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彝族的待客習俗是怎樣的

俗話説,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我們中國是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風俗習慣自是各有不同,那麼跟小編一起來來了解一下彝族的特有待客風俗----飲轉轉酒,吃坨坨肉。

彝族的待客習俗是怎樣的

 彝族待客的奇特方式:飲轉轉酒,吃坨坨肉

彝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他們待客之時會熱情的請客人喝酒,這種喝酒的方式很獨特,被稱為“轉轉酒”。意思是説喝酒時主人會先給在座的賓朋斟上半碗酒,傳遞給左邊的人,每位接酒的客人只能用右手接,然後讓遞給席中年紀最大的人先喝,以示敬老。緊接着按順序每人都喝一口酒,直到喝完這碗酒。這樣,一碗喝完,再斟一碗,一輪結束,又起一輪,一醉方休。

彝族傳統飲酒方式是沒有乾杯飲酒的。在屋裏飲酒圍坐火塘邊,飲着轉轉酒,有事説事,無事聊天。嗜酒者多飲,不會酒者少飲或不飲均可,但酒杯一定要傳遞下去。主人向來沒有強迫客人多飲酒的習俗。“一罈酒、一杯酒都表達情意。一般是十斤五斤一罈酒,百斤千斤也是一罈酒。飲酒飲情意,不在乎多少。”由此可見彝族酒文化的饒有情趣,豐富多彩。

除了轉轉酒,還有坨坨肉也是非常有名的,坨坨肉彝語稱“烏色色腳”, 意思是豬肉塊塊。這每一塊肉的重量都在二三兩上下,着實是一個肉坨坨。慶彝族的主要煮肉形式,是將豬肉或羊、牛肉砍好,用冷水煮熟,不下任何佐料,包括鹽;肉熟後撈起,再撒蒜水,鹽及花椒等就可以上桌了。吃時需用雙手拿肉。其味非常鮮美,因煮時不能爛燉,而是看“火候”,“火候”一到即熟,“火候”不到則肉生,“火候”稍過則肉硬,因此,一般人不會做。且要趁熱即食;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易做此道菜。

要有心品嚐坨坨肉,一要碰上彝人喜慶節日如火把節(農曆6月24日)或辦事;二要到賓館餐廳訂做。

彝家人吃肉常以吃大塊肉為快。涼山的彝家人都喜歡將牛肉、羊肉、豬肉砍成拳頭大上的坨坨塊狀(彝族人認為肉越大坨代表主人越好客),再用清水煮熟後食用。彝家有這樣的飲食習俗,大凡有客人到來,主人須讓砧板(指宰殺牛、羊、豬等專用的大菜板)沾血,現殺牲畜待客方為好客的表現。最尊貴的客人來臨,以打牛(即殺牛不用刀,以斧背擊其頭部而斃之,故稱為“打牛”)待之為最尊敬,殺羊、豬、雞等順序逐步次之。在他們的飲食觀念中認為,請客人吃飯,用野生動物肉款待,不為請客招待,只屬吃便飯。招待貴客時,打牛宰羊的主人須以牛、羊板(牛、羊肩骨成扇狀有許多瘦肉都分)敬贈客人;殺豬者須以半邊豬頭贈送客人;殺雞者就餐時以雞頭敬客(當眾食之)。客人所得牛、羊板,半邊頭等可以帶回去,也可由客人轉贈他人。

彝族日常生活風俗

彝族有着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特點,所以各地的彝族住宅不很相同。但屋內大多設一個火塘,塘火終年不熄,除用於取暖、照明、燉煮或烘烤食物外,亦是聚友會客的中心。火塘的鍋莊石或三腳架,不能用腳去踩,嚴禁往火塘裏吐唾沫。燒烤不潔之物,並禁忌在火塘邊裸露身體。

在長幼、男女、主客之間,彝族有嚴格的禮俗。途遇長輩,晚輩須待立一側,讓長者先行;長輩入室須讓其上座,餘再依次而坐;吃飯時,長輩坐上方(習稱“上席”),下輩依次坐兩旁和下方,並侍候長輩,為其添飯、夾菜、泡湯。不能摸成年人和老人的頭。

