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三年級美術一張奇特的臉教學設計與反思

校園1.21W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三年級美術一張奇特的臉教學設計與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三年級美術一張奇特的臉教學設計與反思

國小三年級美術一張奇特的臉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1

教學目標:

1、感受各民族臉部造型藝術的魅力及特徵。

2、採用揉、捏、粘、壓等技法進行簡單的泥塑,創作一張奇特的臉,提高非寫實性造型能力,培養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

3、培養學生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以及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用泥塑的方法表現一張造型奇特、富有創意的臉。

難點:五官的造型與裝飾。

教學準備:

1、古埃及面具、京劇臉譜等圖片資料;

2、泥、羽毛、彈珠、瓶蓋等小物品或各種廢舊材料。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教師出示古埃及面具、京劇臉譜、貴州面具等圖象,看看跟我們普通的臉有什麼不一樣?請同學們看了以後,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些藝術品。

2、揭示課題: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做一張奇特的臉。

二、組織學生討論

1、為什麼這些臉看上去比較奇特?(分析這些藝術品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五官:誇張變形

色彩:對比強烈

2、讓學生説説在哪裏還見過類似的藝術化的臉,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3、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小朋友做的臉有多奇特!出示學生作品,看看他們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奇特的?

(1)臉的形狀

師:這些臉的形狀都各不相同,同學們觀察一下,它們接近什麼形狀?

梯形長方形圓形橢圓扇形

(2)臉的裝飾

設計時,要先想好臉的外形,可以是三角形、圓形,也可以是長方形,面具上的五官、花紋越奇怪越有趣。臉上除了塗上鮮豔的顏色,還可以用羽毛、樹葉、骨頭、繩子、刀劍來進行裝飾,這樣的臉就變得更奇特了。

三、學生創作

1、師:看了這些小朋友做的臉,你們是不是也很想玩一玩啦?好!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準備設計一張怎樣奇特的臉。和你的小組夥伴説説自己的想法。(生討論交流)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四、作業展評

1、學生作品展示,請設計者介紹設計意圖、製作經驗,請其餘同學發表對作品的看法或修改建議。

2、教師對同學們的製作過程給予評價,對作品提出思考性建議並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繼續研究、完善。

教學後記:

由於上學期學過一堂面具設計課,和這一課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學生學來比較輕鬆。更主要的是這一課的主要材料是學生非常喜歡的泥,他們把這堂課當作了一堂玩泥的課,所以,在感興趣的前提下,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更大的開發,造型和裝飾能力有了一定的進步。如果要説有不足的地方,我想,在裝飾材料上還可更豐富些,這樣,學生的創新思維還會得到更多的啟發,更多的發展。

國小三年級美術一張奇特的臉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是本套教材陶藝系列課中的一節。同時也是一節浮雕頭像的製作課。頭像雖然是雕塑造型中比較難的題材,但是本課涉及到的造型並不是嚴謹的寫實造型,而是充滿了浪漫主義情調的幻想。所以應該説,本課無論是從題材的選取還是造型的難易程度,都是符合中年級國小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點的。學習陶藝不僅是讓孩子們接觸陶泥,親近大自然,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誇張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學生在瞭解古今中外頭像造型藝術的同時,初步感受不同的人文環境下,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的不同的藝術風格。

二、教學目標:

1.瞭解世界上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臉部藝術。知道藝術創作與現實生活的差別。

2.瞭解、感受橡皮泥這一造型藝術帶給人們的美感。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3.嘗試運用捏、搓、揉,並藉助工具按壓等不同的立體造型方法,塑造一個自己想象中的臉部形象。

三、教學重點:

掌握泥塑的基本製作,並創造一個自己想象中的獨具特色的臉。

四、教學難點:

五官的誇張變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實際應用。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課前準備:

橡皮泥、墊板、製作工具、裝飾物、教學課件、面具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好!我們在上課之前,做個猜謎的小遊戲,考考大家的觀察力怎麼樣,好不好?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三位好朋友,咱們喊:一、二、三共同把他們請出來。(三位同學戴着頭飾做着怪動作出現)讓大家猜猜是誰?

2.師:在這三位同學出來的一瞬間,老師看到同學們臉上出現了不同的表情,請同學們談談感受。(引出:奇特。板書:一張奇特的臉)

二、欣賞圖片,分析怎樣的臉是“奇特的臉”

1.師:關於臉的奇特造型有很多,下面讓老師帶大家欣賞一些古今中外,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一些精美的頭像工藝品。我們經常説,藝術作品和現實生活往往有很多區別。大家在欣賞的過程中要思考這兩個問題:

(1)藝術作品中的臉和現實生活中的臉有什麼不一樣?

(2)怎樣的臉才是“奇特的臉”?(板書:奇特)

2.點擊課件,欣賞“頭像工藝品”

3.點擊課件,欣賞真人頭像。

(過渡)師:我們欣賞了藝術作品中的臉,現在來欣賞一幅現實中的臉,看看有什麼特點?(點擊課件)

問題一:看到的臉是什麼形狀?還有什麼形狀?

