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口腔執業醫師考點:恆牙乳牙拔除術特點

拔牙是口腔科最常用的治療技術。因拔牙可造成局部組織的損傷,引起出血、腫脹、疼痛等反應,也可導致血壓、體温、脈搏的波動,所以必須慎重對待。對心血管病、血液病患者尤應注意,否則會帶來嚴重後果。牙齒缺失可引起牙槽骨萎縮,鄰牙和對頜牙移位或伸長,造成咀嚼障礙。前牙缺失直接影響發音和外觀。兒童乳牙過早缺失,可造成牙頜發育畸形。因此,必須嚴格掌握拔牙的適應症,只有當牙齒對健康有不良影響,而又不能用有效方法治療保存時,才考慮拔除。

口腔執業醫師考點:恆牙乳牙拔除術特點

1.上頜中切牙:牙根為單根,近似圓錐形,牙根較直,根端圓鈍,根的橫切面近於圓形,脣側的牙槽骨壁較薄。拔除步驟:向脣、齶側搖動,向遠中及近中扭轉,沿牙根原有的縱軸方向牽引脱位。

2.上頜側切牙:解剖形態與中切牙相似,但牙根的近遠中面稍扁平,根稍細,根尖微彎向遠中,脣側骨板較厚。拔除方法基本與中切牙同,但扭轉的角度要較小,牽引的方向宜向下並稍向遠中,以防根尖折斷。

3.上頜尖牙:牙根圓錐形,單根,近遠中面略扁平,根粗而長,一般較直,也有根尖1/3彎向遠中者。根的'橫切面為三角形。脣側骨板薄。方法基本與中切牙同,但應加強脣齶側,特別是向脣側的搖動。

4.上頜前磨牙上頜第一前磨牙為扁根,單根多見,有時為雙根;有的則在根尖部分為頰、齶兩根。近遠中徑較短,近遠中面都有較明顯的發育溝,致切面呈啞鈴形。根尖周骨質較厚,頰側骨板較薄,拔除時先向頰側後向齶側搖動,逐漸加大向頰側的搖動力量,並與牽引力結合,將其拔除。不能用扭轉力量。上頜第二前磨牙多為單根,扁平,可稍彎向遠中,拔除方法與第一前磨牙相同。

5.上頜第一、第二磨牙上頜第一磨牙為三根,根分叉大,牙槽骨板都較厚。上頜第二磨牙亦為三根,但牙根較細,分叉小,頰側骨板較薄。拔除時,一般應先用牙挺挺鬆後,向頰齶側反覆搖鬆,再向阻力小的方向,一般為向下、向頰側方向牽引即可拔除。

6.上頜第三磨牙牙冠較第一、第二磨牙小,牙根變異較大,多數是三根融合,略呈圓錐形,並向遠中彎曲,此牙周圍骨質較疏鬆,且較薄。應向頰、齶側搖鬆後,再向下向頰側並向遠中牽引,即可拔除,也可用牙挺向下後方挺出。

7.下頜切牙牙冠窄小,牙根扁平,近遠中徑小,多為直根,牙槽骨壁脣側較薄。拔牙時向脣舌向搖動,以向脣側為主;鬆動後向上前方牽引,不能扭轉。

8.下頜尖牙:單根,粗而長,根端有時稍向遠中彎曲,牙根橫切面似三角形,尖向舌側,脣側牙槽壁較薄。用力方向為脣舌向搖動,主要向脣側。可稍加扭轉力。

9.下頜前磨牙:下頜第一、第二前磨牙解剖形態相似;均為錐形單根牙,牙根細長。有時略向遠中彎曲。根的頰舌徑較大,牙根橫切面為扁圓形。牙槽骨壁均較厚,骨質彈性較上頜小。鉗拔時主要為頰舌向搖動,稍可扭轉,最後向上、向頰側、向遠中拔除。

10.下頜第一磨牙:多為彼此平行的近、遠中兩根。頰舌徑都較大,切面呈扁圓形,略彎向遠中。有的為三根,即遠中根分為遠中頰根及遠中舌根二根。拔除時,對牢固的牙先用牙挺挺鬆,然後用頰舌向的搖動力量,最後向上、向頰側拔出。

11.下頜第二磨牙:多為兩根,但根較小,分叉也較小。有時兩根融合。拔牙的方法與第一磨牙相同。

12.下頜第三磨牙:此牙變異較大,拔除的難易程度不一。正常萌出者拔除較易,方法同第一、第二磨牙。

13.乳牙拔除:與同名恆牙的拔除相同。因其牙根常已發生不同程度的吸收而更易拔除,但應注意不要遺漏殘片,拔牙創禁忌搔刮以免損傷恆牙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