兄弟可與嫂嫂開玩笑,但兄長不能與弟媳開玩笑。客人入室讓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邊,小輩坐在客人對面。禁穿草鞋上火炕牀;上樓要脱掉鞋子;禁裸體、半裸體成年人入家門;不能用腳踩門檻,或坐在門檻上;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説粗話;婦女的衣褲不能晾曬在過路的地方和蜂窩旁邊;禁止面對着太陽大小便。

 彝族的傳統節日習俗

朵博

意為月首(即一個月的頭一天),早晨雞叫主人就要起牀做心肺三鮮湯,既將心肺搗爛,放在鍋裏將油熬出來後,放入水加豆芽、幹(鮮)筍等,做成三鮮湯。早晨起牀全家人就要享受這頓三鮮湯的美味。上午由婦女們組織全村孩子祭果樹,既“社日”儀式。每個兒童要帶豬前蹄一隻及意節粑(細玉米粑)等,選一棵長勢豐茂的果樹,由一孩子上樹伴樹神,眾孩子在一婦女的帶領下祈求樹神要多結果子,讓孩子們分享,保佑孩子們健康成長等,然後將孩子們帶來的肉食切成小片放在樹丫上或樹皮之中。社日結束後是拜年,彝族年的拜年場面壯觀熱鬧,一般數十人一組,從整個寨子挨家挨户拜年,拜年時主人家端上泡水酒,讓大家喝,同時,拜年隊伍還要為主人唱賀新年歌,年輕人跳舞、摔跤、跳鍋莊等。大家不分彼此,不分親疏,一起快樂到通宵達旦。

賽裝節

賽裝節——彝族少女的時裝表演:楚雄彝州有兩個地方有賽裝節。一個是永仁縣直苴村的賽裝節,時間為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一個是大姚縣三台鄉的賽裝節,時間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賽裝節為居住分散,平時很難有機會相聚相識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個表白愛情的機會。而姑娘們最能顯示自己的,就是看誰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裝,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繡,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兩年的時間。因此,誰的衣服多、花樣好,誰就會被看作是勤勞能幹、心靈手巧的人。

與賽裝方式不同,人們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換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換五六套衣服。於是,賽裝節上也就多了一個景緻:在山管邊、青樹下,老人們搭起無數帳棚,烹煮着食物,忠實地為自己的姑娘守護着服裝。

賽裝節從一開始就有比賽的性質,這可謂是最早的時裝表演。所不同的是,彝族少女既是服裝的設計者,也是製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時裝模特”。

打歌——最受歡迎的全球民間舞蹈:每逢收穫、婚嫁或節慶,生活在雲南的'彝族,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上千人,圍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肅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祕的天幕為背景,合着蘆笙、短笛、月琴和樹葉吹奏的音樂節拍,男女手拉手,圍成圓圈,逆時針方向踏足而歌,通宵達旦,興盡方休。

1986年,美國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曾把這種民間自娛性的歌舞列為最受歡迎的“全球十大民間舞蹈”之一。

彝族年

彝族年,彝語稱為“庫斯”,“庫”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涼山彝族傳統的祭祀兼慶賀性節日。“庫斯”一般選定在農曆10月,莊稼收割完畢的季節。彝族年為3天。彝族年的頭夜叫“覺羅基”,過年第一天叫“庫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機”。

覺羅基

全家團聚,或殺豬、殺雞,慶賀當年人丁興旺,來年吉祥安康等事宜。

火把節

火把節——彝族的狂歡節:"火把節"一般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舉行,是彝族盛大的節日。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有的地區也祭土主,相互宴飲,吃坨坨肉,共祝五穀豐登。火把節一般歡度3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後2天舉辦摔跤、賽馬、鬥牛、競舟、拔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

當夜幕降臨後,人們揮動火把,成羣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彝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花,並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心願:後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願吉利; 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青年男女互撒,則是戀愛的開始。

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節日期間,人們彈着大三絃,跳起“阿細跳月”,同時舉行摔跤、鬥牛等活動;楚雄、彌勒等地的彝族,也舉行傳統的“祭火”儀式。節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處,到處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壯觀。

