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時分的認識》精品教學設計

校園5.32K

教學目的:

《時分的認識》精品教學設計

1、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

2 、使 學生能正確説出鐘面上指示的時間,能合理地利用時間安排作息。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鐘面。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

教學難點:正確説出鐘錶上時針和分針靠得很近的時刻。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一套、實物投影儀、實物鍾、鐘面模型、學具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小朋友,最近在看什麼動畫片呀?

什麼時候放的?

你怎麼知道時間到了,我要去看動畫片了呢?

看動畫片需要看鐘表,那生活中還有什麼地方也需要看鐘表?

看來呀!時間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要知道時間就要學會看鐘表。

二、新授

1、整時時刻的認讀

出示:三個鐘面 (8時 11時 3時)

問:你能讀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板書:8時

8:00

問:這三個鐘面上的時刻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當分針指着12時,時針指着8就是8時也就是説當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2、幾時多時刻的認讀

出示:一個鐘面(8時20分)

問:這個鐘面上的時刻你能很快讀出來嗎?

板書:8時20分

8:20

問:你們怎麼知道的呀?

分針從12走到8呢?你怎麼想的?

學生將自我的思考方式呈現。

出示:鐘面上一共有()數字,

這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個大格,

每一個大格有()個小格,

鐘面上一共有()個小格,

分針每走一小格就是()分鐘,

分針走一圈呢?

學生回答

依次出示:9時零5分、6時10分、1時35分的鐘面

問:你能讀出它們的時刻嗎?

師:聽,好象有人在爭論,我們一起去看看。

多媒體演示情景:4時55分和3時55分的鐘面爭論誰是4時55分

師:小朋友,你來評評理?

學生討論後交流認識到時針剛走過數字幾那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走過多少小格,就是幾時幾分。

3、練習

師出示鐘面:誰願意做小老師撥一個時刻考考大家?

學生活動

(評析: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更能發揮他們的學習能力。)

4、出示課題

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

生:我們認識了時和分。

板書:時、分的認識

5、體驗一分鐘,知道時和分的進率

問:那一分鐘到底有多長呢?

學生活動:測一測一分鐘脈搏可以跳幾下?

一分鐘可以做多少道口算?

問: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那分針走一圈呢?

學生動手撥動分針,觀察鐘面變化。

問:你還發現了什麼?

板書:1時=60分

三、鞏固練習

師:時間老人知道你們今天學會了很多知識,想邀請你們一起去闖三關,願意接受挑戰嗎?

第一關:把鐘面上相同的時刻用線連起來。

第二關:通過給出的時刻在鐘面上找出分針所在的位置。

第三關:通過給出的時刻在鐘面上找出時針所在的位置。

您現在正在閲讀的《時分的認識》教學設計及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時分的認識》教學設計及反思四、聯繫實際,應用生活

師:你能説説你每天的作息時間填入表中,你來介紹一下自己作息時間。

教學反思

數學知識產生於生活實踐,與實際生活聯繫十分密切。《大綱》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注意聯繫實際,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問題,讓多姿多彩的生活實際成為數學知識的源頭。那麼,如何使學習數學真正成為學生生活中的需要,從而讓學生在樂中學、在樂中用呢?下面是我在教學《時、分認識》的一些體會。

一、利用生活經驗,引出數學問題

學生不是一張白紙,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積累了許多生活經驗。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充分利用這些生活經驗引出數學問題,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探索之中。

如教學時分認識時,我根據低年級國小生的特點,將動畫片這一事件用於導入,如:同學們,最近在看什麼動畫片呀?什麼時候放的?你怎麼知道時間到了,就要去看動畫片了呢?看動畫片需要看鐘表,那生活中還有什麼地方也需要看鐘表?學生們講出了許多生活中需要看鐘表的例子:上學需看看鐘表;坐車需要看鐘表;接着我引出學習的內容:看來呀,時間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要知道時間就要學會看鐘表,今天我們學習《時、分的認識》。由於有了這種聯繫生活實際的開頭,使學生對將要學的新內容有較高的興致,學習時分的知識就不再感到枯燥乏味了。

二、創設學習情景,認識數學問題

國小生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但不能説學習數學就可以脱離實際,而是要儘量地去創設一些情景,讓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問題的存在,從而激起學習的需要。

例如:教學時分認識時,我為了讓學生珍惜每一分鐘,設計了這樣的學習情景:1、親自體驗,分組活動:1分鐘你能算多少題口算題?你的脈搏跳動多少下?2、説一説:你用1分鐘能做些什麼?3、出示1分價值圖。學生通過聽、看、做等活動,去體驗和發現數學問題,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時間的寶貴,學習態度就更加認真了。

三、引導主動參與,理解數學問題

美國華盛頓國立圖書館牆上寫有三句話:我聽見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見了,就可能記住;我做過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見,親自參與是何等重要!課堂教學本身就是學生生命整體的體驗和發展過程。因此,教學中,教師就應十分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通過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這種特殊的認識活動去體驗數學,感悟數學,領會數學。

例如,時分的認識的教學:讓學生能夠正確讀出接近整時的時刻,這是如何突破本課的難點,我創設了這樣的情景:用課件演示爭吵的畫面:4時55分和3時55分的鐘面,爭論誰是3時55分?小朋友,你來評評理。通過可愛的動畫形象,激起學生對此項內容的參與性,加入了爭論的場面,使學生進入了積極辯論的角色中,使每一個學生參與了突破本節課難點的過程,掌握了接近整時時刻的認讀方法。又如:我設計的闖三關的練習:第一關,把鐘面上相同的時刻用線連起來;第二關,通過給出的時刻在鐘面上找出分針所在的位置;第三關,通過給出的時刻在鐘面上找出時針所在的位置。有關挑戰性的題目,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理解數學問題。

四、參與動手操作,解決數學問題

動手操作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學生藉助手的活動能夠實現和反映其內部的思維活動,讓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改變了耳聽口説的學習模式,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要依據實踐活動內容的特點,精心組織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形成的過程,建立數學概念,並認識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關係,促使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便於學生對知識進行再創造。

例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時,我這樣設計三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我給每個學生準備了一面學具鍾,讓學生觀察學具鍾,看看鐘面上有些什麼,動手轉動學具鍾,看看時針和分針的走動方向,在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知道了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大格,每個大格里面有5個小格,共有60個小格,時針和分針都是按順時針方向走動的。第二次,給出時刻讓學生在鐘面上拔出分針、時針所在的位置,學生通過在鐘面上拔分針、時針的練習,能對新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第三次,我準備好每個小組一張白紙、一盒水彩筆、兩小張條形紙、一個圖釘,讓學生小組合作製作一個鐘面模型。這樣為學生提供了人人蔘與、自主探索的機會,既鞏固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及實踐能力。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如果能營造生活化教學氛圍,真正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在知識的海洋中自主學習,合作探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就能使學習數學真正成為學生生活中的需要。

標籤:精品 時分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