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供應鏈

企業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2.24W

供應鏈管理是當今企業管理領域的熱門話題,幾乎所有企業都無一例外地是供應鏈上的一環。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關於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文章,歡迎閲讀。

企業供應鏈管理

  一、供應鏈的形成

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採購、生產、配送等是獨立的管理環節,企業通過增加庫存來防備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70年代中期,面對市場競爭和經濟蕭條的壓力,企業不得不將供應、生產配送等環節進行統一的計劃、協調和控制,以使企業的整體資源達到優化利用。這一物流在企業內部的完整流動過程就構成了企業內部的供應鏈。80年代後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縮短從原材料供應到銷售點的物流流通時間,減少社會庫存、降低成本,快速反應消費者的需求,形成了以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為整體,進行計劃和控制的管理方式,這就是企業外部的供應鏈管理。

國際上一些先驅企業摒棄了過去那種從設計、製造直到銷售都自己負責的經營模式,轉而在全球範圍內與供應商和銷售商建立最佳合作伙伴關係,與他們形成一種長期的戰略聯盟,結成利益共同體。例如,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在推出新車Festiva時,就是採取新車在美國設計,在日本生產發動機,由韓國的製造廠生產其他零件和裝配,最後再運往美國和世界市場上銷售,製造商這樣做的目的顯然是追求低成本、高質量,最終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Festiva從設計、製造、運輸、銷售,採用的就是“橫向一體化”的全球製造戰略。整個汽車的生產過程,從設計、製造直到銷售,都是由製造商在全球範圍內選擇最優秀的企業,形成了一個企業羣體。在體制上,這個羣體組成了一個主體企業的利益共同體;在運行形式上,構成了一條從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到最終用户的物流和信息流網絡。由於這一龐大網絡上的相鄰節點(企業)都是一種供應與需求的關係,因此稱之為供應鏈。為了使加盟供應鏈的企業都能受益,並且要使每個企業都有比競爭對手更強的競爭實力,就必須加強對供應鏈的構成及運作研究,由此形成了供應鏈管理這一新的經營與運作模式。供應鏈管理強調核心企業與最傑出的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委託這些企業完成一部分業務工作,自己則集中精力和各種資源,通過重新設計業務流程,做好本企業能創造特殊價值、比競爭對手更擅長的關鍵性業務工作,這樣不僅大大地提高本企業的競爭能力,而且使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都能受益。基於此,供應鏈的管理將成為21世紀企業管理的.發展趨勢。

  二、供應鏈管理思想的內涵

供應鏈是由供應商、製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構成的物流網絡。供應鏈管理,就是指在滿足一定的客户服務水平的條件下,為了使整個供應鏈系統成本達到最小而把供應商、製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的組織在一起來進行的產品製造、轉運、分銷及銷售的管理方法。供應鏈是藉助網絡技術,使分佈在不同地區的供應鏈合作伙伴,在較大區域範圍內進行組裝集成製造或系統集成,力圖通過各個組織之間相互的責任分擔、利用共享等機制來共同獲得收益。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把供應鏈看作一個完整的運作過程對其進行集成化管理,就可能避免或減少各個環節之間的很多延誤、浪費,就有可能在更短的時間內。用更少的總成本實現企業的增值。供應鏈管理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息的共享性。供應鏈管理中對於物流的精確控制依賴於準確、及時的相關信息。供應鏈上的各成員不僅需要知道下游客户的需求,還需要了解上游供應商的供應能力。信息的充分共享是企業及時安排生產、響應市場需求的首要前提。“用信息取代很費錢的庫存”是供應鏈管理的突出特點。

第二,系統的集成性。供應鏈管理思想是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條件下產生的現代管理理念,強調整體性的全局觀念,它以整個鏈為出發點、而不是以某個或某幾個組織為出發點,以整體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資源配置合理等為最終目標。這種管理過程實質是在一種全局集成思想的指導下,使供應鏈上所有企業關聯集合成一個整體,在對物流的精確控制中實現系統整體優化。

第三,快速的響應性。供應鏈管理改變了傳統的按訂單組織生產的管理模式,它及時反饋用户端不斷變化的需求信息,並據此調整計劃,迅速組織生產,這縮短了從生產到消費的週期,促進了各個企業對市場機遇的共同把握,提高了企業快速響應市場的應變能力。

第四,組織的虛擬性。為了實現某一目標,從供應鏈上有條件地選取一些廠家,以最佳的動態組合方式組成一種比較緊密的供應、生產、銷售的聯繫,就形成了虛擬企業。基於供應鏈的虛擬企業根據市場機遇的變化不斷的重組和優化,它隨任務的出現而形成、隨任務的終結而消失,這種動態的虛擬性保證了供應鏈的形式靈活、構造快捷和迅速響應市場。

