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茶文化歷史介紹

周總理留下茶水錢

茶文化歷史介紹

1972年2月27曰,周恩來總理陪同美國總統尼克松一行訪問杭州。為了客人們的安全,周總理提前半小時趕到杭州筧橋機場,直奔候機大廳。服務員小周見是敬愛的總理光臨,忙泡上一杯龍井茶送上,親切地説:“總理,請喝茶!”

周總理邊喝茶邊和小周交談,問這問那。臨別時在祕書耳邊嘀咕了幾句。

祕書把1角錢遞給小周,説:“這是總理交的茶水錢。”

小週一時愣住了,忙説:“我們這裏是不收茶水錢的。”

“這是總理的規矩!”祕書笑着向小周揮揮手,離開了候機大廳。

台灣茶史

根據歷史書籍記載,早在300 餘年前在台灣便發現有茶樹生長,這些茶樹大都是野生茶樹;然而台灣真正發展茶樹栽培管理及茶葉製造,是在 200餘年前先人從福建武夷山引進茶種及種植在台灣北部開始;台灣的地理、氣候及環境非常適合茶樹生長,是世界有名的茶葉產區,所產製的茶葉包括綠茶、包種茶、烏龍茶及紅茶等,其中尤以包種茶及烏龍茶更是馳名世界。

台灣傳統的茶葉生產主要製造紅茶、綠茶供給外銷為主,外銷量佔總產量的75%~85%。但近二十年來已急速地轉成製造包種烏龍茶供應內需,外銷量減少到佔總產量的15%~20%左右,外銷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台灣工業化迅速使人工之成本提高,導致紅茶與綠茶的生產成本過高,而無法與國際上相同產品競爭。相對的,由於國人每人每年平均飲茶量,由1980年的0.344公斤激增到1998年約1.3公斤,使得內銷市場所需的高級部份發酵茶,尤其是包種茶與烏龍茶增長迅速。這種改變導致原本生產外銷茶之北部茶區茶園面積大量減少,而生產內銷高級包種烏龍茶的中南部茶區面積逐漸增加。

台灣地區1998年總植茶麪積20,702公頃,收穫面積19,403公頃,每公頃平均生產1,183公斤茶葉,總產量達22,948公噸,出口量2,481公噸,進口量8,700公噸。茶為嗜好性產品,消費者的口味不盡相同,是以近數十年來,台灣各茶區在其天然生產環境下,產製出各具特色及風味的茶葉,如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椪風烏龍茶等,由於茶葉種類名稱繁多及茶葉品質價格的差異懸殊,使茶葉消費者產生許多困惑,是以製作本首頁,介紹台灣茶葉的發展及各茶區的特色,以供消費者,生產者、銷售者及農政有關人士參考,促使大家進一步瞭解台灣的茶葉。

台灣現有茶園20,702公頃(1998年),分佈在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南投、雲林、嘉義、高雄、台東、花蓮、宜蘭等縣市,1998年生產茶葉達22,948公噸。台灣茶葉過去以外銷為主,年外銷量最高曾達23,516公噸,近年來外銷量已逐漸減少,至1998年,外銷量僅2,481公噸;但因經濟繁榮,生活水準大幅提升,飲茶量大增,故內銷量也不斷提高。

本省可產製綠茶、包種茶、烏龍茶和紅茶等,但近年來流行飲用包種茶與烏龍茶,故產製之茶葉也以包種茶和烏龍茶為主,紅茶和綠茶為輔。

淡茶之淡説的介紹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都喜歡有齋名以示報負、理想或特殊意義的一種紀念。如近代黃遵憲先生的“人境廬”,是取陶淵明“結廬在人境”之意;林語堂先生有“有不為齋”,即取自孟子“有所不為然而可以有為”之意;吳樹帆先生有“梅景書屋”,則因藏有宋本《梅花喜神譜》等等。

生在乾隆盛世的紀曉嵐先生有一聯雲:從容養餘日,卓犖觀羣書。寫得十分令人回味。所以周退密先生稱讚他是“羅胸萬卷歸淳雅,楹貼光生破釜龕”。我大膽動二字,為“從容養靜氣,卓犖觀羣書”,則用以自勉了。

眼下,環境中浮躁之風較為流行,要喝出“茶外之茶,味外之味”,確也不易。記得孔老夫子説過:“君子有三戒。少年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我想這也不是因為血氣既衰的生理所致,而是閲歷給人得出的一個無慾無得的淡字。因此,人生必須多喝“淡茶”,平安一生。

