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企業文化為什麼是企業的軟實力

職場5.81K

文化的力量

企業文化為什麼是企業的軟實力

當我們將企業放在一起比較強弱、優劣時,常常聽到人們説好企業裏的員工素質高。這是一個認識誤區。人,都有優點和不足,作為個體比較時,差異明顯,而就一個企業而言,個人素質的差異並不對整個組織的有效性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強調個體素質,是我們在不能解釋這一現象時得出的似是而非的結論。企業組織有強有弱,個人表現有好有壞,這個現象的後面其實是企業文化。

我們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有的人在我們單位是條蟲,換了個公司卻成了龍;

我們從外單位挖來的人才,在我們公司施展不開,表現令人失望;

有的單位的員工,週日晚上興奮得直搓手:“明天又要上班了!”

有的單位的員工感覺上班是折磨:“週五怎麼來得這麼慢啊?”

躊躇滿志的大學畢業生,參加工作時充滿希望,決心大幹一番,不久熱情消退了,接着稜角磨掉了,人變得乖巧,圓滑。

隨便列舉的這幾個例子彰顯環境或者風氣的力量。在好的風氣中,惡人能變善,在惡劣的風氣中,好人也學壞。在壞的風氣中能維持善的是少而又少的聖人。我們説組織建設的重點是建設企業文化,就是出於這個道理。

企業文化用通俗的語言講就是企業的風氣。就像我們的部隊有部隊作風,例如好八連的愛民和艱苦樸素,鋼六連的堅忍不拔和無堅不摧。我們的學校有校風,例如注重基礎、學術民主。共產黨有黨風,即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企業也各有自己作風,有的穩健,有的敢闖,有的注重質量,有的注重服務,有的環境寬鬆,利於創新,有的管理嚴格,一絲不苟。可惜我們沒有系統總結過創建作風方面的方法、推廣過這方面的經驗,所以在人們的印象裏,似乎作風是偶然的、自然形成的。

如果用理論的'語言表述,多數人接受的説法是,企業文化是企業內主流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它由領導者倡導,身體力行,後為員工們接受、採納,最終成為企業的風氣。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不過,有的純粹,有的混雜;有的正派,有的不健康;有的是倡導的,有的是無意識中形成的。作為科學管理的重要概念,企業文化的建設應該是有導向、有計劃的。

有的管理學者把定義範圍擴大,總括企業的使命、願景、價值觀、目標,通稱為企業理念。

企業文化也好,企業理念也罷,其目的都是讓企業的目標成為每個人的目標,把企業的價值觀變每為個人的信念,化為每個人的行動,成為人們日常工作、行為方式、待人處事的準繩。一個企業如果有好的企業文化或者共同的企業理念,就能做到上下一致,同心同德。德魯克説得好:沒有共同的目標與價值觀,就沒有組織,有的只不過是一羣烏合之眾。

企業要做百年老店,長期存在下去,不能只靠個別英雄人物,而是要靠制度,靠文化。只有這樣,當優秀的領軍人物離任後,公司的競爭力和業績仍有可能延續。中國的中藥房應該多如牛毛,唯有同仁堂換了多少代掌門人,百年不倒,想來應歸功於它賴以安身立命的店規堂訓:同修仁德,濟世養生。

怎樣建設企業文化

文化環境是個抽象的存在,它看不見,摸不着,但是無處不在,瀰漫於整個組織乃至肌體的每一個細胞之中。造成並支持文化環境的卻是三類具體而實在的原則:一是成文的,規章制度和紀律屬於這一類,是強制的,二是不成文的,有如約定俗成的規則,習慣演化成的自然,是自覺自願的;三是核心價值觀,是企業不遺餘力提倡和堅持的。

先説成文的制度

制度,寫成文字且強制執行,那一定是不可逾越的底線,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不拿羣眾一針一線,紅軍贏得了羣眾的支持,不虐待俘虜,有力地動搖了敵方的意志,説沒有紀律,就沒有革命的勝利,恐怕不為過。有個企業明文規定下級不準當面讚揚領導幹部,那裏就沒有阿諛奉承的風氣。規定24小時之內必須答覆客户的質詢,客户的投訴就少,滿意度就高。

標籤: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