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美術記錄色彩教學反思(精選7篇)

校園1.19W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記錄色彩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記錄色彩教學反思(精選7篇)

美術記錄色彩教學反思 篇1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脱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繫,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在色彩調配知識的教學中,雖然學生對顏色並不陌生,但對色彩的調配和變化規律卻不瞭解,而且因為學生剛接觸調色,可以説對每一種物品和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室裏都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些顏色?教室裏掛了很多漂亮的裝飾物,有綠色的葉子,紅色的國旗,黃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還有各種顏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教室裏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顏色,我又讓學生觀察外面自然界中還有哪些顏色,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繽紛,也激發了學習色彩的興趣。我適時提出問題:這些美麗的顏色能不能用顏料調出來呢?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着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説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美術記錄色彩教學反思 篇2

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總體感覺比較順暢。從最開始的初步感受,到了解定義,到分析方法,到自主研究,再到最後的練習,難度逐步加深,學生不僅知道了書中的方法,還發現了學生作業中的其他畫法。在這一節課中強調了學生的自學自主研究,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引導的作用。特別是在發現學生對於分析用色方法上有困難,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給學生詳細的指導:《雞冠花》這幅畫中花是什麼色?葉是什麼色?這兩個顏色是什麼關係?綠色是翠綠色嗎?它裏面混入了什麼顏色?紅色呢?……以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髮現新的方法並瞭解分析的具體步驟。當分析《睡蓮》時,我明顯感覺輕鬆了:這幅畫用了顏色?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學生很快答出了用了藍色和綠色,它們的色彩很接近。我再把學生的話進行提升:它們是鄰近色。學生了解了分析方法之後,我就放手讓他們研究。

但是,在這節課中也有小小的遺憾:在導入時,如果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再強調一下色彩的強烈對比給人的感覺,使學生明白:不同的搭配給人不同的感覺,並無好壞之分,只有用得是否恰當。卧室要給人安靜的感覺,即使是兒童卧室,色彩對比也不能太刺激,以免給人無法安定的煩躁感。

另外,在講評時,由於時間不足,所以有些着急,是由教師點評的。實際上,很多內容學生已經説出來了。比如:任青組介紹説,本組所用的方法是“同一色加不等量白色”,這時學生中有反對的聲音,應該讓學生説出反對的理由:這是“主色與裝飾色”的方法,因為使用了藍色與黃色,黃色面積小,是裝飾色。這時,我再問一問:怎麼改就變成了“同一色加不等量白色”?(變黃色為白色)效果可會更好。

美術記錄色彩教學反思 篇3

色彩練習的對象很多,教師要循序漸進、有目的、有條理地分解訓練內容。內容有認識色彩、色調、塑造、步驟;形式有臨摹、寫生、默寫;題材上又有靜物、風景、人物;默寫又分為黑白稿默寫、文字題默寫等等。教師在組織學生練習時要根據學生水平有針對性地安排訓練內容,提出練習目的與對象特點,逐步積累學習色彩的經驗。習慣的色彩教學中,常常是讓學生的作業從打輪廓、畫明暗,大色調到仔細刻畫全過程的作品。

學生一次一次地反覆的綜合練習。但一張色彩作業中包涵諸多的要求:構圖、比例、形體、明暗調子、色彩關係、筆觸情感等等,學生很難一下子都能把握,往往一次又一次的從頭到尾的綜合訓練中進步甚微。色彩課實施的單一訓練,就是把作畫各重要步驟作最徹底的基礎訓練,就像學習游泳可分別學水中呼吸、手的動作、腳的動作的單一訓練,最後綜合訓練。色彩教學也如此,例如可作單一的構圖訓練、明度訓練、色調訓練等等。單一的明度訓練可讓學生用一種顏色畫色彩的對象,學會把各種不同的顏色摺合成各種不同的明度,加深對色彩明度的理解。

調子訓練讓學生畫小色彩稿,而且也可以叫學生同時集中畫幾組不同色調對象的小色彩稿。這樣感覺新鮮,也比較中更易把握各種不同的色調,也加強了學生對色彩的靈敏度。

美術記錄色彩教學反思 篇4

回顧前半學期所上《色彩的魅力》一課,感觸很深,現將反思如下:這節課我運用了朱自清的《春》導入,讓學生朗誦,配上音樂春天奏鳴曲,我播放了有關於春天的攝影作品,把學生很自然的引入到春天中來,引入到色彩中來。在這個環節中,與學生的交流有點少,顯得有點生硬,如果提出問題;"同學們剛才欣賞了春天的'美景,你都看到了哪些顏色?”這樣會更自然的導入課題。

第二個環節講解色彩的基本知識,區別顏色,提問“什麼顏色是無法調出來的?”引發興趣,引導學生進入下一個環節。

第三個環節分小組課堂展示,由一組展示原色,學生根據課本背出了原色的概念,以及説出了三原色紅黃藍,教師給予肯定,二組同學展示間色,此時教師給予提示怎樣得到間色?學生説出紅色+黃色=橙色,教師給予肯定,並作了實驗,三組同學説出了色相的概念,我提示他們從自己的彩筆中找出紅色,原因是什麼?就是根據色相照出來的。四組同學展示明度的概念———在這個教學環節中用時過長,沒有與實際生活相聯繫,顯得課堂氣氛有點死氣沉沉,如果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最好聯繫色彩在生活中的應用,會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比如:裝飾房間你想要暖色調的還是冷色調的呢?對比色在生活中的應用,如白色的粉筆,黑色的黑板等等。