問題二:觀察中軸線,觀察左右兩邊有什麼特點?(對稱)

問題三:眼睛、耳朵等,我們總稱為?(五官)

小結:關於臉部的美術知識還有好多,比如:“三庭五眼”等等。

4.學生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老師先不做任何評價。

三、看圖比較。交流、分析前兩個問題。

1.出示臉型的對比課件。

(1)這兩組圖,藝術作品中的臉型和現實中的臉型有什麼不同?

哪一種更奇特?為什麼?

(2)真人的臉型是什麼型?

(3)藝術作品中的臉在真人臉的基礎上有了什麼變化?

看起來才更奇特?(板書:臉型-----變形)

(4)你們還能想出什麼樣的奇特的臉型?

2.出示五官的對比課件。

(1)藝術作品中的五官和現實中的五官有什麼不同?

哪一種更奇特?為什麼?

(2)欣賞真人臉的五官。

(3)藝術作品中的五官在真人對稱的基礎上進行了什麼?

(板書:變形、誇張)

(4)請學生上台做鬼臉,看誰的五官變形最奇特?

3.出示色彩對比課件。

(1)放音樂,問學生聽到什麼顏色?《歌曲:説唱臉譜》

(2)分別代表歷史中哪些人物?

(3)為什麼紅色代表關公?白色代表曹操?這些顏色分別給人以什麼視覺感受?(比如;紅色代表—威武、中正)

(4)這些戲劇中的人物的顏色和現實中的有什麼不同?給你什麼感覺?(板書:色彩、裝飾手法、鮮豔、獨特)

小結:所以説一張奇特的臉必須做到:誇張、變形、等。

4.(出示實物)講解材質不同,藝術效果不同。

5.老師出示帶來的頭像藝術品,讓學生親自摸摸它的材質。

四、教師示範,學生探討技法。

1.師:老師出示範作,讓學生欣賞、分析。

2.探討:基本步驟。

3.探討:各種五官的臉型是怎樣做出來的?(揉、搓、捻、壓)

4.現在同學們看到這張臉有的在平面的臉型上凹、有的凸起,這種表現形式是:浮雕。

五、佈置作業,提出要求

發揮想象力,用“橡皮泥“的形式,製作“一張奇特的臉”,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其他同學合作。

六、學生製作,教師巡視輔導。(課件滾動出示學生作品)

要點:

1.怎樣讓自己製作的這張臉看起來很特別,和身邊的同學做的都不一樣是關鍵。

2.注意臉型、五官的奇特。

3.裝飾手法的奇特。

六、評價:交流、完善。

1.同學們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對優秀作品給予獎勵)

提示:

(1)給同學們講講你的造型主要表現的是什麼?

(2)你最喜歡誰的作品?是因為造型奇特吸引了你,還是因為細節表現或技法新奇有趣?

(3)誰的作品給你的啟發最大,從中你學到了什麼?

(4)這節課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2.修改、完善作品。

七、課後延伸

(出示課件)陶藝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所以,課後我們要關注中國的陶藝文化,繼承和發揚民族特色

教學反思

兒童藝術創作的主要特徵是情感表現,其情感的內容來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與感受。這節課是即上冊《面具》《捏泥巴》兩課之後的拓展課。孩子們的作品我想用三精來形容“驚喜”“精彩”“驚豔”兒童作品之所以值得珍惜,就是他們作品的純淨、自然和充滿創造的個性表現特徵。

一、驚喜——資料收集。孩子們這節課前,我到班級去熟悉學生布置用具,並提出了“找臉”“老師在課堂外藏了好多奇特的有趣的臉,請你們把它找到會得到一份神祕禮物”這個課前收集資料的目的想達到,引發學生這課參與興趣,引導學生觀察身邊事物,發現生活中的藝術,課堂上為進一步拓展視野,懂得藝術品是源於生活的。我們該做的,首先要激發孩子的感興趣學習動機,進而瞭解他想表現什麼,理解孩子才能理解他的創作,把孩子的生活經驗和他的認識、情感,和他的創作聯繫起來;我也想學習他們收集到的奇特信息。沒有想到他們這多種形式的呈現。

二、精彩——課中表現,從拼擺臉到欣賞作品,孩子們表達的精彩,證明了平時李老師對他們在表達上很下功夫,進一步引導觀察學生作品找問題,孩子們能一針見血的指出説明了王衝老師美術課上藝術引導到位,為了解決孩子們製作時的困惑,我錄製了微課,孩子們能準確的找到我忘記了一項很重要的五官--耳朵,可見思維和反映的敏捷。

三、驚豔——作品呈現一節課四十分鐘,真的不像用甄別的眼光去看待這一張張奇特的作品,不能小看孩子,他們個個都是大師。驚豔於他們那天馬行空的藝術張力,讓我們儘量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欣賞他的創作吧。我們要做一個伯樂,滿腔熱情地與孩子共同享受藝術創作的樂趣,不斷地鼓勵孩子,發現他們畫中表現的童真童趣和生動稚拙的美,把它們肯定下來。