第五,利益的協同性。企業的各種行為都是圍繞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一最終目標展開的。供應鏈管理的內在機制在於各成員利益的協同一致。沒有共贏的利益協同機制,就會使個體成員目標背離整體供應鏈目標而導致最終個體行為的偏離。供應鏈建立在共贏的利益基礎上,各個成員之間平等合作、取長補短、互惠互利。

  三、供應鏈管理的應用前景

目前,我國企業普遍處於傳統的計劃、生產和運作階段,供應鏈管理在我國還沒有得到廣泛的運用。但是,隨着我國企業與世界的接軌和麪臨國際市場的挑戰,傳統企業的運作模式必將在國際上受到嚴重的衝擊,供應鏈管理將成為我國企業管理髮展的必然趨勢。

1.供應鏈管理是企業小型化和專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企業的“大而全”、“小而全”現象還十分突出。但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增加,這對企業的應變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適應這一要求的必然趨勢是我國企業的小型化和專業化。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在於科技創新實力的較量,將具有知識、技術、資金、原材料、市場和管理等資源的企業聯合起來也是

必然趨勢。企業的小型化和專業化必然導致供應鏈管理的廣泛應用。

2.供應鏈管理是全球經濟―體化的必然選擇。隨着我國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和標準化制度的實施,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改變傳統相放型的生產方式成了我國每個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供應鏈管理有效地滿足了這―要求而必將為我國企業所廣泛採用。在供應鏈上,每個專業化的企業致力於最擅長的業務範疇,企業之間優勢互補、揚長避短,避免了產品生產的薄弱環節,使產品總體質量得以大大提高。在供應鏈集成管理的協調下,所有成員可以用更少的庫存來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較少的庫存又會帶來減少資金佔用量、削減管理費用等結果,從而降低總成本。

3.腆應鏈管理是企業組織架構走向扁平化的必然發展。面對我國大量企業的機構臃腫、職能效率低下、決策緩慢等問題,剝離非生產性經營機構、取消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和部門,使企業組織走向扁平化代表了企業改革的發展方向。在供應鏈管理中,企業的小型化和信息化使企業能夠減少許多中間協調傳送指令的機構,這可使企業的組織結構由傳統的金字塔形向扁平化方向發展。供應鏈管理符合企業改革發展方向,必將成為我國未來企業管理的主要模式。

  四、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原則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30年,市場經濟發展很快,但仍然不發達,企業的信譽、管理觀念、信息化程度以及員工的素質都有待提高。由此,實施供應鏈管理存在以下幾項原則:

第一,供應鏈管理應在有條件的企業實施,不能盲目推行。供應鏈上這種隨任務需求而產生,隨任務完成而消失的動態表明,對於一些信息化程度不高、協調能力不強的企業,頻繁的組織協調工作會導致成本的加大。由此,供應鏈管理必須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不能“一刀切”。

第二,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步伐。供應鏈管理的載體是現代電子技術和網絡系統。信息化程度高的企業易於組織起來形成供應鏈,而且在各個成員間信息交流充分、反饋速度快,整條供應鏈也會具有較高的應變能力。我國企業信息化程序不高也是實施供應鏈管理的主要障礙。因此,必須加快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為現代管理方式的運用積極創造條件。

第三,合理選擇供應鏈長度和合作夥伴。供應鏈上合作伙伴越多,則可能產生規模經濟效益,提高整體的競爭實力。但由於供應鏈的增長會導致協調工作和快速響應難度的加大,因此企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權衡利弊得失,合理選擇供應鏈長度。企業應以保證整條鏈有效高速運行為基本要求,精心選擇合作伙伴,對合作夥伴的信譽、生產能力、信息化程度等應有比較細緻的瞭解。

第四,要建立規範的供應鏈內部約束機制。建立在共同協議基礎上的供應鏈管理在有效減少存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加大了企業的風險。如果一個成員的行為偏離了整體目標的要求,這種行為的結果會通過供應鏈放大,會對其他成員造成巨大危害,甚至可能使整個供應鏈崩潰。供應鏈的這種風險性要求必須明確各個成員企業的權利和義務,企業之間必須建立起規範的內部約束機制,對於合作範圍、工作方式、對外保密機制、違約情況處理等要有明確協議和規定。

第五,注重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塑造。企業管理成功與否,關鍵在人。供應鏈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要求企業着眼於長遠利益,以整條供應鏈為出發點,要求各成員樹立起集體協作、信息共享、友好配合的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