,有一天粗心的喜羊羊出去玩卻忘記了,這可怎麼辦呢?要是這時候灰太狼來了,多危險呢!聰明的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助他嗎?

生:願意!

二、新授

1、師:喜羊羊只記得第一把鎖的密碼是由1、2兩個數字組成的兩位數。

師:密碼有可能是什麼呢?

學生可能回答:12

師:還有其他可能嗎?

學生可能回答:21

師:你是怎麼想出來的呢,把你的好辦法和大家説一説。

生:調換位置。(媒體演示用兩張數字卡片排列成的12、21,教師並板書。)

師:這兩個數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每個數中都有數字1和2.

不同點: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正好交換了位置。

師:組成這兩個數的數字是相同的,都是1和2,但排列位置不同,就組成了大小不同的兩個數。

師:同學們真棒!門的密碼是兩個數中較小的一個。那應該是幾?學生可能回答:12。

2、師:你們太棒了,我們再來幫助她解開解第二把鎖,美羊羊記得第二把鎖的密碼是由1、2、3三個數字中的兩個數字組成的兩位數。你讀懂了嗎,給大家説一説?

生:意思就是説從1、2、3這三個數字裏選擇兩個數字來排成兩位數。

師:猜一猜這個密碼會是什麼呢?

學生在小組內動手擺一擺,並做好記錄。(學生可能回答:12、13、23……)

師:有這麼多答案啊,那麼誰能想個好辦法,把這麼多數一個不漏的寫下來,小組之間互相研究一下,看看哪組的辦法好。把你組成的數在表格上寫一寫。

師:在思考時要注意“有順序、不重複、不遺漏”。(板書)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師:你寫出了幾種?

學生可能回答:3種,4種,5種,6種……。

①師:我們要有順序的從這3個數字中選擇2個數字,組成兩位數,再把位置交換,又組成另外一個兩位數。

12、21、23、32、13、31

②先確定十位,再將個位變動。

12、13、21、23、31、32

③先確定個位,再將十位變動。21、31、12、32、13、23

師結:這些辦法真好,大家都能找到同樣的兩個數字,排列的位置不同,數的大小就不同。我們要學會有序地思考,能使答案做到:不會重複,不會遺漏。

師:這第二把鎖的密碼是把這六個數從小到大排列的第四個數。誰能最快的找到密碼?

學生回答:23.

3、哇!第二把鎖也順利打開了,我們一起努力打開第三把鎖,美羊羊記得是用0、2、3中的兩個數組成的兩位數?

師:能利用什麼方法?排列了哪幾個兩位數?下面自己就試着寫一寫。

師:誰想彙報一下你用的什麼方法寫出了幾個兩位數?

師:誰有不同意見?

總結:兩位數的十位上不能為0.

師:這第三把鎖的密碼是這些數中最大的一個數,應該是幾呢?

生:32.

師:同學們可真厲害,這麼快就打開了三把鎖,這回美羊羊可以順利進入羊村了。

4、小結:剛才同學們開動腦筋,用搭配的數學知識幫助美羊羊解開了密碼鎖。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搭配的方法:調換位置、固定十位、固定個位。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搭配。板書課題

三、鞏固練習

1.師:為了感謝大家,美羊羊邀請我們班同學去羊村國小參觀,羊村國小可真漂亮啊,村長正在和小羊們做校園的規劃,美羊羊向村長推薦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來設計,大家願意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師:用紅黃藍3種顏色給小羊們所在的兩個區域塗上不同的顏色,剛才我們排列的是數字,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轉化成數字排列的搭配問題,也就是把紅黃藍看成是1、2、3,利用前面所學的方法:調換位置、固定十位、固定個位,可先把數字填在表格裏,然後根據數字所代表的顏色再塗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設計一下吧!

