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兩個鐵球同時着地讀後感

校園7.6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兩個鐵球同時着地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兩個鐵球同時着地讀後感

兩個鐵球同時着地讀後感1

每個人在學業上,都要有明確的目標,堅持不懈地追求,這就是要有——主見。主見是人的優良品德。有了它,才有了現在執着的你;有了它,才有了奮鬥的你;有了它,才有了現在美滿的生活;有了它……

自從我讀了《兩個鐵球同時着地》這篇文章後,才明白了主見的重要性。文章主要寫了:亞里士多德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他曾經説過:一個10磅重的鐵球和一個1磅重的鐵球同時落下來,10磅重的鐵球先着地。25歲的伽利略用實驗證明亞里士多德的回答是錯誤的。一個10磅重的鐵球和一個1磅重的鐵球是同時着地。伽利略能夠堅持説亞里士多德的説法是錯誤的,靠的是什麼?是——主見。

對啊!主見能改變你的一生;能夠使你成為命運的`主人;能……在我身邊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次,要語文考試了。我們班的男生向我們女生挑釁地説:“這次語文考試,你們女生的成績肯定比我們男生差,差得遠呢!”一副必勝的樣子。我聽了他們的話,心裏十分氣憤,拳頭捏得“咯噔、咯噔……”地響,我忍不住説道:“誰説女子不如男,我們女生照樣得第一,等着瞧吧!”語文考試成績出來了,我們女生的成績果然比男生強!是啊!別人説的話不一定能決定你的一切,再説,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別人根本就沒有資格來決定你,你也不能決定別人的一切。當你的某一件事被別人嘲笑時,千萬不要沮喪,應該把自己當作“聾子”,把別人説得壞話拋到九霄雲外去。做一個有主見的人!有尊嚴的人!

主見,如同一片茫茫大海,會使人們在迷茫中找回自我;主見,如同生命的一部分,會給人們帶來無窮的甘甜;主見,如同一盞啟明燈,時時刻刻陪伴着你,也許不能真真實實地守護着你,但它在你的心中,它在你心中熱情地燃燒,照亮了你光明的前途……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説吧!

兩個鐵球同時着地讀後感2

相信大家都對《兩個鐵球同時着地》這篇課文耳熟能詳吧。但令我不滿的是,文中並沒有解釋兩個質量不同的鐵球,在同樣高度同時落地的原因。我突發奇想,於是就做了這個實驗。

首先,我把一個空瓶子和一個裝滿水的瓶子在同樣高度,同時拋下,結果是同時着地,我又把一張紙和空瓶子向下拋,結果是瓶子先落地。這個情況令我有些費解。就在這時,我想到了“空氣阻力”,是空氣阻力的緣故!可以確定:裝水的瓶子和空瓶子這兩個較重的物體幾乎不受空氣的影響。而像紙這樣,面積大,體積小的物體,肯定會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導致下降變慢。

但是文中10磅重的鐵球羽1磅重的鐵球,它們為什麼而會同時落地呢?我絞盡腦汁想了半天,靈感告訴了我一個合理的答案:10磅重的鐵球雖重10磅,卻也是10個1磅重的鐵球組成。什麼意思呢?就是説:把10磅鐵等分成10個1幫的帖,再把它們綁在一起,質量仍然是10磅重。那麼現在,把這綁起來的10磅鐵和1磅鐵同樣高度,同時拋下,被綁起來的10快鐵分別以1磅的速度下落,整體下落速度還是1磅,而1磅鐵的下落速度必然是1磅,因此兩個鐵球同時着地。我想同學闡述了自己的發現,他卻説:“如果把這10個鐵球擺成一豎排,上面的就會往下面壓,這該怎麼解釋呢?”我思索了一下,説道:“既然都是一磅的鐵球,下落的速度應該是一樣的!舉個例子吧,倆個同為一磅的鐵球,一個在距地面9米,另一個在距地面10米,你説第一個球在落地時,他和另一個球在高度上相差多遠?同樣的道理,所以説,綁在一起的鐵球之間,是不會受到壓迫的。

現在問題解決了,我得出一個結論:只要不受空氣影響,不論是怎樣大小的物體都會在同樣高度,同樣時間,同時落地。

任何事物都有因又有果,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而合理的解釋往往都要有實驗來證明,並且我認為,一個理論只要能做到不矛盾,有道理才算得上是真理。科學裏有無窮無盡的知識,我要感謝它帶給我精神上的快樂。