二十多年前,寇丹先生曾作一幅畫:一串串熟透的葡萄,一隻蜻蜓停立在垂垂的青藤上,栩栩如生。白鳳先生在上題詩云:“丹柿初酣桔漸肥,葡萄成串葉紛披。蜻蜓也解妙滋味,抱着藤兒不肯飛”。現在我讀此畫喝淡茶時,感到人生秋熟將至,也漸入禪境了。

最近寇丹先生來信説:“我把‘頌毋喜,謗無辯’六個字刻在紫砂壺上。許多人看了都要我多做幾把。我想,人人都這樣,不就是茶樂每一天了嗎。”這話説得多麼哲理啊!斯時我似乎又端坐在淡茶齋裏聆先生之高論,悟玉川、追魯望之幽情,“白雲微消,綠衣化煙”,得“茶外之茶,味外之味”,又仰明月千里,而人生於斯,不亦何其快哉。

寇丹先生寫書作畫常署“淡茶齋”。他是我先師許白鳳先生的.至友,也是我的良師。他常以“我是一片茶葉”自詡。他對茶文化的研究、追求、幾乎已達到“我是茶,茶是我”的境界了。他對茶強調的是精神,他常對我説:“喝茶的最高境界是淡茶”,喝出茶外之茶,味外之味來。上個月,他寄給我一篇《草帽茶》的文字,寫的是一老漢偶有客至而家中無茶,情急中遂取舊草帽剪碎一塊代之。他認為這一舉動雖無茶味,但中華的傳統禮儀與主人好客誠摯之心,盡顯於一碗水中。他認為茶文化中的禮儀、和平仁愛及奉獻精神十分難能可貴,很適合我們借鑑來構建和諧社會。一杯茶裏眾多的片片茶葉的自我奉獻就是和諧的體現。彼此共同釀造的芳香也是彼此共賞。人生的目的不是索取,而是奉獻。

有“布衣詞家”、“詞仙”之譽的許白鳳先生,一生以“淡泊”著稱。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拜訪白鳳先生時,他就對我説:一個青年要做學問、幹實事,並要努力達到“人能知足心常樂,事到無求品自高”的境界,這樣人生才有意義。這些話至今在我耳中鳴響。諸葛孔明説“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想寇丹先生以“淡茶齋”為名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感悟吧。他認為:茶把它的根細細密密地紮在大地,吸取着天地日月精華。同樣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分分秒秒在變化,只是這一過程一個人要六、七十年,一百年,不易察覺罷了。他説的“品味人生三道茶,白雲蒼狗一笑中”就指人生只品飲幼兒童年時的甜,中年生活的艱苦,但苦後回味依然是甜,老年則功利心全無,只留下一個淡字。“大味至淡”並不是蒼淡如水,恰恰是人生況味的一種濃縮,指心境而不是味覺。面對一杯茶,要用心去泡,用心去品,用心去回味。越走進茶的世界,越感到茶的厚重。當看到葉片伸張舒展,悟出大千世界的嬗變,不過是人世的海市蜃樓。唐代有位劉貞亮先生,他説:以茶散鬱氣,以茶養生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總之“茶外之味”的意境,也正如李白所説“金繩開覺路,寶筏渡迷川”。

日本詩僧沙門良寬(1758年-1831年),一生淡泊,清貧自守。他寫詩説:“生涯懶立身,騰騰任天真,囊中三升米,爐邊一束薪。誰問迷悟跡,何知名利塵。夜雨草菴裏,雙腳等閒伸”。我讀了幾遍,自覺一種淡泊悠然舒暢之氣頓生。

最早的茶歷史典故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下面就最早的茶歷史典故做一詳細介紹。

神農,也就是遠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相傳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農時代。神農為了給人治病,經常到深山野嶺去採集草藥,他不僅要走很多路,而且還要對採集的草藥親口嘗試,體會、鑑別草藥的功能。 有一天,神農在採藥中嚐到了一種有毒的草,頓時感到口乾舌麻,頭暈目眩,他趕緊找一棵大樹背靠着坐下,閉目休息。這時,一陣風吹來,樹上落下幾片綠油油的帶着清香的葉子,神農隨後揀了兩片放在嘴裏咀嚼,沒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頓時感覺舌底生津,精神振奮,剛才的不適一掃而空。他感到好奇怪,於是,再拾起幾片葉子細細觀察,他發現這種樹葉的葉形、葉脈、葉緣均與一般的樹木不同。神農便採集了一些帶回去細細研究。後來,就把它命名為"茶"。這就可能是歷史上最早的茶了吧。

