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精選10篇)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從實例中歸納加減法的意義和關係,初步理解加法與減法的意義以及它們之間互逆關係。

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利用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求解加減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髮現數學知識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和利用加減法的關係求加減法中的未知量。

教學難點:

從實例中探究加、減法的互逆關係。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口算

2、筆算

3、導入

二、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1、理解加法的意義。

出示例1(1)一列火車從西寧經過格爾木開往拉薩。西寧到格爾木的鐵路長814 km,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長1142 km。西寧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1)問:根據這道題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讓學生嘗試用線段圖表示)

(2)請學生根據線段圖寫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或1142+814=1956

師:為什麼用加法呢?那怎樣的運算叫做加法?(小組討論)

(根據這兩個算式,結合已有的知識討論並試着用語言表示什麼是加法。)

(3)小結: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義)説明加法各部分名稱

2、理解減法的意義

能不能試着把這道加法應用題改編成減法應用題呢?

(1)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嘗試用線段圖表示:

師:根據線段圖寫出兩道減法算式,並説説這樣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或1956-1142=814

(2)問:怎樣的運算是減法?(小組討論)

(根據這兩個算式,結合已有的知識討論並試着用語言表示)

(3)小結: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出示)

(4)説明減法各部分名稱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係。

1、問:上面的這些算式,你覺得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觀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數字位置間關係,思考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係。然後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小組討論。個別彙報)

2、根據學生的彙報,出示:

加數+加數=和被減數-減數=差

3、師歸納並小結: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板書)

4、加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問:觀察算式,你能得到什麼結論?

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5、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問:通過觀察這組算式,你能得出減法各部分的關係嗎?

觀察這組算式討論歸納得:

被減數=差+減數減數=被減數-差

6、練習“做一做”

四、總結

師:誰來説説我們這節課學習了些什麼?你知道了什麼呢?

板書設計: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

814+1142=1956加數+加數=和

1956-1142=814和-另一個加數=加數

1956-814=1142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練習一P4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及加、減法之間的關係。

2、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意識。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能力及作圖能力。

重點難點:

加、減法各部分之間關係的應用;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

1、説出下列算式各部分名稱

25+16=41 321-100=221

2、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係,在下列算式的( )中填上適當的數。

105+56=161

400-175=225

161-( )=56

225+( )=400

( )-56=105

( )-225=175

學生獨立計算後,集體訂正。指名回答加法、減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並引出課題。

二、指導練習

1、完成教材第4頁第1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獨立解決,説出解答的思路和過程,確定用什麼方法計算,然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4頁第2題。

出示題目後,讓學生根據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係,寫出另外兩個算式。

彙報交流時讓學生説一説自己是如何寫的,為什麼這麼寫。

3、完成教材第4頁第3題。

出示題目後讓學生組內交流。

反饋時讓學生説一説自己是如何列式的,並説明理由。

總結後,讓學生在同桌內互相出題,玩猜數遊戲。

4、完成教材第4頁第4題。

出示題目後,讓學生填表。

反饋時重點説説自己是如何列式的。

5、師:我們學過了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係,那麼應用這些關係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呢?

小結後説明:應用這些關係,可以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

出示教材第4頁練習一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並利用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係進行驗算,然後在小組內交流自己驗算的方法。

三、檢測評價

1、用豎式計算,並驗算。

347+275= 914-508=

2、四年級有學生142人,其中65人蔘加了書法社團,其餘人都參加了美術社團,參加美術社團的有多少人?

四、評價反饋

説一説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練習一

和=加數+加數 差=被減數-減數

加法 減法 減數=被減數-差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差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初步掌握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小數加、減法。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小數加、減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少先隊採集中草藥。第一小隊採集了1250克,第二小隊採集了986克.兩個小隊一共採集了多少克?

讓學生先解答,再説一説整數加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2.筆算。

4.67+2.5=6.03+8.47=8.41-0.75=

讓學生列豎式計算,指名説一説自已是怎樣算的,並注意檢查學生豎式的書寫格式是否正確。

二、學習新知

1、學習例1。

(1)通過舊知識引出新課.

