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課文少年閏土的賞析

校園1.01W
課文少年閏土的賞析1

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閏土的外貌有什麼特點?閏土和“我”見面後,跟“我”講了哪幾件事?這些事表現了閏土什麼特點?哪件是作為重點來寫的?告訴你吧,作者在寫閏土外貌時,主要抓住了“紫色的圓臉”、“頭戴氈帽”、“項戴銀項圈”這三個特徵。

課文少年閏土的賞析

閏土和“我”見面後,跟“我”講了捕鳥、撿貝殼、看瓜刺猹、看跳魚等幾件事,其中看瓜刺猹這件事是作為重點來描寫的,課文中先後兩次提到這件事。從這些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幹的孩子,尤其是看瓜刺猹這件事,表現了閏土的勇敢和機敏。

課文少年閏土的賞析2

  【案例】

出示離別圖,引導想象。

師:好朋友就要分別了,他們手拉着手,有多少説不完的話呀!“我”會對閏土説些什麼呢?閏土又會對“我”説什麼呢?

(同桌練説,指名分角色表演。)

閏土:“迅哥兒,別難過。我回去後讓我爸給你帶五色的貝殼,好看的鳥毛。”

“我”:“你下次還要和你爸爸一起來。”

閏土:“好的,夏天你到我們那兒去,我們一起到瓜地裏刺猹。”

“我”:“我會去的。你以後到城裏來,我帶你到街上去吃冰塘葫蘆……”

……

師:“我”和閏土雖然才相處了一個月,卻情同手足,難分難捨。他們相約一定要再見面,可這一別就是30年後的閏土會是什麼樣的?

生:他一定身體強壯,身體魁梧。

生:他會是個面帶笑容,成熟的男人。

師:“我”和中年的閏土見面,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生:他們會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生:他們互相拍拍肩膀,有説不完的話。

讀《故鄉》片斷,激起探究閲讀慾望。

師:30年後,“我”回到故鄉,終於和老朋友重逢了,那是怎樣的情景呢?請大家讀讀這段文章。

(分發《故鄉》中“我”回故鄉再次與閏土見面的那一段。學生自由默讀。)

師:他們此次見面的情景有哪些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生:30年過去了,閏土40多歲,變老一點是正常的,但沒想到他變得那麼老,還那麼窮困,身體一定不太好。

生:閏土對“我”的態度變了。以前他們在一定時,無拘無束,而現在閏土卻恭恭敬敬地喊“我”老爺。

生:以前他們在一起時有説不完的話,而現在卻説不出話來。

師:是啊,這次見面的情景與我們想象的相差太遠了!讀了這個片斷,你有什麼疑問嗎?

生:為什麼閏土老得這麼快?

生:閏土為什麼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與“我”親熱?他為什麼這麼恭敬的喊“我”老爺?

生:閏土和“我”為什麼沒話講了?

師:這些問題比較複雜,老師一時也講不清楚,大家可以在課後完整地讀一讀魯迅先生寫的《故鄉》,再思考思考。同時,還可以去讀一讀他的其他作品,如《阿Q正傳》《祝福》《藥》等。一個星期後,我們再來交流體會。

  【反思】

魯迅先生在《讀書雜談》中曾説:“‘職業的讀書’由於‘勉勉強強’而很‘痛苦’,但是‘嗜好的讀書’則‘在每一頁裏,都有着深厚的趣味’。”

何為“嗜好的讀書”?他認為“主動的讀書即為“嗜好的讀書”。也就是説,只有當孩子心理上產生需要時,才能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讀書中。

這位老師為了誘發學生讀書的興趣,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環節。從教材插圖入手,引導學生想象,體會少年閏土與“我”難分難捨之情,再循着學生正常的思維軌跡,讓他們設想30年以後再見面的情景,然後滿足學生心理需求──讓他們閲讀有關“我”與中年閏土再次見面的片斷。巨大的`反差激起了學生心中的疑問:現實中的中年閏土形象為什麼與自己設想的不一樣呢?從而產生再讀書的願望。

可以想象,下課時,一定是學生再去尋找相關讀物進行新一輪閲讀的開始。

課文少年閏土的賞析3

  一、研讀品文

師: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讀第四段,想想閏土給我講了哪幾件事。

(學生自學。)

生:寫了捕鳥撿貝殼看瓜和看跳魚兒四件事。

師:你對哪件事比較感興趣?

(舉手表示。)

師:既然這麼多同學對捕鳥感興趣,那我們就先學習這件吧!課文第幾自然段寫捕鳥的?

生:第六自然段。

師:默讀第六自然段,你覺得閏土是個怎樣的少年?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

(學生自學,交流。)

生:我從須下大雪才好體會到閏土很聰明。因為閏土知道下大雪時小鳥找不到吃的,正好能捕鳥。

生:我體會到閏土很能幹。下了雪,我掃出了塊空地,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穀,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面。

師:你體會得這樣好,一定也能讀得好。願意讀讀嗎?

(生讀。)

師:你為什麼這樣讀?

生:因為閏土捕鳥的方法很好,我讀的時候,就突出了幾個動詞。

師:真不錯。還有誰也願意來讀一讀?

(指名學生讀。)

師:喜歡讀的同學自己讀讀吧!

(學生自由讀。)

師:還有什麼不同的體會嗎??

生:我從什麼都有體會到鳥雀很多,這也説明閏土很會捕鳥。

師:你能讀出鳥雀的多嗎?

(生讀。)

生:我從只一拉體會到閏土捕鳥的方法很簡單。

師:閏土在講述這件事時會是怎樣的神情語氣呢?

生:很自豪的。

師:那就自豪地讀讀這段話吧!

(生讀。)

師:捕鳥這麼有趣,想看看當時的情景嗎?