總有缺憾的課堂,我的課堂也一樣,做媽媽時間長了愛嘮叨,放手不夠,其實他們真的已經很好了。做老師時間長了性子急,告訴自己慢慢來,還是時間控制的不理想。因為沒有下一次給同樣的孩子上一節同樣的課,真的格外珍惜。

國小三年級美術一張奇特的臉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瞭解世界上歷史悠久、各具特色的造型藝術,增加學生對陶藝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2、嘗試運用捏、搓、揉,藉助工具壓按等不同立體造型方法,塑造一個自己想象中的臉部形象。

教學重點:掌握泥塑浮雕頭像的基本製作方法,並創造一個自己想象中的獨特的浮雕頭像。

教學難點:五官的誇張變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實際應用。

教學準備:泥、墊板、輔助材料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同學們家裏面有養寵物的嗎?老師這兒啊也有一隻小寵物,我們一看它的本領吧!播放視頻。

你們知道視頻中的小寵物叫什麼名字嗎?七仔。那在剛才的.視頻中它都做了哪幾種表情啊?高興、生氣、考一百分……它做這些表情的時候臉和平常一樣嗎?不一樣。我們可以用一個什麼詞語來形容它的這些表情啊?奇特。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張奇特的臉》。

板書課題。

二、欣賞

1、課件出示一組圖片。那麼在看圖片時,大家要注意觀察你見到的人物的表情,看看他們的表情有什麼特點。

誰來説一説:“你看到的人物表情有什麼特點?你可以學一學嗎?”

這些臉跟我們平常看到的臉有什麼不同?眼睛、鼻子、嘴巴不一樣了。

我們知道了:通過(臉)我們能看出一個人的喜、怒、哀、樂。人的情緒都是通過臉上的(五官)表現出來的。

2、明星照片和他們的肖像漫畫

(1)同學們你們認識他們嗎?趙本山的臉型就很有特點,他自稱自己是什麼臉啊!另一張畫家給他畫的肖像漫畫,還有範圍和葛優的照片及漫畫肖像。

(2)漫畫中的臉型和現實中的臉型有什麼不同?哪一種更奇特?

(板書:臉型——變形)

2、出示明星照片和他們的肖像漫畫

漫畫肖像中臉的哪些部位發生了變化?(板書:五官——誇張)

3、出示各國球迷的臉

師:這些臉和我們正常的臉相比,有什麼不一樣?

(板書:色彩——鮮豔)

4、分小組觀察圖片,看看它們哪裏奇特?看看誰找得最多、找得最快?圖坦卡蒙金面具、貴州面具、京劇臉譜。(點擊課件)

從基本外形到細節裝飾講解,誇張的造型、精美的裝飾、豐富的色彩。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課本上的學生作業,他們是用什麼材料做了一張奇特的臉啊?泥。

三、講授

我們今天就用彩泥,來製作一張奇特的臉。

師:摸一摸、捏一捏,感覺像不像媽媽做饅頭用的面?

生:像

師:誰在家幫媽媽做過饅頭?

師:平常我們在家要幫媽媽勤做家務。

即使沒有做饅頭的經驗大家總玩過橡皮泥吧?請大家揉揉你手中的泥告訴老師這泥除了可以這樣玩還可以怎麼玩?(教師演示揉的玩法)

師生:壓、搓、捏、刻、鑲嵌。

師:方法有了,我們來看看如何製作一張奇特的臉。現在,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研究一下,看看哪個同學最聰明,點子最多。

演示步驟:

先拿一部分泥來做臉型,做之前,要先想好,要做一張什麼形狀的臉。然後我們根據臉型製作出形狀位置奇特、表情誇張的五官,下一步就是裝飾了,裝飾時花紋越奇特越有趣,像掛上珠子,插上羽毛……有的臉上還刻有圖案。在後面的製作中,大家就可以靈活運用這些會讓臉看起來更特別的方法,但是這些輔助材料要有選擇地使用,有的表情並不一定適合用。

老師的作品完成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其他同學的作品,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靈感。欣賞學生作品。

(四)看了那麼多奇特的臉,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發揮想象力,做一張奇特表情或奇特造型的臉。

學生創作,師巡視指導,發現造型奇特或好的技法及時點評展示。

(五)作業展評,召開“奇臉展覽會”

(1)給同學們講講你的作品表現的是什麼?

(2)你最喜歡誰的作品?是因為造型奇特吸引了你,還是因為細節表現或技法新奇有趣?

(六)拓展延伸

結束語: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會了用誇張、變形的表現方法,設計製作出了一張張奇特的臉。課下可以把作品當做禮物送給你的爸爸媽媽或者老師同學,老師相信這一定是他們收到的最特別的禮物。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裏,下課!

板書設計:

一張奇特的臉

臉型變形

五官誇張

色彩鮮豔

教學反思:

由於上學期學過一堂面具設計課,和這一課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學生學來比較輕鬆,更主要的是這一課的主要材料是學生非常喜歡的泥,他們把這堂課當作了一堂玩泥的課,所以,在感興趣的前提下,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更大的開發,造型和裝飾能力有了一定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