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試題

校園2.09W

教育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教育活動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教學工作是一種由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共同合作,完成對規定教材的體會理解以有益於學生行為和經驗的活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試題,歡迎閲讀與收藏。

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請將其代碼填塗在答題卡上,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本大題共60題,每小題0.5分,共30分)

1.強調身心和諧發展,教育內容比較豐富,方法比較靈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

C.斯巴達D.雅典

2.心理學家所説的“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是指()

A.童年期B.少年期

C.青年期D.成年期

3.昆體良是古羅馬教學法大師,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

A.《論演説家的教育》B.《普通教育學》

C.《大教學論》D.《理想國》

4.盧梭的教育思想屬於()

A.實用主義教育思想B.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C.存在主義教育思想D.人文主義教育思想

5.教育目的的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盧梭

C.誇美紐斯D.諾篤爾普

6.教師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A.熱愛教育事業B.熱愛學生

C.教書育人D.開拓創新

7.班主任與學生共同確定班級總體目標,然後轉化為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形成目標體系,以此推動班級管理活動的管理方法是()

A.常規管理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D.目標管理

8.()的出版是教育學開始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誌。

A.《教育學》B.《大教學論》

C.《普通教育學》D.《民主主義與教育》

9.課程論研究的是()的問題。

A.為誰教B.怎樣教

C.教什麼D.教給誰

10.蘇格拉底“產婆術”的教學原則與下列()教學原則相一致。

A.學不躐等B.長善救失

C.學而時習之D.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1.“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體現了教學的()原則。

A.直觀性B.啟發性

C.鞏固性D.循序漸進

12.“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出自()

A.《論語》B.《春秋》

C.《學記》D.《師説》

13.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學”的著作是()

A.《中庸》B.《禮記》

C.《論語》D.《學記》

14.班級授課制的首行時代是()

A.15世紀末的歐洲B.16世紀的歐洲

C.15世紀末的中國D.16世紀的中國

1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反映了對人的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是()

A.環境B.遺傳

C.教育D.主觀努力

16.西方古代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柏拉圖B.蘇格拉底

C.亞里士多德D.德謨克里特

17.對受教育權具有決定作用的是()

A.生產力B.文化

C.政治經濟制度D.科學技術

18.衡量各科教學的重要標準是()

A.教學計劃B.教學大綱

C.教學目標D.課程目標

19.下列關於複式教學敍述正確的是()

A.複式教學可以在同一年級內進行

B.複式教學適用於學生多、教室少的情況

C.複式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自學或作業同時進行

D.複式教學情景下的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學能力相對較弱

20.目標評價模式最為關鍵的步驟是()

A.確定方法B.確定目標

C.確定內容D.確定標準

21.用實證的方法來研究知識的價值問題,重視實科教育的教育家是()

A.盧梭B.斯賓塞

C.裴斯泰洛齊D.赫爾巴特

22.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是()

A.遺傳B.環境

C.教育D.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23.在歐洲封建社會出現的兩種類型的教育是騎士教育和()

A.斯巴達教育B.雅典教育

C.教會學校D.實科教育

24.“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依據是人的身心發展的()

A.階段性B.個別差異性

C.順序性D.不均衡性

25.提出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主要是強調教育()

A.可以超越社會歷史而存在B.不受生產發展制約

C.對政治經濟有促進作用D.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

26.教育目的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要規定所需培養的人的身心素質;二是要規定所要培養出的人的()

A.質量規格B.社會價值

C.發展方向D.發展速度

27.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學校各羣體所具有的()和行為方式。

A.精神面貌B.思想觀念

C.抽象思維D.理性思考

28.以某種教學理論為指導,以一定教學實踐為基礎形成的,教學活動的各個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學實踐形式稱之為()

A.教學模式B.教學原則

C.教學組織形式D.教學過程

29.人的實踐活動與動物本能活動的根本區別是()