庫斯

意為新年,主要內容是祭祖,早晨雞叫以後,全村就要宰殺年豬,年豬要從同村同寨年長或德高望重的人家開始,依次序宰殺。用年豬的膽、胰、尿包占卜主人家的吉凶,以豬膽飽滿、色澤好,胰平展,無缺陷,尿包豐滿為吉祥,預示來年人畜興旺,家人安康,糧食豐收。同時分“舍富”、“舍民”兩餐進餐,“舍富”主要是祭奠祖先,取豬腎、肝、舌、胰與蕎粑一同煮熟,敬奉先祖。“舍民”是全家人集體餐。吃完“舍民”後,男子們要將豬肉切成條塊,婦女們則要灌製好香腸,並當天要將鮮肉和香腸掛在火塘上烤烤,同時以展示主人家的年豬肥,人吉祥,並且顯示出主人的富裕。

阿普機

意為送走祖靈,下午要煮豬腸青菜吃,由婦女們拜年,男子們在家接待拜年隊伍。3天的年過完以後,彝族人就要背上大塊的豬肉膀子(一般分成三、五、七塊),酒、糖、千層餅、炒麪、雞蛋等到岳父岳母家拜年,整個10月份彝族人都沉浸在年節的快樂之中。

彝族年是彝族的一個重要節日。從古到今,彝族對過年十分重視,也很熱鬧。關於彝族年始於何時,現已無從查考,涼山彝族過年中的許多儀式均與祖先崇拜相關,整個節日中充滿濃厚的祖先至上色彩

少女成人禮“換裙”儀式

在大小涼山地區,彝族少女成年時要舉行一種神祕的“換裙”儀式,彝語叫“沙拉洛”,意為脱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的童裙,梳的是獨辮,耳朵掛的是穿耳線。“換裙”儀式舉行之後,就要穿上中段為黑藍色的三接拖地長裙,原先的獨辮要改梳成雙辮,並要戴上繡花頭帕,掛上耳墜。

舉行“換裙”儀式後,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趕場、看賽馬、交朋友、談戀愛了。“換裙”時間是根據少女的發育情況而定的,一般選在15~17歲之間,多擇單歲。因為在當地彝民看來,雙歲“換裙”會多災多難,終生也不會吉利。至於“換裙”的具體日期,則要請老人好好地擇算一下,才能最後定下吉日佳期。

由於“換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標誌,作為父母對此都非常重視。特別是母親,她是女兒的貼心人,也最瞭解女兒的生理狀況,在臨近換裙前就熱心地為女兒準備好了頭上戴的花邊黑色哈帕、新裙,以及顏色各異的珠子和領上的銀牌等服飾品。

“打歌”

遍及雲南,不僅彝族,就連白族、納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這種歌舞形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如有“打歌”、“左腳舞”、“踏歌”、“跳蘆笙”等名稱。

據考證,“打歌”系“踏歌”轉音而來。早在漢唐之際,“踏歌”就曾是我國中原及南方民間十分活躍的民俗性歌舞。而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所鑄的“滇族羽舞”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18個垂尾人連臂環舞的銅釦飾以及凝固在雲南滄源等地崖畫上的舞蹈圖紋,其舞蹈圖案都與彝族的“打歌”形象相同,這也許可作為彝族“打歌”起源古老悠久的佐證。

至今,在雲南巍山縣巍寶山龍譚殿的壁畫上還保留着一幅清代人繪製的"踏歌圖",其情形與今天巍山彝族的打歌非常相似。

慶年節

慶年節是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彝族人民都要過慶年節,並相互拜祝,載歌歡舞,祝賀節日。

跳虎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衝的彝族人過年時有着“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后土地廟遺址,殺狗獻“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反映了彝族支系“倮倮”人的一種宇宙觀,他們認為天地萬物是老虎創造的,他們對老虎的崇敬,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總的來説,“老虎笙”原始、古樸,不受外界影響,是儺彝文化的珍存

十月年

是彝族的傳統年,多在農曆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節期5~6天,節日裏要殺豬、羊,富裕者要殺牛,屆時要盛裝宴飲,訪親問友,並互贈禮品。

補年節

居住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後的農曆二月初十和十一,還要過一次年節,彝語稱這個節為“麻龍火”。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模最大。祭龍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為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雲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後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模的集會。

標籤:待客 彝族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