師結:在同學們的精心設計下,羊村國小變得更漂亮了,老師也想去看看,那你們能幫老師搭配一套衣服嗎?(出示課件)

2、三個人握手每兩個人握一次,一共握了幾次手。

3、從商場經學校到公園有幾種走法。

4、買一個練習本可以怎樣付錢。

四、課堂小結和課外延伸

同學們可真聰明,今天我們用搭配的數學知識解決了這麼多生活中的問題,同學們的表現好極了,我為你們感到自豪,小羊們對你們也是刮目相看呀,那你能説一説今天你收穫了哪些嗎?

今天我們研究了搭配中的學問,我們要學會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就能做到不重複、不遺漏。幾個物體擺在一起,排列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效果。希望同學們能把今天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它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5、板書設計

數學廣角—搭配

1和2:

12、21

調換位置

1、2和3:

12、13、21、23、31、32

固定十位

0、2和3:20、23、30、32

固定個位

按順序、不重複、不遺漏

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材分析 篇6

教材分析:

數學廣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從二年級上冊開始新增設的一個單元,是新教材在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嘗試。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學生學習概率統計的知識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

教材的例1通過2個卡片的排列順序不同,表示不同的兩位數,屬於排列知識,例1給出了一幅學生用數字卡片擺兩位數的情境圖,學生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然後小組交流擺卡片的體會:怎樣擺才能保證不重複不遺漏。教材以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生活場景為依託,重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思想方法,將學習活動置於模擬情景中,給學生提供操作和活動的機會,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為學生今後學習組合數學和學習概率統計奠定基礎。

學生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組合來解決的知識。如體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賽場次,密碼箱中密碼的排列數等等,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數學學習中注意安排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來進行學習,經歷簡單的排列組合規律的數學知識探索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新知,發現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使學生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初步經歷簡單的排列和組合規律的探索過程;

2.使學生初步學會排列組合的簡單方法,鍛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設計理念:

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規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遵照《課標》的要求和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着眼於學生的發展,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課件演示、實物投影、動手操作、遊戲活動等方式組織教學,做到:

a、創設情境 活用教材

我對教材進行了靈活的處理,創設了六一參觀體育館這樣一個情境,在一個又一個的活動情境中滲透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和組合規律的過程,在活動中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發現規律。

b、關注合作 促進交流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貫穿全課,充分應用分組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模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與同伴交流,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了知識,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思維活動也更加活躍。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馬上就是六一兒童節了,你們打算怎麼度過這個屬於我們自己的節日呢?

學生自由回答。

師:老師決定今天這節課帶大家去體育館玩一玩,你們願意嗎?

(課件出示體育館的場景,學生興趣盎然。)

[創設參觀體育館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抓住了童心,為新課的順利進行作好了鋪墊。]

二、合作學習,構建模型

1.初步感知。

師:瞧!有這麼多運動員在這兒參加比賽,現在想請大家給運動員試着編一個號。

課件顯示:

學生同桌討論,指名回答:12和21。

2.合作探究。

師:(課件在原基礎上加一個3)如果是1、2、3三個數字呢?能編出幾個號?能組成幾個兩位數?請大家拿出數字卡片動手擺一擺,組長把大家的討論結果記錄在答題卡上。比比看,哪個組找的最多。

(活動開始,教師巡視。)

以組為單位派代表上台彙報,將答題紙展示在投影儀上。

師:有的組擺出了4個不同的兩位數,有的組擺出了6個不同的兩位數,你們是怎麼擺的?有什麼好辦法?

(鼓勵方法的多樣化,對各組的不同方法進行肯定和表揚。)

結合發言,引導學生進行評價,選出優勝組。

師生共同歸納:用數字排列組成數,要按照一定的順序確定十位上的數,然後考慮個位上有哪些數可以與其搭配。

板書:不重複、不遺漏、有順序

[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讓國小生經歷了簡單的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由2個數過渡到3個數的排列,給學生留有較大的探索交流空間,這樣做,既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又培養了學生樂於合作的習慣。]

3.握一握。

師:剛才各組同學都合作得非常好,大家真了不起!(走到優勝組旁邊,伸手和優勝組的4名同學握手)向你們表示祝賀!