A.活動性B.目的性

C.實踐性D.預期性

30.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性表明,教師任職期間應接受()

A.高等教育B.在職培訓

C.繼續教育D.終身教育

3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條體現了教師的()素養。

A.教育理論知識B.崇高的職業道德

C.文化學科知識D.過硬的教學基本功

32.教學中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要防止和克服()

A.單純書本、排斥實踐,強調個人經驗,否定理論知識的作用

B.兒童中心論

C.空洞説教、單純知識傳授

D.片面單一知識的學習

33.關於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説法錯誤的是()

A.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辦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

B.教學方式是構成教學方法的細節,是教師和學生進行的個別智力活動或操作活動

C.教學方式可以被運用於方法,它本身也能獨立完成一項教學任務

D.教學方法是一連串的有目的的活動,它能獨立完成某項教學任務

34.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是在()

A.1856年B.1860年

C.1862年D.1866年

35.學校對學生教育管理的具體執行者是()

A.任課教師B.班主任

C.教導處D.校長

36.()的提出標誌着在教育起源問題上開始轉向科學解釋。

A.神話起源説B.生物起源説

C.心理起源説D.勞動起源説

37.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四個等級,其中處於最底層的是()

A.婆羅門B.剎帝利

C.首陀羅D.吠舍

38.提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要求是在()

A.第一次工業革命後B.第二次工業革命後

C.第三次工業革命後D.信息革命後

39.“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經濟,教育的消費是明顯的消費、潛在的生產,是有限的消費、擴大的生產,是今日的消費、明日的生產”。這一認識表明現代教育具有()的特徵。

A.科學性B.價值性

C.生產性D.未來性

40.經驗主義課程理論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斯賓塞B.杜威

C.赫欽斯D.泰勒

41.認為動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個生物學的過程的觀點是()

A.神話起源説B.心理起源説

C.生物起源説D.勞動起源説

42.以“教育的多元化”為教育特徵的是()

A.古代B.文藝復興後的歐洲

C.近代D.現代

43.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關於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的主張,稱為()

A.白板説B.做中學

C.兒童中心主義D.實質教育派

4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促使科學技術再生產的最主要途徑是()

A.學校教育B.高新技術的應用

C.科學理論的產生D.完善的社會制度

45.“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句話反映了()

A.教育與政治的關係B.教育與經濟的關係

C.教育與文化的關係D.教育與科技的關係

46.人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是(),它是把平凡的人培養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條件。

A.勞動B.潛能

C.知識D.意識

47.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A.教育教學工作要抓關鍵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漸進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據不同年齡分階段進行

48.學校作為為個體發展而有意識地安排的一種特殊環境,其要求、內容及各種活動能否引起並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取決於教師對這種環境的()

A.認識B.設計

C.設想D.安排

49.提出“教師一方面要貢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綿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學中吸取一切優良的東西,然後再把這些優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的教育家是()

A.列寧B.加裏寧

C.蘇霍姆林斯基D.陶行知

50.真正全面而系統地從理論上論證活動課程的`特點與價值的是()

A.(美)克伯屈B.(美)杜威

C.(法)盧梭D.(德)福祿貝爾

51.講述是教師主要的教學手段,一般可以分三個階段進行()

A.導入、詳述和彙總B.導入、分析和彙總

C.分析、詳述和總結D.分析、質疑和總結

52.“開而弗達”體現了教學的()

A.直觀性原則B.鞏固性原則

C.啟發性原則D.循序漸進的原則

53.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A.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B.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C.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D.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

54.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行政組織是()

A.共青團組織B.教導處

C.總務處D.班級

55.奠定了班級組織的理論基礎的著作是()

A.《論語》B.《普通教育學》

C.《大教學論》D.《理想國》

56.“以僧為師”“以吏為師”是古代()國家的教育特徵。

A.中國B.埃及

C.希臘D.羅馬

57.學校文化的核心是()

