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通用6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麼優秀的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通用6篇)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 篇1

這部分的學習內容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因此在計算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教學目標:

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和體驗上要達到以下幾點:

1、在實際情景裏理解並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比較正確熟練地計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讓學生與他人交流,享受獨立思考後發表自己見解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裏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樹立應用數學意識。

4、讓學生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關鍵在於學生能掌握好乘的順序以及兩個積的數位。

教學理念:

新課程基本理念,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計算的教學,首先要把計算內容都置於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報紙(送信)、估座位、購書等。讓學生在現實問題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探討計算方法。然後,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有意義的、聯繫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於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並且,對於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是十分有利的。於是我根據學生特點,在導入部分主要借鑑了孫老師的做法:我在課堂開始就從學校購新書入手,再現了學生熟悉的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把計算設置在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之中,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使學生願意去主動探索知識。

一、實際應用

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學校的圖書館要為大家添置一批新書,要求我們老師先去書店看看,選些同學們都比較喜歡的圖書。老師在上個週末就去了一趟書店,選了一些書目。現在想請我們三1班的同學來幫老師一起來選一選,好嗎?出示3套書《腦筋急轉彎》(一套24本,每本12元)《唐詩宋詞》(一套12本,每本13元)《上下五千年》(一套11本,每本22元),由學生選出最受歡迎的書,從而引出本堂課的數學問題24×12,讓學生以探究、活躍、高昂的精神狀態參與學習過程。從課堂反饋來看,效果較好。當然,在課堂中也有不足之處,由於我在此環節中花了較多時間讓學生説説喜歡的理由,影響了後面的教學進度,需要以後改進。此外,我在創設此情境時如果出示的是直觀的書或把書面拍出做在課件上,這樣更直觀、形象,更有利於調動學生的情緒。

二、課堂總結

由於這是一堂計算課,因此非常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堂練習,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計算能力,並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書寫工整的良好學習習慣。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教學活動。有目的性的練習就是要教師在設計安排練習題時,要悉心鑽研教材,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精心安排。也就是説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必須明確每一道題的練習意義,確保一步一個腳印,步步到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練習的優化。同時作業也要注意層次性,教師在編排練習是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不能搞“一刀切”和“齊步走”。避免差生吃不好,優生吃不飽。努力做到編排練習深淺適宜,分量適當,搭配合理,使學生在自己臨近的思維發展區得到充分發展。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 篇2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是在學生能夠較熟練的口算整十、整百數乘兩位數,並且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重點是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關鍵在於學生能掌握好乘的順序以及兩個積的數位。

教學中,我從學校購新書入手,再現了學生熟悉的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把計算設置在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之中,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使學生願意去主動探索知識。例:24×12,讓學生以探究、活躍、高昂的精神狀態參與學習過程。

從課堂反饋來看,效果較好。在探索計算方法時,我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有的孩子用口算的方法,有的孩子用豎式的方法。其中不少用豎式的孩子是直接寫出得數而沒有計算過程的,説明這些孩子還沒能很好的理解算理。此時,我請了幾位孩子上台書寫自己的方法,先請口算的孩子説了自己的想法,再請筆算正確的孩子説他的計算過程,同時,我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表達,讓學生們理解筆算的計算過程。最後在比較台上錯誤的筆算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加深對算理的理解,明白算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對於學生而言是較難理解的,計算時需要進行3層計算。學生還未能熟練掌握時,往往會出現運算第2層時把算乘幾十當成算乘幾,或者將因數弄混淆導致出錯。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在學生書寫豎式時,我要求孩子們將算理一併書寫在算式的旁邊,便於孩子記住自己該算哪一步,便於孩子們在思維混淆時能理清運算的順序,在檢查時便於發現錯誤。

在教學中我體會到,對這一知識的教學千萬不能急,不能光看學生計算出的結果正確與否,而應關注學生是否理解了算理。看似簡單的計算,實際對初次學習的孩子來説是挺困難的事情。在教學中應多觀察多思考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其從對症下藥。同時,加強對算理的理解是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的關鍵。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 篇3

今天繼續用釘釘直播講授數學課,本節課我講的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整數乘法學習的重要階段,需要讓孩子對整數乘法的算理和算法進行更深層次的認識。

課上,我通過複習多位數乘一位數,讓學生説説筆算方法,喚起學生的已有知識,把新舊知識的銜接點找準,為學生能更好地學習新知做鋪墊。接着從王老師買書的情境引出算式14×12,從而出示本節課的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

在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時,我讓學生通過點子圖的形式,明確可以把其中第二個乘數分成(3×4)或(10+2),首先知道了計算結果是168;接着一起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我讓學生先根據獨立嘗試解決列豎式計算,學生在嘗試解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接着我一步一步出示正確的豎式書寫方式,並通過點子圖讓學生明白每一步的意義時,特別強調14×2表示2套書的本數;14×10表示10套書的本數;28+140=168表示12套書的.本數。同時明確了豎式書寫要對齊數位,十位與第一個乘數相乘的積個位的“0”可以省略的道理。學生結合現實的情境,理解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體化,更便於理解和接受。