(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閏土是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怎樣捕鳥,還知道海邊有貝殼,誰來讀讀撿貝殼這段?

(指名讀。)

師: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知道海邊的貝殼顏色很多,形狀也很多。

師:能讀出顏色和形狀的多嗎?

(指名讀,齊讀。)

師:海邊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白天撿貝殼,晚上還可以去看瓜呢?你喜歡用什麼方法來學習看瓜這一段??

生:我喜歡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學習。

生:我喜歡到課文中找找語句,看看閏土是個怎樣的孩子。

生:我喜歡想像當時的情景。

師:那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學習這一段。

(生自學、交流。)

(指名朗讀。)

師:能説説你為什麼這樣讀嗎??

生:因為刺猹是很驚險的,如果聲音太大會把猹嚇跑的,所以讀得輕一些。

師:他是這樣理解的,還有不同的讀法嗎?

(生讀。)

生:因為閏土是在講一件稀奇的事,所以我讀得神奇些。

師:還有些同學想讀一讀這件事,自己找個夥伴讀讀吧!

(生讀。)

師:還有同學有不同體會嗎??

生:我從這件事體會到閏土很勇敢,因為猹是很兇猛的,閏土還敢去刺。

生:我體會到閏土經常去刺猹,因為他知道猹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師:讓我們去看看這驚險刺激的一幕吧!

(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看完後你有什麼體會??

生:我體會到猹的狡猾。猹反從胯下竄了,因為從其他地方逃跑,還是能刺到的,而從胯下竄就刺不到了。

師: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

生:我有一句話不懂,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不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為什麼有兩個破折號?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個句子。讀讀句子,體會。

生:破折號表示解釋説明。因為我當時和現在都不知道猹是怎樣的,起説明的作用。

師:那麼第二個破折號的作用呢??

生:這個破折號也是起解釋説明的作用。因為破折號後的句子裏説明猹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師:這個句子的意思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吧!?

師:閏土所講的這些事,都是我所不知道的,我所不知道的事,文中還有一件,是哪一件??

生:是看跳魚兒。

師:誰來讀一讀?

(生讀。)

師:聽了以後,你有什麼體會??

生:我感到跳魚兒很有趣,它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生:我知道跳魚兒又叫彈塗魚,它能爬到樹上去,它的腳其實是它的鰭。

師:這是你課外蒐集的,對嗎?你知道的可真多,你有跳魚兒的圖嗎??

生:有。

師:能給大家展示一下嗎?

(展示圖片。)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有趣的跳魚兒吧!

(生齊讀。)

  二、質疑品文

師:魯迅是位大文豪,他的文章幽默含蓄,耐人尋味。請你仔仔細細讀一讀課文,你有琢磨不透的地方嗎?把它找出來。

生:我發現有一個地方標點用得不準確。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這個句子中,應該用頓號,不應該用逗號。

師:真是一個會讀書的孩子。如果像你所説的那樣,這個句子就成這樣了:

板書:

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仔細地讀一讀,和課文中的句子比較一下,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生:頓號讀得快,逗號讀得慢。

生:閏土當時是邊想邊説的,一個詞一個詞説得很慢,不像背書一樣很流利地背出來的。

生:我覺得魯迅故意用這種手法來體現閏土憨厚、樸實的特點。

師:説得有理,現在你覺得用頓號恰當還是用逗號恰當。

生:用逗號恰當。

師:課文中這樣的情況還有,請你找一找。

生:要管的是獾豬,刺猥,猹。這一個句子也是這樣的。

師:讀書就應該這樣讀。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生:我有一個句子不懂。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指什麼??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讀懂這個句子:

課件出示: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裏出賣罷了。

讀一讀這個句子,什麼地方讀懂了,什麼地方讀不懂。

生:我知道素不知道就是向來不知道。

生:我知道如許就是如此像這樣的意思。

生:我知道新鮮事是指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

師:我不知道的新鮮事只有這些嗎??

生:我還不知道怎樣捕鳥。

生:我還不知道有跳魚兒。

生:我還不知道怎樣捕魚。

師:我為什麼素不知道這些新鮮事??

生:因為我沒有到過海邊。

生:因為我整天在家裏,沒有出去過。

生:因為我是少爺,我父親只讓我讀四書五經,不讓出去玩。

生:因為我很少接觸大自然。

師:這個句子讀是讀懂了,現在我們再來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麼意思。讀一讀這個句子,你有什麼體會??

生:我體會到我整天生活在院子裏。

生:我想到了坐井觀天的故事,我就像一隻井底之蛙,整天呆在家裏,見識很少。

師:同學們有這麼多的體會,真會思考問題。請你們自己再讀一讀這個句子,還有不同的體會嗎??

生:我覺得閏土也像一隻井底之蛙,他也不知道城裏的新鮮事,只不過他們的生活環境不一樣而已。

師:你覺得閏土也像井底之蛙,只不過他的天空與我的天空不同而已,對嗎?你的見解真獨特。你能讀出與眾不同的感受,真不簡單。他們怎麼做才會知道更多的知識呢?

生:我應該去大自然中,這樣才會懂得更多的知識,懂得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生:閏土如果也像我一樣讀讀書,就會知道書本上的許多知識。

師:假如我們要了解更多的事情,應該怎麼做呢?

生:我們要多讀課外書。

生:我們可以看電視。

生:我們可以去旅遊。

生:我們可以上網。

生:我們不但要讀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到大自然、社會中去學習知識。

  【點評】

教師引導,可謂潤物無聲,不留痕跡。同時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認識到了該怎麼做才不為井底之蛙,領悟到了做個完美人的真諦:要像我那樣多讀書本上的知識,也要像閏土一樣到大自然中去學習知識。人文精神也在此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