A.學校的物質文化B.學校的精神或觀念文化

C.學校組織和制度文化D.學校的非正規文化

58.學校組織教育和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是()

A.課程計劃B.課程標準

C.課程目標D.教科書

59.從課程的任務來看,可把課程分為基礎型課程、研究型課程和()

A.社會中心課程B.技能性課程

C.拓展型課程D.地方課程

60.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稱之為()

A.實驗法B.講解法

C.討論法D.演示法

二、多項選擇題(在各小題列出的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是正確的,請將其代碼填塗在答題卡上,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不得分。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包括了古代與近代的()

A.前學校B.前社會教育機構

C.學校D.社會教育機構

E.高等學校

2.“外鑠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弗洛伊德B.華生

C.孟子D.荀子

E.洛克

3.個人本位教育目的論的產生與興起,從歷史背景看,主要與()有關。

A.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B.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及其思想

C.近代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的發展

D.近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思想

E.國家主義思潮

4.依據課程任務,可將課程分為()

A.基礎型課程B.拓展型課程

C.技能型課程D.知識型課程

E.研究型課程

5.教師是一種從事專門職業活動的專業人員,具備其資格的特定要求有()

A.要有較好的政治背景

B.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

C.要達到規定的學歷

D.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E.要符合與其職業相稱的其他有關規定

6.班主任的領導方式有()

A.獨裁的B.民主的

C.權威的D.放任的

E.自由散漫的

7.對學生的研究通常包括()

A.研究學生身心發展的現狀

B.研究學生集體的傳統

C.研究學生個體的需要

D.研究學生的成長環境

E.研究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差異

8.任何一個班集體的形成都經歷了()階段。

A.初識B.組建

C.形成D.發展

E.解體

9.教師良好的教育能力體現在()

A.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B.知識廣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個性

E.改善實踐

10.教學目標的特徵有()

A.具有可操作指標體系

B.體現學生學習行為及其變化

C.體現教師思維活動的規律性

D.具有靈活性

E.反映教學方式的科學性

11.班集體的基本特徵包括()

A.明確的共同目標

B.一定的組織結構

C.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D.集體成員之間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圍

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準則

12.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確立了兒童的社會權利主體地位,體現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則是()

A.兒童利益最佳原則

B.尊重兒童尊嚴原則

C.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

D.無歧視原則

E.保護兒童原則

13.決定教學任務的因素主要有()

A.教育目的B.學生的年齡特徵

C.學科特徵D.教師素質

E.教學的時空條件

14.課堂教學中有交流傳遞可分為()

A.提問方式B.程序學習方式

C.小組學習方式D.研究方式

E.討論方式

15.教師可通過()等方法培養和樹立良好的班風。

A.講清道理B.樹立榜樣

C.嚴格要求D.召開班會

E.反覆實踐

三、判斷題(判斷各題的正誤,你認為正確的用T來代替,認為是錯誤的用F來代替,並將其代碼填塗在答題卡上。本大題共20題,每小題0.5分,共10分)

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進人的身心發展。()

2.制度化教育對整個社會的深刻影響可以用“學歷社會”來描述。()

3.學校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最重要途徑。()

4.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有相同的教育目的。()

5.生在改革開放時代的青少年一定能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6.“棍棒底下出孝子”,説明體罰也可以教育出好學生。()

7.中國小教師應當具備的知識方面的素養要求就是指對學科專業知識的精通。()

8.組織教學只是在上課開始時進行的。()

9.教學無論效果怎樣,都具有教育性。()

10.教學有法,但無定法。()

11.有關教育目的確立的理論中,個人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是盧梭,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是赫爾巴特、涂爾干和巴格萊等。()

12.為了更好的瞭解學生的情況,教師可以隨意翻閲學生的信件。()

13.教師要有較強的控制情緒情感的能力。()

14.現代教育觀認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輔助作用。()

15.中國有句俗語“師生如父子”,這句話的真正內涵是教師對學生應像父母對自己的子女一樣溺愛。()