兩個鐵球同時着地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兩個鐵球同時着地》,感觸很深。這篇文章主要説的是: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無比信奉,把他的話當作不容更改、質疑的“真理”。如果有人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就會一起責備他,把他當成敵人一樣看待。但那時伽利略還會對亞里士多德的話去思考併產生了懷疑,而且他沒有被當時的情況嚇住而放棄了進一步思考或退縮了。繼續研究這個問題,反覆做了許多次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説法是錯誤的。

讀了這篇文章,作為國小生,我們不能盲目的崇拜科學、迷信權威。應該善於思考,勤奮學習,敢於向權威挑戰,考慮問題周全、嚴謹,敢於追求真理。

我又回想起以前,我真是要向伽利略多多學習呢!那次,邱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公開課。是上四則運算那個單元的。課上,老師問同學們8÷4×8÷4用地等式算出來。同學們踴躍舉手發言,老師請俞鑫來回答,俞鑫筆直的站在位子上,不假思索地説:“8÷2×8÷2等於4×4等於16。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舉起對的手勢。可我仔細一看題啊,其實是俞鑫運算時的.過程是錯的,應該是“8÷2×8÷2等於4×8÷2等於32÷2等於16。但我一看同學們都豎起了鈎,我也豎起了鈎,不敢説是錯的。結果老師説我們看題不仔細,把題目用耐心地給我們分析、講解了一下,跟我一開始想得一模一樣。我差點要叫出來:“我的天啊!沒搞錯把!”這都怪我膽小、沒自己的主見啊。

以後,我再也不能盲從大流了!如果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就要敢於説出來!向伽利略那樣,是真理就要堅持到底!

兩個鐵球同時着地讀後感4

國慶節休息,爸爸帶我去新華書店,看了一本叫《伽利略斜塔實驗》的書。回家後我問爸爸為什麼不同重量的兩個鐵球會同時着地,爸爸給我找出了《兩個鐵球同時着地》這篇課文,和我一起閲讀,並且分別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蘋果和大小相等的蘋果與紙團分別做了實驗。

我以前從沒想過思考問題需要花費多少精力和腦力。今天,通過實驗和看了《兩個鐵球同時着地》這篇課文,使我懂得了:對權威要尊重,但不盲從,權威也有錯誤的時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亞里士多德曾經説過:“兩個鐵球,一個1磅重,一個10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這句話使伽利略產生了疑問。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麼把這兩個鐵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栓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做一個整體,就有12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麼解釋呢?

伽利略做了多次試驗,每次都證明亞里士多德錯了。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着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係。他向學生們宣佈了試驗結果,同時宣佈要在比薩亞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

在斜塔周圍,人們議論着,有的説:“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有的説:“等會兒他就固執不了了,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可是伽利略不退縮,在斜塔上出現了。斜塔周圍的人驚訝的呼喊起來,應為兩個鐵球同時着地了。伽利略成功了。

我們有時候喜歡相信書本,別人説什麼,我就做什麼,所以許多事都錯了。我要向伽利略學習,用事實説話,用事實證明,因為就是一句話:事實勝於雄辯。

兩個鐵球同時着地讀後感5

我在課本一篇文章叫《兩個鐵球同時着地》,這篇文章裏的伽俐略是個十分聰明的人。

伽俐略是17世紀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他在學校唸書的時候,同學們就稱他為“辯論家”。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里士多德,把這位兩千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易更改的'真理。亞里士多德曾經説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這句話使伽俐略產生了懷疑。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麼把這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到快的,落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它們拴在一起的兩個球看作一個不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果,這怎麼解釋呢?伽俐略做了很多次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説錯了。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着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係。伽俐略那時才25歲,已經當了數學教授。他向學生們宣佈了試驗的結果,同時宣佈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的試驗。消息很快傳開了。致了那一天,很多人來看熱鬧。看看在這個問題上到底是誰是勝利者。伽俐略在斜塔上出現了。他右手拿着一個10磅重的鐵球,左手拿着一個1磅重的鐵球。兩個鐵球同時脱手,從空中落下來。一會兒,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因為大家看見了兩個鐵球同時着地了,(.)正跟伽俐略説的一個樣。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説的話也會有錯。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我們要向伽俐略學習,在生活中,在學習中都要去觀察周圍有什麼錯誤,如果有錯誤要立馬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