1、孫皓賜茶代酒

據《三國志·吳志·韋曜傳》載:吳國的第四代國君孫皓,嗜好飲酒,每次設宴,來客至少飲酒七升。但是他對博學多聞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韋曜甚為器重,常常破例。每當韋曜難以下台時,他便"密賜茶荈以代酒"。

2、陸納杖侄

曾任吳興太守,累遷尚書令,有"恪勤貞固,始終勿渝",的口碑,是一個以儉德著稱的人。有一次,衞將軍謝安要去拜訪陸納,陸納的侄子陸俶對叔父招待之品僅僅為茶果而不滿。陸納便自作主張,暗暗備下豐盛的菜餚。待謝安來了,陸俶便獻上了這桌豐筵。客人走後,陸納憤責陸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並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訓了一頓。事見陸羽《茶經》轉引晉《中興書》。

3、單道開飲茶蘇

陸羽《茶經七之事》引《藝術傳》曰:"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鬆、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單道開,姓孟,晉代人。好隱棲,修行辟穀,七年後,他逐漸達到冬能自暖,夏能自涼,晝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餘里。後來移居河南臨漳縣昭德寺,設禪室坐禪,以飲茶驅睡。後入廣東羅浮山百餘歲而卒。所謂"茶蘇",是一種用茶和紫蘇調劑的飲料。

以上就是關於最早的茶歷史典故的介紹,茶的廣泛普及 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説,茶發現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茶樹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我國是茶葉最早的一個起源地。茶葉在以前是被當作藥材中的一味來使用的。那麼最早的時候是誰發現了茶這麼一個好東西呢?中華幾千年的歷史茶就佔了五六千。

根據《茶經》中記載,茶葉最早的發現人是神農氏。神農在嘗百草的時中毒遇到茶葉才得以解毒。也是在那時候發現茶葉能夠解毒的功效。

至此時候茶葉開始被人迅速的傳播開來,由野生的茶樹發展到人工的種植。在秦國同一中國以後茶成了生活中最普遍也是人們最喜唉的。漸漸的茶從治病到現在的茶飲料、茶食等。茶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

紛繁奇麗的古茶具介紹

中華茶藝,孕育於漢魏,濫觴於三唐,發展於宋元而成熟、光大於明清。茶由藥用而變為日常飲品,已逐步超越了自身的物質屬性,而邁入一個精神領域,成為一種文化、一種修養、一種人格、一種境界的象徵。 與此相應,茶具的發展,也表現為由大趨小,自簡趨繁,復又返樸歸真、從簡行事的過程。它與時代風氣相滌盪,逐漸趨於藝術化和人文化。

唐代以前的茶具,文獻有所提及,但大都語焉不詳。蓋其時茶具與食器不甚分明,相混而用。且先從唐代説起。唐代茶具 自從“茶聖”陸羽著了《茶經》後,“茶道大行”。中國的茶,也由此進入了一個新境界。其《器》章就列舉了28種煮茶和飲茶的器具。這套茶具,曾風靡朝野,以致“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體現了以實用為主兼及情趣的特色。

宋代茶具 如果説唐代茶具以古樸為特點,那麼,宋代茶具則以綺麗為時尚。宋代茶具,較之唐代,變化的主要方面是煎水用具改為茶瓶,茶盞尚黑,又增加了“茶筅”。這一切,都是與宋代風行的“鬥茶”(一種近乎遊戲的飲茶方式)時尚相適應的。

一、金銀銚瓶的興起。宋代的煮水器很少用,改用銚、瓶之類。銚,俗稱吊子,即有柄有嘴的烹器(今北方農村尚有這種陶或銅製的煮水器,亦稱吊子)。改用有柄有嘴的茶銚、茶瓶,主要目的是為了“鬥茶”。鬥茶用的茶瓶,大多鼓腹細頸,單柄長嘴,嘴呈拋物線狀,便於注水時控制自如。

二、黑釉建盞的流行。宋代飲茶多用茶盞,也是一種敞口小底厚壁的小碗。不同的是,宋代以通體施黑釉的“建盞”為上。建盞產於建州(今福建建甌),因其色呈黑紫,又名“烏泥建”、“黑建”、“紫建”。建盞流行於宋代,其基本原因是為“鬥茶”所需。鬥茶時,茶湯呈白色,湯花更是色澤純白,與烏黑的建盞相配,黑白分明,便於看出水痕,區分茶質優劣。盞壁較厚,宜於保持茶湯的温度。這些都是建盞的實用效能。

明清茶具

明清茶具呈現一種返樸歸真的趨向,由宋代的崇金貴銀而轉為崇尚陶質、瓷質。但這類陶瓷茶具之精巧綺麗,又非唐人所能企及。

標籤:茶文化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