16.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17.師生衝突對師生雙方的影響是消極的。()

18.“課程”一詞在我國始見於清朝。()

19.教學由教與學兩方面組成,因此教學包括學生在教學之外獨立進行的自學。()

20.最早在大學裏講授教育學的學者是杜威。()

四、材料分析題(請分析以下材料,每題有一個或多個正確答案,請從備選答案中選出相應的代碼,並將其填塗在答題卡上,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不得分。本大題共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一位教師教“因式分解”這一單元時,發現學生的知識基礎差別較大,於是對八位成績好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讓他們到圖書館自學《因式分解及其應用》一書。經過自學,他們不但完成了規定的習題作業,而且集體選編了幾十道有代表性的習題。教師有選擇地按難度分別介紹給其他同學練習和討論,進一步推動了全班的學習,使全班提前五課時完成了“因式分解”單元的教學任務。

在材料中,教師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

A.講授法B.練習法

C.討論法D.演示法

2.十六大報告在論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中明確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衞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下列能夠體現終身教育思想的是()

A.只要一個人活着,學習就不停止,除非因為他不運用學習的能力以致學習能力衰退

B.温故而知新

C.活到老,學到老

D.有教無類

3.宋朝王安石寫過一篇《傷仲永》的短文,説江西金溪有個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時比較聰明,5歲時就能作詩,但由於缺乏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及時的教育培養,12~13歲時寫的詩已經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歲左右,則“泯然眾人矣”。這説明()

A.遺傳素質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B.後天的教育對人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C.後天的生活條件和教育對人發展的重要意義

D.社會環境是影響人發展的重要因素

4.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着來自各方面的恩惠,國家有恩於我們,社會有恩於我們,大自然有恩於我們……這諸多的恩惠中,讓人感受最直接、最深切、最強烈的首推父母的養育之恩和師長的教誨之恩,對於父母、師長,無論如何回報,也難以答謝其深恩厚愛於萬一。

家庭教育具有什麼特點?()

A.早期性B.感染性

C.針對性D.及時性

5.有三位分別來自中國、日本和美國的老師教孩子畫蘋果。中國老師走進教室説:“同學們,上一節美術課,我們學習了畫水杯,這一節課我們學習畫蘋果。大家先觀察我是怎樣畫的。注意,先畫一個正方形,注意,這個正方形要畫的輕一些,因為最後要擦掉……好了,老師畫完了。現在請大家拿出美術本開始畫,注意我是怎樣畫成的。”--中國學生一次就畫出了最像蘋果的“蘋果”。日本老師手拿着一個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麼?……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但這個蘋果不能吃,因為只有一個,而且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畫蘋果。”然後,將蘋果放在講台上,“現在,大家可以畫蘋果了。”--蘋果還在,學生有了觀察的對象,第一次畫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畫得就有些像蘋果了。美國老師提着一籃子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麼?……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上來拿一個。”同學們各自拿了一個蘋果,老師接着説:“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玩一玩。這些蘋果老師都洗乾淨了,如果喜歡,還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時間過去,許多同學已經吃掉了蘋果。這時,老師開始佈置任務:“同學們,我們這一節課要畫蘋果,現在請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畫上蘋果。”--蘋果已經吃掉了,學生第一次畫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畫得才有點像蘋果。

結合材料,比較中國、日本、美國的教學方式,哪種方式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A.中國B.日本

C.美國D.不知道

6.彭老師在給學生上閲讀課時,突然,有學生興奮地喊起來:“哇,好大一隻鳥啊!”同學們立刻把目光都移向了窗外,好奇地問:“在哪兒啊?”顯然,他們的注意力轉到教室外那隻大鳥上。彭老師靈機一動,也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急切地問:“在哪裏?”彭老師順着孩子們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隻漂亮的大鳥,大鳥受了驚,飛走了。同學們只好回到座位上,意猶未盡,彭老師見狀打開了話題:“同學們,你們為什麼喜歡這隻鳥啊?”“因為很好看,因為它長得很大,很美麗……”學生們爭先恐後説個不停,頓時又變得興趣盎然。下課鈴響了,彭老師笑眯眯地對學生們説:“今天晚上的抄寫作業取消了,回家後每人寫一篇短文,描述你們看到的那隻大鳥,並把自己看鳥的心情寫進去,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相關資料,明天在課上我們一起交流。”

