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古詩兩首一二課時的教案

校園1.92W

教學要求:

古詩兩首一二課時的教案

1.學會本課6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8個生字。

2.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4.通過朗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新詞。

2.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方法: 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幻燈圖片。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賀知章的詩《回鄉偶書》。(板書課題。)

二、教師範讀課文,講解“偶書”的意思。

三、學生自讀,學習生字詞。

1.自由朗讀,畫出生宇,看拼音讀準字音。

2.學生書空練習生字,比一比誰記得快。

3.指導書寫。

四、導讀古詩,瞭解詩的大意。

1.學習第一、二行。

(1)

觀察圖畫,説説“少小”,“老大”指什麼?

(2)講解“無改”就是“沒有改變”。

(3)讀一讀這兩行詩,想一想,這句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詩人幼年時離開家鄉到老了才回來,家鄉的口音沒有改變可頭髮全花白了)

2.學習第二、三行。

(l)看圖,詩人遇到了誰?他們在幹什麼?

(2)説説“見”、“識”、.“何處”的意思。

(3)指導朗讀這一句詩,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詩句中的情景。

(孩子們見着了卻不認識他,笑着問客人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3.認真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五、指導朗讀,背誦全詩。

1.有節奏地朗讀全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2.領讀,指名讀、分組讀、配上音樂讀,反覆吟誦。

3.指名背誦全詩。

六、想一想,此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抒發了詩人年少離開家鄉年老時終於回來的既喜悦又傷感的。動情。)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

2.齊背全詩。

二、學習《贈汪倫》。

三、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唐朝詩人李白的詩《贈汪倫》。(板書課題)看看他的詩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四、出示課件或掛圖,教師範讀古詩。

五、學生自讀,學習生字詞。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看拼音讀準字音。

2.學會書空練習生字,比一比,誰記得快。

3.給生字組詞。

4.指導寫字。

六、觀察圖畫,初步理解詩意。

1.學習第一、二句。

(l)看圖,指導讀第一、二句。

(2)理解詞語。

乘舟:乘船。聞:聽見。踏歌:用腳踏地打拍子唱歌。

(3)講解詩句意思。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李白乘船正準備出發,忽然聽到岸上傳來用腳踏節拍的聲音。

2.學習第三、四句。

(l)指導讀第三、四句。

(2)理解詞語。

深千尺:並不是有一千尺深,在這裏形容水極深。

(3)講解詩句意思。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之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友情深厚。

(4)指名讀,想象這一句詩描繪了詩人與朋友間的`什麼感情?

七、朗讀課文,注意節奏。

八、背誦全詩。

九、練習。完成“我會寫”及“我會填”。

板書設計:

回鄉偶書 增汪倫

少小/離家/老大回,&nb

sp; 李白/乘舟/將欲行,

鄉音/無改/鬢毛衰。 忽聞/岸上/踏歌聲。

兒童/相見/不相識, 桃花潭/水/深千尺,

笑問/客從/何處來。 不及/汪倫/送我情。

課後反思:

在古詩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手段,孩子們會感到“易”“趣”“活”,課堂上不在是那種沒完沒了的單調重複的各種習題和可有可無的乏味的回答,學生的視野、思想也不被禁錮在小小的教室裏,通過表演,詩中那鮮明生動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尋味的情感,都會深深地印到學生的腦海裏。

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讀課文內容,深入理解課文語言;其次要展開想象的翅膀,設計表演過程。因此,課堂表演能促進學生正確理解並靈活運用課文語言,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