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反思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習慣不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會學習。要學會學習,首先得學會預習。其次,學會聽課。再次,學會高質量地完成作業。第四,學會複習。第五,學會閲讀。而教師要一環緊扣一環,一步不讓,嚴格要求,逐步使學生養成習慣。具體如下:

反思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課前準備習慣

做好課前準備是上好課的基本條件。學校實行兩分鐘預備鈴制度要求學生聽到鈴聲後,立即停止户外活動加快步子走進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學習用品輕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講話眼睛注視前方靜待老師進堂上課。每天由值日生負責檢查,任課老師要嚴格要求,加強訓練持之以恆,使學生一上課就能投入學習。

二、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的習慣

課堂教學是學生增長知識的最基本途徑,是通過傳授與接受實現的。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才能真正實現接受新知識,提高學習成績。課堂學習時要求學生做到:專心聽講,不講廢話不做小動作;聽課時積極思考要一邊聽一邊想並適當做些筆記;不懂多間,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回答問題先舉手,得到允許後站起來發言,發言時聲音響亮;別人發言時要認真仔細地聽,虛心學習,取長補短。

三、預習、複習習慣

預習是學生學習的起始環節,課前預習是一種種學的學習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學生在每次上新課前自覺地進行預習。對要學的知識作一個初步的瞭解;把學習的難點、重點和不懂的地方記下來,這樣在上課時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帶着問題聽課。課後及時複習,記憶清楚,內容易懂,應當要求學生當天的課當天複習;先全面複習再重點複習;遇到難題時反覆複習,温故而知新,複習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知識能被掌握得更紮實。

四、作業與檢查訂正習慣

作業練習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減輕過重的學習擔負並不是不要佈置作業。作業有助於鞏固、消化所學的知識,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因此應要求學生做到:創設一個安靜良好的作業環境:積極思考獨立完成,今日功課今日畢,作業不拖拉不抄襲;作業書寫工整,字跡清楚,格式規範,卷面潔淨;作業前看清楚題目要求,複習有關內容,作業後仔細檢查,自覺驗正;作業本發下後發現答錯題自覺及時地訂正。

五、課外閲讀習慣

課外閲讀對於開拓學生視野,豐富知識,提高閲讀與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建議做好如下工作:加強課外閲讀指導,培養閲讀興趣,一要課內外結合,經常向學生推薦好書。二要校內外結合,創造良好

的閲讀條件。三要增設閲讀指導課,激發閲讀興趣,引導正確閲讀的習慣。四要開展多種讀書活動,引導學生節約零用錢訂閲多種書報,要指導學生做好閲讀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並且適當開展課外閲讀競賽評比活動。

我們的教師要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如教學、思想教育工作、課外活動、參觀訪問和社會調查等,來激發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產生迫切的需要,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增強能力。

反思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篇2]

反思能促使學生從不同方面多角度觀察事物並尋求不同的思路,善於在學習中質疑問題,解決問題時不滿足於常規的思路方法,這樣有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反思自己的學習活動並逐漸使這種反思成為一種習慣,就能達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目的。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反思習慣的主渠道,學生反思習慣的培養滲透在教學內容中,需要在平時概念教學、解題教學、階段性複習教學中逐步加以培養。

1、通過數學概念教學,培養學生反思習慣。

數學概念一般是以準確而精練的數學語言運用定義的形成給出的,具有高度抽象的特徵,是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核心,但靠死記硬背概念定義是很難牢固掌握概念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反思概念形成的過程,多問幾個為什麼。

2、通過解題教學,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

反思是解題思維過程中的深化和提高,解題後的反思有助於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建立更高層次的認知結構,在解題教學中不能滿足於獲得正確答案。教師要引導反思解題的思維過程,總結解題經驗教訓,具體地説就是對解題思路、解題規律、解題結果進行反思。

第一,反思解題思路。

對一道數學題,往往由於審題的角度不同得出多種解題方法,解完一道題後不能停留在所得出結論上,應引導學生再回過頭來思考,教師向學生提出: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樣想,用發問的方式將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展開,重現學生的思維過程並引導學生根據題目的基本特徵,進行多角度觀察、聯想,找到更多的思維通道,去探索更好的解題途徑,通過一題多解訓練學生髮散思維,反思解題思路,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

第二,反思解題規律。

同一類型的數學問題,其求解方法往往有其規律性,解完一道題要學生思考此題是否可作一般性推廣和引申,這樣學生能解決的就不是道題,而是一串題。

例.試證以過橢圓的焦點的弦為直徑的.圓必和橢圓相應的準線相離。

證明完這道題後,可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

(1)把題目中的條件“橢圓”改為“拋物線”,結論有何變化?

(2)把題目中的條件“橢圓”改為“雙曲線”,結論又有何變化?

學生在這三題的證明過程中發現:在不同曲線下可得不同的結論,橢圓是相離,拋物線是相切,雙曲線是相交,這三道看似不同的題目的證明方法卻是完全相同,都可以根據圓以及曲線的定義來證明。

數學習題千變萬化,要引導學生反思解題規律。如在分析某些數學問題時,可以根據需要,把某些字母(或式子)看作未知數,而把其他字母看作係數,或把等式看作方程,這是靈活運用方程觀點分析解題思路的常用方法,又例如,探索解題途徑有困難時,可以通過變換解題工具或轉換等價命題的方法使問題化難為易,比如,複數題常採用“復化實”和“數形結合”思想方法。

總之,利用多題一解,一題多變,促使學生反思解題規律,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反思解題規律,有利於提高學生整理、歸納能力。

3反思解題結果。

解完一道題後,還須引導學生思考;解題結果是否合理?解題過程有沒有漏洞。

綜上所述,在解題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進行反思:

(1)有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的應用是否恰當、合理;

(2)基本方法的應用是否正確和合理,是否有更好的解題途徑;

(3)結論有無明顯的漏洞;

4..通過階段性複習教學,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

通過反思溝通新的知識的聯繫,挖掘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促進知識的同化和遷移,也有利於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因此,培養學生養成階段性反思習慣是順利而簡潔完成學習任務的保證,在階段性複習教學中可以通過舉反例方式進行反思訓練,恰當的反例對學生自行糾正理解上的錯誤是有益的,對幫助學生構建認知結構也是有利的。學完某一章數學知識後要學生反思:這一章主要研究了哪些問題?重點是什麼?用了哪些研究方法?與以前的知識有哪些聯繫?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使知識系統化,在階段性複習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收集和總結學生在某一章學習中發生錯誤的典型材料,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設計反思問題,並引導學生揭示相似概念、定理,公式之間的不同結構和本質區別,對一些錯題要深入剖析錯誤原因。

學生反思的習慣是由教師在教學中長期,持久地逐漸培養的,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對自己數學學習的思維過程加以反思,從中總結自己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技能技巧以及經驗教訓,要讓學生在反思中真正領悟數學的思想、方法,優化他們的數學認知結構,提高思維能力,更大地發揮和提高他們的智能和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