彭老師的做法符合現代教學的什麼理念?()

A.尊重學生的興趣與愛好

B.利用教學機智,把突發事件轉化為有意義的教學活動

C.適當地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D.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

7.王林平時成績一般,但總想找個機會一鳴驚人。期末考試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過教導處門口,看到裏面沒人,就走了進去,一眼看到老師放在櫥裏的數學試卷。他想,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正當他打開櫥門時,教導處張主任走了進來,張主任看到王林,什麼都明白了。張主任很嚴肅地對王林説:“平時不努力,現在偷試卷,真丟臉!你等着受處分吧!”臉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請不要處分我。”張主任怒道:“沒門!”幾天後,學校宣佈了對王林的處分決定。

請指出張主任的做法有哪些不當之處?()

A.張主任的做法違背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宗旨

B.沒有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完整的人

C.沒有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危害,而是簡單地批評處分學生

D.未能關注學生道德、情感、態度、價值觀,做法武斷

8.一位教師在教一年級學生學習“兩數相差多少的應用題”一題時,老師為了讓小朋友們能夠親身感受和體會到老師教給他們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於是利用一年級學生愛唱愛跳和對比賽等具有獎勵性質的活動感興趣的性格特徵設計了一個問題情境,下面是這一情境的課堂教學實錄。老師指定7個女生,3個男生到台前唱兒歌激發學生的興趣。

老師:他們唱的好不好?

學生:好!

老師:男生和女生哪個組的聲音大?

學生:女生聲音大!

老師:同學們知不知道為什麼女生的聲音大?

學生:女生人多(學生憑直覺感受到)。

老師:是嗎?那麼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學生:(部分學生已經很快説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還有大多數同學在用不同的方法計算)老師:(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計算,隨後提問)你是怎麼知道是4的?

學生:比的(學生説出自己比的方法)。

老師:大家用比的方法做得對不對呢?我們來一塊比一下(讓男生和女生成對依次坐回原位,最後只剩下4個女生)。

材料中這位老師運用了哪一種教學原則?()

A.直觀性原則B.啟發性原則

C.鞏固性原則D.循序漸進原則

9.單元檢測後,照例是一節講評課。上課不到十分鐘,王明同學又在翻來覆去地擺弄試題,我用嚴厲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斂。過了一會兒,他又在下面翻找什麼,我只得來一個“殺一儆百”了。

“王明”我大聲喝道,“你在幹什麼?”

他臉陡地漲紅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聽!”

我聽了氣不打一處來,“你……”竟一時語塞,但考慮到教學任務還沒有完成,於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竭力平復自己內心的憤懣。

“你既然不想聽,那就請到我的辦公室去休息吧!”我故做輕鬆地説。

他可能考慮到當時的態度,也有些後悔,於是走向辦公室,儘管極不情願。

出現這種情況時,你認為老師應該如何做?()

A.提倡民主教學

B.師生之間應該換位思考

C.採取適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教學方法

D.以平等的心態和學生交流

10.語文課上,老師要求學生用“活潑”一詞造句,學生甲站起來説:“李華同學在體育課上表現很活潑。”老師點評道:“很好。”學生乙站起來説:“河裏的水很活潑。”老師沉吟了一會,點評説:“説水活潑不合適,這個句子不貼切。”學生乙狐疑地坐下了。

你認為這位教師的做法有何不妥之處?()

A.限制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B.沒有敏鋭地捕捉教育細節

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D.開拓了學生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