第四個環節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調色以及色彩明度推移練習。

第五個環節作業展評。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認識,講完課後深深體會到了自己的不足,原因在於備課不夠充分,對學情分析不夠,課堂容量較大,預想和課堂效果差距較大,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重視課堂改革,讓學生喜歡每一節美術課。

美術記錄色彩教學反思 篇5

色彩是美術聯考的必考科目,主要是考查考生對色彩的感受能力、認識能力和色彩技法表現能力。有一定的專業訓練並有一定基礎的考生在考場上如何正常發揮、施展自己的才華,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問題。因為很多考生在平日裏有較強的繪畫寫生能力,在考場上卻表現得手忙腳亂,無法正常發揮水平,以致考試成績沒有體現自己的專業能力,這是十分令人扼腕的。我認為能否出色地發揮水平與考生的心理素質及在考試的限定時間內採用正確和有序的作畫步驟密切相關。

因此,我設計這節課的目的是通過教師示範,使考生能進一步掌握靜物色彩寫生的基本步驟,並在考試規定時間內完成較完整的色彩畫,培養考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自信心。教師通過示範,使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能力、認識能力和色彩技法表現能力等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直觀式教學,通過示範、講解等方法,讓學生親耳目睹,直接感受後進行練習。經過我對這節課的精心設計和實施,收到了明顯的教學效果。從學生完成的作業來看,大部分學生對畫面的控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達到了我預設的教學目的。

美術記錄色彩教學反思 篇6

以色彩教學為切入口,結合色彩的特殊情感、學生豐富的情感、個性特點進行教學,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對色彩的認知水平、運用水平,又可以豐富其情感,發展其個性。使這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使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得到提高,個性得到全面、充分、和諧地發展。

在教學中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引導學生主動去觀察、感受和欣賞色彩,建立對色彩的興趣和濃厚感情。

2、在欣賞圖片時,可以自由説一説你對圖片的看法。

3、引導學生觀察、感受和欣賞大自然中、生活中的色彩美。

生活和大自然是藝術創作的最好老師,“外師自造化”歷來為歷代畫家所重視。生活中和大自然本身藴含着許多美,色彩美是其中之一。結合教材,引導學生主動去感受、發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所藴藏的色彩美,可以使學生找到藝術創作的源泉,建立起主動觀察、感受、發現色彩美的濃厚興趣和喜愛之情。

美術記錄色彩教學反思 篇7

本課是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一個學習內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色彩對於學生來説並不陌生,但要使學生理解色彩的對比特性,並能運用於生活就比較難。本課主要是要讓學生髮現什麼是色彩對比,它應用在生活的哪些方面。通過一些師生互動遊戲、欣賞生活與民間工藝,多方面引導學生了解、感受色彩對比美的特點,讓學生了解色彩的視覺規律,進而運用色彩對比的視覺規律來表現美。

我是這樣完成本課教學的。本課我採用欣賞觀察的形式進行導入,貫徹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學生的主體是在教師主導的引導下來體現的,我是引導學生憑自己的感覺和實際生活中的感受來判斷、分析色彩的對比的。當然,本節課教師也有更為方便的講課方式,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哪些色彩是對比色,學生記住了就行了,但是這樣的教學,學生只能學到死知識,如果長此以往,學生的知識會越學越死,只會學到死知識。新課標要求教師摒棄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教師在教學中充當的應該是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

在學生創作過程中,我加強了對學生的指導。學生創作過程中,曾出現過一些畏難情緒,不能恰當使用對比色。我提示學生:仔細地觀察,才會有完美的表現,對比色色彩組合會比同色系色彩組合更容易吸引注意力,畫面整體的色調,是作品完美至關重要的體現。同時,我啟發學生想要調配出完美色調,不可太遷就畫面的內容,必須要恰當將對比色當作調色的配置。我又進行了簡單的示範,引導學生有意識將一種對比色面積設計得小一些,或將一種顏色降低純度來表現。這節課豐富了學生進行藝術創作活動的形式,滿足了每一位學生的表現慾望,培養了學生合作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美術的興趣。

只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能夠達到培養學生的興趣及審美能力設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課堂。課是載體——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是通過這個載體展示出來的,過程是由一些版塊組成的,那麼我們就需要用一根線把它們串聯起來。怎樣用好這根線串,這就是我們上課的藝術!教學應是雙邊活動,既然是學生的美術課,當然是為了滿足他們美術方面的需求,為何不予其所求,舍其多餘的呢,這樣學生學得開心,學生體驗到了平等、民主、友情,不僅對課本有了初步的瞭解,同時也增強了學習的樂趣和信心,這對以後的教學能做到很好的鋪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