接着我通過與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計算的對比,讓學生髮現相同之處和不同的地方,從而總結出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在鞏固拓展環節,我先從筆算方法的掌握先着手,讓學生通過計算、展示做一做的題目,讓大家明確豎式中的每一步得數是怎麼來的,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最後讓學生去所學的知識去判斷糾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生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整節課我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使課堂內容充滿了情趣,有了色彩,既解決了計算問題,又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舉兩得。但本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由於網絡授課的原因,學生的列豎式計算的情況沒有全員關注,上課時間只有30分鐘,導致解決問題的練習比較草率。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 篇4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乘法和不進位乘法豎式計算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教材通過現實生活情境為素材,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時間,讓學生理解算法的多樣性。

對於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對於學生而言是較難理解的,我在新授教學後學生的練習中出現這樣幾種情況:第一種是把第二個因數的兩個數字的乘積合併成一個數字的乘積,如“34×13”計算時變成34×3=102,再算34×10=3,最後34×13=3102。第二種是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1乘54得數的末尾與個位對齊。第三種是忘記在乘的過程中加上進位。針對這幾種情況的學生,我是先集體講評,再指名學生在黑板上板演,大家來找出問題所在的地方,再指導訂正。經過這樣的輔導練習,到最後還剩兩三個學困生不會用豎式計算,對於學困生我先讓他們練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計算,再在這個基礎上把兩位數乘兩位數中的第二個因數分解成兩個一位數,也就是説讓學生做了兩個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再把這兩個豎式乘得的積相加,在相加時注意把第二個豎式的積的末尾上的數與第一個豎式的積的十位對齊,再相加。這樣經過幾個豎式的練習,效果真的還可以,學困生基本都會計算。在這種方法熟練的基礎上最後讓學困生慢慢體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的方法。

對於初學的學生而言,一下子就全部學會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在大人看來很簡單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對於學生真的有難度,必須通過多種形式的舉例,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反饋,才能完全掌握.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 篇5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雖然在乘法進位的方法、筆算的順序和數位的對齊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礎,但計算作為最根本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應該是我們教學的重點。所以本節課把教學目標定位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同時培養學生用“舊知”解決“新知”的學習方法及善於思考的學習品質,養成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其中教學重難點仍是理解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

實際教學中,在探索筆算乘法的過程中,我先請同學估一估,培養了學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計算,學生積極地投入到交流討論當中,不少同學的口算能力很強,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結果,28×10=28028×2=56280+56=336或28×6=168168×2=336。我給予了肯定。在交流中學生充分的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礎之上,我又引導學生試着用豎式解決這一問題,有了口算的基礎,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與合作交流得出了筆算乘法的方法。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到相互交流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得出過程,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由於這是一堂計算課,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計算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計算能力,並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書寫工整的良好學習習慣。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教學活動。在設計安排練習題時,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做了精心安排。

課後通過學生作業的反饋,我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如課堂提問的策略問題,面對學生的突發問題,不知道怎樣去引導。在學習豎式計算過程中我有點過重側重於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只對計算過程稍加提醒。導致在豎式中第二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和第一個乘數每一位上的數相乘這一過程學生出錯現象較多,過後我又花費了大量時間,做了很多重複的教學。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 篇6

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筆算乘法,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以及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雖然大部分學生在乘法筆算的順序和數位的對齊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在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筆算計算仍存在較大的困難。所以,我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筆算方法定為教學重點,同時也把弄清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定為教學難點。對於中低年級學生來説,計算算理是比較抽象的,加上部分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數位的意義,這樣一來要弄清楚算理更是難上加難了。對於本節課,我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課堂中節奏太快,沒有給足學生時間去思考。在提出問題“你是怎麼想的”後,我迫不及待地想讓學生來説算理,當然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沒有跟上,更加給了他們“數學很難學”的錯感。我想課堂中應該要給足學生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充分地去思考。

二、沒有提倡算法優化,不僅僅只是算法多樣化。算法多樣化是問題解決策略多樣化的一種重要思想,它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新課標指出:筆算教學不應僅限於豎式計算,應鼓勵學生探索和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同一道計算問題,由於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和認知風格存在着差異,常常會出現不同的計算方法和解題策略,這正是學生具有的不同個性的體現。在本節課中,我在看到學生只提出了口算方法和把因數拆分成兩個一位數後,就馬上提出了豎式計算的方法。在學生練習中應該加強算法優化。

三、課堂反饋環節做得不夠到位。在練習中應讓學生上來板演,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解決“進位時沒有數位對齊”的問題。從課後的練習中看得出這節課的反饋沒有做到位,也明白了自己這節課失敗在哪兒。

今後,我會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要努力鑽研教材,弄清學生的易錯點,從而更好地突破教學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