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語文九年級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幼兒2.96W

《魚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為依據,對人的生死觀進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九年級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語文九年級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經典的傳統課文,相對於國中階段的其他古文,本文在文字理解上有些難度,又是以議論為主,學生學習興趣可能不大,提倡進行互動探究性學習,允許他們提問,讓學生體會收穫的快樂,成功的喜悦。其次,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誦讀,採取如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等不同形式,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從而進行文化的薰陶。

  【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字詞,品味語言情致。

2、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3、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代人生。

  【教學重難點】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2、對論證方法的掌握。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所謂誦讀,就是朗讀和背誦。這是文言文教學最基礎最實用最重要的教法,可採取多種形式的讀,如墨讀、齊讀、跳讀、精讀、美讀等。要求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在誦讀的過程中習得語感,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培養能力。

2、質疑法:這裏所説的質疑,並非指教師想提問學生,而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己不懂之處提問,或者是對文章的觀點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鑑賞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2、譯讀課文,自由質疑,互動探究,理解文意;

3、美讀課文,體會語言特色,初步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中央電視台的《藝術人生》欄目,近期專訪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讓倪萍選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幾個關鍵詞,她選中了“選擇”這個詞。倪萍説,她喜歡選擇,也害怕選擇,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是你必須付出的,你想得到東的時候可能西就隨着失去,東西都擁有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就得想好了要放棄,而放棄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關鍵時刻我們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吧。

(説明:這個導語的設計更加接近生活,符合學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點,有助於吸引學生的興趣。)

  二、作家作品簡介

1、關於孟子: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常以“孔孟”並稱。他生活在兼併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他曾遊樑,説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補充資料:跟孟子有關的小故事,如孟母三千(出示漫畫),激發學習興趣,打消畏難情緒。

2、關於《孟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題目是編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諸子傑出的散文著作,著錄十一篇,現存七篇。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説、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孟子》跟《論語》同是用語錄體散文,但體式有所不同。它篇幅比較長,內容也更具體,描繪也更細緻。《孟子》比喻準確形象,語言犀利酣暢,感情洋溢飽滿,説理深刻透徹。

3、解題

孟子主張“性善論”,他認為人生而有側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以嚴肅的態度,莊重的語言,闡述了義重於生,義重於利,提出“捨生取義”的主張,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默讀課文,對照註釋,掃除語音障礙。

2、點名朗讀並點評:

要求:教師應注意朗讀指導要有梯度。

⑴讀準字音:

宮室之美為(wéi)之苟得也為(wèi)不屑(xiè)苟(gǒu)一簞(dān)食一豆羹(gēng)蹴(cù)爾不為(wéi)所惡莫甚於死者(wù)

⑵注意節奏停頓及重音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②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

③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⑶理解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

3、串譯課文,瞭解大意:

⑴字詞註解補充:

得兼:能夠同時得到。

有甚於:比……更重要。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苟得:苟且偷生

患:禍患,災難。已:停止、放棄。

非獨:不僅僅。避:躲避

向:從前。萬鍾:萬鐘的俸祿,形容位高祿厚。

辨:辨別。奉:侍奉。窮乏:貧窮。

⑶通假字:

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③一詞多義:

①為:

今為(為了,介詞)宮室之美而為(接受)之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做,動詞)

向為身死而不受(寧願)

②得:

故不為苟得也(得到)

所識窮乏者得我歟(感激)

③是: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種)

是亦不可以已平(這種做法)

⑷虛詞(注意“之”、“而”、“於”的用法)

①之:

呼爾而與之(代詞他)

為宮室之美(助詞的)

②而:

呼爾而與之(表修飾,不譯)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錶轉折,卻)

③於:

所欲有甚於生者(對)

萬鍾於我何加焉(比)

⑸翻譯重點句子“

如: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然而)在這個問題上,卻有可以獲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這個問題上,卻有可以躲避禍患的手段而不採用的人。

  四、整體感知

1、請兩三個學生説説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明確: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做出正確的選擇。或:人在進行選擇時,應以義為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2、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明確:捨生而取義者也。

  五、抓語言特色,初背課文

1、背誦成組的排比句、對偶句。

方法:學生齊讀課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韻美。背誦也以這些句子為基礎,先背誦對稱句,再連句成段,連段成篇,進而達到背誦的效果。

2、教師出示背誦練習,幫助學生背誦。也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對美文”競賽,一組出排比句或對偶句的上句,另一組對下句。

多媒體顯示: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呼爾而與之,;,。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3、學生齊背課文。

  六、小結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書後練習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