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書信函

八禮四儀倡議書

書信函1.7W

親愛的同學們:

八禮四儀倡議書

古老的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標準、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幫。在我們的血液裏,浸染着的、流淌着的是“講文明,懂禮儀”的擁有幾千年文明的民族精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在價值觀多元發展的今天,在個性凸顯的今天,我們更沒有理由摒棄千年的文明傳統。

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必定是一個懂禮儀,講文明的人。為了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為了創建美麗文明的土小校園,在此,我們響應《江蘇省未成年人禮儀規範》“八禮四儀”的號召,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一、 遵守儀表之禮

目標:面容整潔、衣着得體、髮型自然、儀態大方

二、 遵守餐飲之禮

目標:講究衞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三、 遵守言談之禮

目標: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四、 遵守待人之禮

目標: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五、 遵守行走之禮

目標: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六、 遵守觀賞之禮

目標: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七、 遵守遊覽之禮

目標: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八、 遵守儀式之禮

目標: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爭當文明先鋒。

在校園裏,我們是文明學生;

在家庭中,我們是文明孩子;

在社會上,我們是文明的使者。

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學八禮四儀,做文明少年。

2015.3.10

八禮四儀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古老的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在我們的血液裏,浸染着的、流敞着的是“講文明,懂禮儀”的擁有幾千年文明的民族精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在價值觀多元發展的今天,在個性凸現的今天,我們更沒有理由摒棄千年的文明傳統!

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必定是一個懂禮儀,講文明的人。為了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創建文明美麗的北蔣實驗校園,深入實施我校德育特色活動“感恩教育”、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此,我們響應《江蘇省未成年人禮儀規範》“八禮四儀”的號召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

一、遵守儀表之禮目標:面容整潔,衣着得體,髮型自然,儀態大方。

1.不紋身、不化濃粧。2.衣着不過於暴露。3.不追求名貴服飾。

二、遵守餐飲之禮目標:安靜用餐,講究衞生,愛惜糧食,食相文雅。

1.用餐時先請長輩、客人就座再動筷。2.為別人夾菜要用公筷。

3.不發出很大的咀嚼聲,儘量不起身夾菜。4.提前離席,向長輩、客人禮貌打招呼。

5.吃不完的食物要打包。

三 、言談之禮:目標: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1.不打聽不泄露別人隱私,不説使別人感到傷心羞愧的話。

2.與人交談時多給人留講話時間。3.語氣平和,言語謙恭。

四、待人之禮目標: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1.學會原諒他人。2.盡力完成答應別人的事。

3.上網聊天用語文明,不編髮、轉發惡意造謠、誹謗帖子。

4.拜訪他人應預約,並準時赴約。5.及時回覆正常交往的手機短信、電子郵件。

五、行走之禮目標: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1.上下樓梯、進出電梯禮讓他人。2.採取合理方式幫助跌倒路人。

3.主動攙扶老人、盲人過馬路。4.不在道路上交談圍觀,擁堵交通。

5.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不把腳蹺到前方椅背上。

六、觀賞之禮目標:遵守秩序,維護環境,學會欣賞,禮貌喝彩。

1.觀賞高雅藝術演出時,要着正裝。2.觀看體育比賽控制情緒,不出現過激行為。

七、儀式之禮目標:尊重禮俗,遵守秩序,嚴肅莊重,積極參與。

1.參加青春儀式、畢業典禮向師長表達感恩之情。

2.參加青春儀式穿正裝。

八、遊覽之禮目標: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1.跟團出遊不拖大家後腿。2.不用酒店內的牀單、毛巾擦鞋。

3.旅途中給當地人或國外友人拍照先徵求對方同意。

4.遊覽應瞭解並尊重當地文化、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

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努力,爭當文明先鋒。

在校園裏,我們做文明的學生;

在家庭中,我們做文明的孩子;

在社會上,我們就是文明的使者、遵守社會公德的模範公民。

快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從我們自身做起。

讓文明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個人的自覺言行!

讓文明不再是強加的約束,而是內化的集體自律!

鹽城市北蔣實驗學校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

20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