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魚我所欲也文言文訓練題與答案

校園1.23W

《魚我所欲也》節選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與告子關於人性善惡的辯論。做訓練題可以提高課文的理解。本文是小編整理魚我所欲也文言文訓練題與答案的資料,僅供參考。

魚我所欲也文言文訓練題與答案

  魚我所欲也文言文原文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魚我所欲也文言文訓練題

一.《魚我所欲也》選自 ,作者是 。本文以和作喻,巧妙地回答了"人在關鍵時刻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這個問題。作者認為人人都有所欲,但所欲不可能都得到滿足,就要有所取捨,當與發生矛盾時,就應。

二.解釋下列加點詞:

得兼()苟得()惡()患()

闢()由是()勿喪()行道之人()

蹴()不屑()萬鍾()辯()

何加()奉()得我與()

鄉()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本心()

三.翻譯下列句子

1.何不用也?  。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

3.呼爾而與之  。

4.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

5.鄉為身死而不受  。

四.閲讀理解:

1.本文的.觀點(中心論點)與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可用哪個成語來概括?  。

2.本文開頭運用什麼修辭和什麼手法來引出中心論點?  。

3."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中的"是"指的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

4.最後一句中"是心"指的是什麼?(用自己的話回答)  。

5.."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中"所欲""所惡"各指哪些事情?  。

6.為什麼説"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

7.文中説得了"萬鍾"是為了什麼?作者認為這種做法如何?  。

8.第二段用了什麼句式?有什麼好處?  。

9.作者贊什麼樣的人?斥責什麼樣的人?告誡人們什麼?  。

10.作者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説明。

  魚我所欲也文言文答案

一.《孟子·告子上》魚熊掌生義捨生取義

二.同時得到苟且偷生厭惡禍患(災難)通"避",躲避

按照這種方法不丟掉過路的饑民用腳踐踏固輕視而不肯接受

萬鐘的俸祿通"辨",辨別(有)什麼好處侍奉通"德",感激

通"歟",語氣詞通"向",從前介詞,為了動詞,接受這種

停止(放棄)天性(天良)

三.翻譯:

1.什麼手段不可用呢?

2.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3.沒有禮貌地吆喝着給他(吃)4.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

5.從前為了"禮義"寧願死也不接受(施捨)

四.閲讀理解:

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捨生取義

2.比喻類比

3.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4.追求正義、棄惡揚善、甚至可以放棄生命

5.正義的事業不正義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6.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但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喪失善心(天性、天良)

7.為了"宮室之美"為了"妻妾之奉",為了"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作者認為"此之謂失其本心"應當"可以止"

8.排比句式,加強了語言的氣勢

9.贊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斥責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

告誡人們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10.比喻論證:用"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舍魚而取能掌,比喻"生與義不可得兼"時"捨生而取義"

舉例(事實)論證:乞人不受"蹴爾"之食,路人不受"呼之"之食論證捨生取義是人所共有的本性。

對比論證:魚和熊掌、生和死、"向"和"今"對比,突出舍什麼、取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