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世界衞生組織曾經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堪憂。從1998年浙江學生“徐力弒母事件”和2002年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硫酸潑熊事件”到2004年震動全國的雲南大學“馬加爵事件”,件件都令人髮指。如此種種,人們不僅要問,我們的教育幹嘛了,她怎麼了?面對如此泯滅人性的事件,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育工作者的我,最近一直在不斷的反思“我們教育的初衷是什麼?”、“中學歷史教學中應該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一、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心理健康是一個綜合性的命題。概括來説,心理健康是指個體能夠成分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能夠妥善的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具體來説,心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沒有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種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所謂的心理健康説白了其實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體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有效的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有這樣一個案例:2017年,在我所帶的高中畢業班中有這樣一個女孩,她在高中文理分科後的歷次考試中,總成績總是在級部的前五名,曾經還考過兩次級部第一,成績一直比較穩定,是我們心中一本的好苗子,老師們都對她學習上傾注了莫大的關心。但自從進入到高三下半學期,這個女孩就經常請假不來上課,後來通過和家長的交流才得知,原來是她心理壓力太大,學不下去了,甚至她本人還曾經要求她的母親帶她去看心理醫生。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平時只關注她的學習方法的改進,而忽視了對她的心理輔導。在這之後,我們任課教師就不斷地找她交流,希望能調整好她的學習心態,緩解應試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可能時間已經太晚,大學聯考前的半個多月,她就根本不來學校上課了,害怕面對課堂,面對教室裏的那種緊張的學習氛圍,最終一個一本的苗子因為應試心理素質的低下,本科沒有了,只考了一個專科。其實,在現在的高中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中學生正處於成長曆程中的特定階段,是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意志品質的塑造形成的重要階段,是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而心理健康教育則對於以上問題的形成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康德就曾經説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為人。蔡元培也説,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業。眾所周知,未來社會將是教育高度普及與發達的社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僅僅是一個“有學問的人”,而更應該是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樣的人被稱為“大成智慧者”。錢學森認為“大成智慧者不是單純智力和技能的培養,而是集身心全面發展之大成者。”在我看來“大成智慧者”必然應該是一個人格高尚的人,身心健全發展的人,教育在本質上應是一種人格的、生命的啟迪和教育。和我的本職工作相關,我更加關注和思考的是歷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中學歷史教材內容極為豐富,歷史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豐富的感染力。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對於培養學生理解記憶、分析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對學生自我認識的正確評價,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今後的學習、生活、工作、終身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此時此刻面對上述案例所體現的現象,讓我心情沉重並深刻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的歷史教學也急待於改觀。

二、中學歷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1、融洽的師生關係---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前提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師生關係融洽,可以營造出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能力的良好環境,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狀態,產生濃厚的參與熱情和較強的記憶力,而且還能夠活躍學生的發散思維,發揮其潛在的智力因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

有這樣一個案例:今年我班上有一個學生,是一個體育生。他因為自己有這樣一個專長,優越感很強,課堂上從來不學習,要麼和別的同學説話擾亂課堂紀律,要麼睡覺,老師們提起他都很頭疼。我通過和他的幾次交流,發現這個男生的本質並不壞,只是要看我們怎麼去引導他。所以在以後的幾次談話中,我更多的傾注了對他的關懷和擔憂,而他也願意和我談心了,我們成了朋友。不用説,他以後的歷史課堂紀律表現沒有太多問題,而且在學習上也用心多了,在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歷史單科成績過70分,這就是我們心理教育的結果。我經常對學生説的一句話就是“咱們課堂上是師生,該怎麼要求該怎麼做,課下咱們是朋友,有什麼説什麼”。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