師:握手是我們見面時表示禮貌的一種方式,提到握手啊,老師要考考你們了,如果組內的4名同學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幾次呢?猜猜看!

(指名回答,學生進行猜測。)

師:究竟是幾次呢?請大家互相握握看吧!

請一個組的同學上台演示,其他同學一起數數。

[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應用意識,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從根本上體現了課堂的發展按學生的思維發展進行。]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乒乓球賽。

師:這裏在幹什麼?

(課件播放錄像片段:乒乓球比賽。)

師:三個運動員每兩位只打一場,他們要決出冠軍需要進行幾場比賽?

如果老師也參加進去呢?

學生各抒己見,自由發言。

2.搭配服裝。

師:激烈的比賽結束了,馬上就要進行頒獎典禮了,這裏有兩件衣服和兩條褲子,同學們,獲獎選手可以怎樣搭配衣服呢?

(課件出示圖片。)

學生拿出學具卡片,獨立解決問題。

彙報交流,投影展示,説説自己為什麼這樣設計。

師:你想讓他們穿哪套呢?你是怎麼想的?

3.付錢問題。

師:為了獎勵獲獎運動員,組委會決定給他們買一份特別的獎品。

(課件出示獎品盒以及標價:5元。)

現在有一張5元,2張2元、5張一元,可以有幾種拿法?

學生擺學具,上台彙報,教師及時進行表揚。

[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新知識,三個層次的情境安排,給學生留有充足的空間,讓他們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四、暢談收穫,全課小結

師:今天大家玩的開心嗎?你有什麼感受和收穫?

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學習收穫。

評析: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始終以小組合作為主,改變了重教師講知識、輕學生構知識的教學模式,按照新的教學理念和兒童的認知特點,創造性的設計教學,將學生的學習活動置於參觀體育館這樣一個模擬情境中,凸現了數學學習的.生活化。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給了學生很大的學習空間,創設了給運動員編號、搭配衣服、買獎品等活動情境,使得學生始終在玩中感受數學,在玩中體會排列的知識,通過師生的雙邊活動、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使學生完全在平等、自由、和諧的氛圍中學習。

總之,這節課教師注重把數學和生活相溝通,讓學生在知識的活動中得到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習得知識,整個課堂充滿了生活氣息和生命活力!

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材分析 篇7

説教材:

課程標準強調《統計》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低年級要求: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來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個過程,從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統計知識和方法。教材選取的例題給我們很好地提供了一個如何去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的信息。

説學情: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進行計數,所以填寫統計表不會太困難,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據,畫統計圖,能利用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作用。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課的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説教學目標:

1、藉助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到統計活動的必要性。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在情景中初步掌握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經歷統計的過程。

3、初步感知簡單條形統計圖及統計表,能將統計結果填入表內,會在格子紙上畫簡單的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4、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觀察交流等方式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加深對數學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初步認識統計圖和統計表,正確填寫統計圖表。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能看懂圖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進行簡單分析,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説教學理念與教法:

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所以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將整堂課的設計分成“創設情景------收集、整理資料------操作實踐------拓展深化”四個層次,我以教材為基礎,本着數學來源於生活這一事實,力求從實際出發,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親近感,使學生樂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圍繞教學目標,我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時,力求體現以下理念:

1、在生活中學數學

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的要求。所以“統計”這節課我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從學生喜歡看動畫片引入,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究慾望。其次結合本校“播種習慣責任樹,人人為樹添果實”的活動,讓學生在熟悉親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學習,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在活動中學數學

