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考點:入院病人護理

導語:關於入院病人的護理知識你知道多少?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準備的相關複習材料,需要考試的小夥伴們可以複習一下以下內容哦,更多相關資料請上應屆畢業生考試網查詢。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考點:入院病人護理

  入院病人的護理

入院護理的目的:協助病人瞭解與熟悉環境,以儘快適應醫院生活;滿足其身心需要,調動病人配合治療和護理的積極性;做好健康教育,促進其早日康復。

  (一)住院處的護理

1.辦理入院手續 病人或家屬持門診或急診醫生簽發的住院證到住院處辦理入院手續。住院處接收病人後,立即電話通知病區做好接收新病人的準備。

2.進行衞生處置 護士根據病人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在衞生處置室進行衞生處置,如理髮、沐浴、更衣、修剪指(趾)甲等。對危、急、重症病人及即將分娩者可酌情免浴。對有蝨、蟣者,先行滅蝨處理,再進行衞生處置。對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應送隔離室處置。貴重物品和病人換下的衣服交家屬帶回,或按手續暫時存放在住院處。

3.護送病人入病區 住院處的護理人員攜門診病歷護送病人入病區。根據病人病情可步行,也可選用輪椅、平車或擔架護送。護送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和保暖,必要的治療(如輸液、吸氧等)不能中斷;對外傷病人要注意卧位。護送病人入病區後,要與病區值班護士進行交接,內容包括病人的病情、個人衞生情況、物品等。

(二)病人入病區後的初步護理

1.一般病人的護理

(1)準備牀單位:病區護士接到住院處通知後,應立即根據病情準備牀單位。備齊所需用物,將備用牀改為暫空牀,酌情加鋪橡膠單和中單。對傳染病病人應安置到隔離病室。

(2)迎接新病人:護士要熱情、主動地迎接新病人,並作自我介紹,將病人安置到指定的牀位,為病人介紹同室病友。

(3)通知醫生診察病人,必要時協助診察。

(4)測量體温、脈搏、呼吸、血壓及體重並記錄。

(5)介紹與指導:向病人及家屬介紹病區環境、作息時間及有關規章制度、牀單位及設備的使用方法等。指導常規標本留取的'方法、時間、注意事項。

(6)填寫有關表格

1)用藍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筆逐頁填寫住院病歷眉欄及各種表格。

2)用紅色水筆在體温單40~42℃橫線之間相應入院時間欄內,縱行填寫入院時間。

3)按順序排列住院病歷:體温單、醫囑單、入院記錄、病史和體格檢查單、病程記錄、各種檢驗檢查報告單、護理記錄單、住院病歷首頁、門診或急診病歷。

4)填寫入院登記本、診斷小卡(插在病人住院一覽表上)、牀尾卡(插在牀頭或牀尾牌內)。

(7)正確執行各項醫囑,通知配膳室為病人準備膳食。

(8)耐心聽取並解答病人的諮詢,進行入院護理評估,填寫入院護理評估單。

2.急診病人的護理

(1)準備牀單位:病區護士接到通知後,如為急危重病人,應立即在危重病室或搶救室準備好牀單位,按需加鋪橡膠單、中單,如為急診手術病人應備好麻醉牀。

(2)作好搶救準備:準備好急救器材和藥品,通知醫生作好搶救準備。

(3)認真進行交接:病人入病區後,護士應立即與護送入員進行交接,對語言障礙、意識不清的病人或嬰幼兒等,需暫留陪送入員,以便詢問病史。

(4)配合搶救:病人入病室後,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積極配合搶救,並作好護理記錄。

  (三)分級護理

根據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以及自理能力的不同,給予不同級別的護理措施,稱為分級護理。臨牀上一般將護理級別分為四級,即特別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見表1-1。

表1-1分級護理

護理級別

適用對象

護理內容

特級護理

病情危重,需隨時觀察,以便進行搶救的病人。如嚴重創傷、複雜疑難的大手術後、器官移植、大面積燒傷,以及某些嚴重的內科疾患

①安排專人24小時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徵;②制訂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準確、逐項填寫特別護理記錄單;③備齊急救藥品及用物,以便隨時急用;④認真細緻地做好基礎護理,嚴防併發症,確保病人安全

一級護理

病情危重,需絕對卧牀休息的病人,如各種大手術後、休克、昏迷、癱瘓、高熱、大出血、肝衰竭、腎衰竭、早產兒等

①每15~30分鐘巡視病人1次,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徵;②制訂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準確、逐項填寫特別護理記錄單;③按需準備急救藥品及用物;④認真細緻地做好基礎護理,嚴防併發症,滿足病人身心兩方面的需要

二級護理

病情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大手術後病情穩定者以及年老體弱、慢性病不宜多活動者等

①每1~2小時巡視病人1次,觀察病情;②按護理常規進行護理;③給予必要的生活及心理支持,瞭解病情動態,滿足病人身心兩方面的需要
 

三級護理

病情較輕,生活基本能自理的病人,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復期、手術前準備階段

①每日巡視病人2次,觀察病情;②按護理常規進行護理;③給予衞生保健指導,督促病人遵守院規,滿足病人身心兩方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