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技能 > 茶藝

君山銀針的獨到泡法

茶藝2.31W

君山銀針是很優秀的茶種,是黃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東西,很多的喝過的人暗贊不已,其中它的茶品是很讓人值得讚歎的,如果你不瞭解,來跟着小編一起學習吧。

君山銀針的獨到泡法

解密君山銀針的獨到泡法

君山銀針是一種較為特殊的黃茶,它有幽香、有醇味,具有茶的所有特性,但它更注重觀賞性,因此其中沖泡技術和程序十分關鍵。

沖泡君山銀針用的水以清澈的山泉為佳,茶具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並用玻璃片作蓋。杯子高度10-15釐米,杯口直徑4-6釐米,每杯用茶量為3克,其具體的沖泡程序如下:用開水預熱茶杯,清潔茶具,並擦乾杯,以避免茶芽吸水而不宜豎立。用茶匙輕輕從共罐中取出君山銀針約3克,放入茶杯待泡。用水壺將70度左右的開水,先快後慢衝入盛茶的杯子,至1/2處,使茶芽濕透。

稍後,再衝至七八分滿為止。約5分鐘後,去掉玻璃蓋片。君山銀針經沖泡後,可看見茶芽漸次直立,上下沉浮,並且在芽尖上有晶瑩的氣泡。

君山銀針是一種以賞景為主的.特種茶,講究在欣賞中飲茶,在飲茶中欣賞。剛沖泡的君山銀針是橫卧水面的,加上玻璃片蓋後,茶芽吸水下沉,芽尖產生氣泡,猶如雀舌含珠,似春筍出土。

接着,沉入杯底的直立茶芽在氣泡的浮力作用下,再次浮升,如此上下沉浮,真是妙不可言。當啟開玻璃蓋片時,會有一縷白霧從杯中冉冉升起,然後緩緩消失。賞茶之後,可端杯聞香,聞香之後就可以品飲了。

君山銀針的品質特點及工藝

產於湖南岳陽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細如針,故名君山銀針。屬於黃茶。其成品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茶芽內面呈金黃色,外層白毫顯露完整,而且包裹堅實,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銀針,雅稱“金鑲玉”。“金鑲玉色塵心去,川迥洞庭好月來。”君山茶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生產、出名。據説文成公主出嫁時就選帶了君山銀針茶帶入西藏。

君山銀針始於唐代,清朝時被列為“貢茶”。據《巴陵縣誌》記載:“君山 產茶嫩綠似蓮心。”“君山貢茶自清始,每歲貢十八斤。”“穀雨”前,知縣 邀山僧採製一旗一槍,白毛茸然,

君山銀針俗稱“白毛茶”。又據《湖南省新通志》 記載:“君山茶色味似龍井,葉微寬而綠過之。”古人形容此茶如“白銀盤 裏一青螺”。

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白毫如羽,芽身金黃髮亮,着淡黃色茸毫,葉底肥厚勻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變其味。 沖泡後,芽豎懸湯中衝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

特點:全由芽頭製成,茶身滿布毫毛,色澤鮮亮;香氣高爽,湯色橙黃,滋味甘醇。雖久置而其味不變。沖泡時可從明亮的杏黃色茶湯中看到根根銀針直立向上,幾番飛舞之後,團聚一起立於杯底。其採製要求很高,比如採摘茶葉的時間只能在清明節前後7-10天內,還規定了9種情況下不能採摘,即雨天、風霜天、蟲傷、細瘦、彎曲、空心、茶芽開口、茶芽發紫、不合尺寸等。

君山又名洞庭山,為湖南嶽陽市君山區洞庭湖中島嶼。島上土壤肥沃,多為砂質土壤,年平均温度16~17度,年降雨量為134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較大,三月至九月間的相對濕度約為80%,氣候非常濕潤。春夏季湖水蒸發,雲霧瀰漫,島上樹木叢生,自然環境適宜茶樹生長,山地遍佈茶園。

芽頭茁壯,緊實而挺直,白毫顯露,茶芽大小長短均勻,形如銀針,內呈 金黃色。 飲用時,將君山銀針放入玻璃杯內,以沸水沖泡,這時茶葉在杯中一根根垂直立起,踴躍上衝,懸空豎立,繼而上下游動,然後徐下沉,簇立杯底。軍人視之謂“刀槍林立”,文人讚歎如“雨後春筍”,藝人偏説 是“金菊怒放”。君山銀針茶汁杏黃,香氣清鮮,葉底明亮,又被人稱作“瓊漿玉液”。

君山銀針的採摘和製作都有嚴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後七天到十 天採摘,採摘標準為春茶的首輪嫩芽。而且還規定:“雨天不採”、“風傷不 採”、“開口不採”。

君山銀針紫不採”、“空心不採”、“彎曲不採”、“蟲傷不採” 等九不採。葉片的長短、寬窄、厚薄均是以毫米計算,一斤銀針茶,約需 十萬五千個茶芽。因此,就是採摘能手,一個人一天也只能採摘鮮茶200 克,製作這種茶,要經過殺青、攤晾、初烘、初包、再攤晾、復烘、復包、焙乾等八道工序,需78個小時方可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