讓學生學習動態的數學是新課程的要求。使學生形成統計觀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其真正投入到統計活動的過程中,所以我設計運用投票表決的活動,來確定最喜歡看的是哪部動畫片,從中讓學生初步體驗統計的過程,也就是經歷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過程,學會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學生在經歷“動態建構運動”之後,再讓他們獨立觀察教材提供的靜止的畫面上採集信息、分析、整理數據,進行填寫統計表、繪製統計圖、説説統計作用。一方面鞏固剛剛建構的統計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另一方面進行“間接思維” 訓練,既錘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統計紅、黃、藍蘋果個數的活動中,不僅讓學生學會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還讓學生感悟到一個方格表示2人,那麼1人可以用半格來表示,為後續學習打下能力基礎。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通過實踐操作,體驗到了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也認識了統計及其作用,獲得了數學知識,發展了能力。

3、在問題中學數學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討感受到,要解決老師提的問題必須調查統計,在調查統計後,學會思考,能根據數據回答和提出簡單的問題,深化對統計意義的理解,同時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人人都得到發展

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理解和體驗了統計的過程,體會到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同時結合“習慣責任樹”,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説學法

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3、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等方式,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的學法。

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材分析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

一、複習與提高;二、乘法、除法(一);三、統計;四、乘法、除法(二);五、幾何小實踐;六、整理與提高。

重點是乘法和相應的除法,這是學習一位數乘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從連加引出乘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因數和積等的名稱:參與編制乘法口訣,初步學會類推乘法口訣,熟練口算表內乘法;在動手分東西的活動中,引入除法,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用乘法口訣求商;通過實際操作了解餘數的含義。能夠根據生活實際口頭提出一些簡單的應用問題。 培養學生自覺驗算的習慣,初步養成認真踏實的學習態度。

2、初步學會在方框中填寫要求的數

3、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儘可能的讓學生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獲得對簡單幾何形體的直觀經驗,在已有的空間知覺的基礎上,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

4、從生活中的分類計數引入統計及形象化的統計圖,讓學生初步經歷數據收集,分類計數等統計過程,並根據統計結果口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相關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組織數據處理活動,使學生獲得初步的統計體驗。

5、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實物,通過嘗試,調整尋找答案。

6、引導學生收集資料,瞭解九九表的來歷,感受人類的聰明才智。

三、班級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初步感知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也基本養成,但是仍需進一步的強化訓練。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良好的學習

習慣要常抓不懈,應該採取各種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有一定的觀察能力,能區分一些簡單的形圖形和方位,能較熟練地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具備了一定的數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個別同學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弱,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有的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審題能力及認真聽題的習慣。

四、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充分發揮和運用多媒體課件的直觀形象優勢,用其輔助教學,幫助學生進行理解。

3、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求難、求廣。應該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4、少一些呆板的練習,適當佈置有趣的作業,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提高其學習的興

五、提高自身素質

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水平,這就使得教師必須經過不懈的努力,深鑽教材、深挖大綱和教參,平時不放過每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多看名師課堂,多聽名師講座。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一切教研活動,通過教研活動長見識、提素質。抓住儘可能多的機會讀一些教育教學理論方面的數籍,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業務能.

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材分析 篇9

教學目標:

1、明白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3、能夠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知識來感受我們祖國的地大物博,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2、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來為生活服務,特別是同一物體相對於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體會。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判斷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一、活動引入

1、學生根據老師口令做動作。

2、提問引入,提示課題。

二、初步感受東、南、西、北的相對位置

1、為學生分組並命名:東方隊,南方隊,西方隊,北方隊,中心隊。

2、説一説:中心隊的前、後、左、右各是什麼隊?

3、説一説:四周各隊的對面各是什麼隊?體會北方隊與南隊,東方隊與西方隊是相對的。

三、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1、觀察地圖,認識方向標。

2、通過內蒙古自治區,海南,西藏,上海四個地方,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3、 小結: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活動記憶。

四、闖關大行動

第一關:“五嶽”命名我能行!

第二關:東、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關:靈活運用我最棒!

第四關:智慧生活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