教師再出示一次複習的第l題,把已知條件和問題稍作改動,變成例1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比較整數加法和小數加法的意義。

教師:例1與複習中的第1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例1應該用什麼方法計算?為什麼要用加法算?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説出從複習的第1題可以看出整數加法的'意義是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從例1可以看出小數加法的意義和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也是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因為要把兩個小隊採集中草藥的千克數合起來,所以要用加法計算.

(3)引導學生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教師板書橫式以後,讓學生説一説怎樣寫豎式,並提出以下問題進行討論

(1)為什麼要把小數點對齊?

(2)整數加法應該怎樣算?

然後讓學生計算,算完後接着討論:

(3)得數7.810末尾的0怎樣處理?能不能去掉?為什麼能去掉?

2.讓學生做第76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檢查學生是否把小數點對齊了,最後集體訂正。

3.引導學生比較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師: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在計算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啟發學生説出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都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小數加法只要把小數點對齊就能使相同數位對齊。

4.學習例2。

(1)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得出小數減法的意義。

教師:例2的條件和問題與例1比有什麼變化?例2的數量關係是什麼?啟發學生説出例2是已知兩個小隊採集中藥材的總數和第一小隊採集的千克數,求第二小隊採集的千克數;

可以看出小數減法也是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所以它的意義與整數減法的意義是相同的。

(2)利用知識遷移使學生理解小數點對齊的算理。

讓學生聯繫小數加法小數點對齊的算理,説一説小數減法小數點為什麼要對齊。

然後教師把千克數改寫成克數並列出豎式,提問:個位上是幾減幾?接着讓學生看小數減法豎式,提問:被減數千分位上沒有數計算時怎麼辦?利用小數的性質使學生理解被減數千分位上沒有數可以添0再減,也可以不寫0,把這一位看作0來計算,以後在計算時遇到這種情況也可以這樣處理。接着讓學生計算,教師巡視,檢查學生小數點是否對齊,被減數千分位的處理是否正確,得數的小數點點得是否正確。

5.比較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的計算法則。

讓學生討論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在計算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使學生明確這和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在計算上的關係是一樣的。

6、小結。

教師:通過學習上面的知識,小數加法和小數減法的計算法則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啟發學生説出小數加減法計算時都要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都要從最低位算起。然後教師把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完整地説一説。並讓學生看書上的法則,齊讀一遍。

7、做第78頁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題目。

訂正時,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計算並驗算的。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十八的第1-2題。

1.做第1題,教師先説明題意,要根據加法算式來寫減法算式的得數,不用再列式計算。學生做完之後,可以提問:你是根據什麼來寫減得的差的?使學生加深對小數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關係的認識。

2.做第2題,讓學生獨立做,可以要求學生驗算。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訂正時,針對學生易出錯的地方重點説一説。

板書設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例1:少先隊採集中草藥,第一小隊採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隊採集了

4.075千克,兩個小隊一共採集了多少千克?

3.735+4.075=7.81(千克)

答:一共採集了7.81千克。

例2:少先隊採集中草藥,兩個小隊一共採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隊採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隊採集多少千克?

7.81-3.735=4.075(千克)

答:第二小隊採集了4.075千克。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並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在具體情景中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

3、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4、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

教具準備:

課件、長(正)方形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孕伏鋪墊

1、説説什麼叫分數,什麼叫分數單位?

2、填空:

(1)7/8的分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5/9裏有( )個1/9;( )個1/8是7/8。

(3)3個1/4是( );4/11是4個( )。

二、探究新知

1、剛才大家表現非常出色,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的聽力,請聽題:把一張餅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8張餅,媽媽吃了1/8張餅。

(1)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指名説)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隨機板書。)

①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

②爸爸比媽媽多吃了多少張餅?

③還剩多少張餅?

2、解決問題

(1)要求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想一想,該怎樣列式?(指名説)

3/8+1/8=

(2)你能計算出結果嗎?試試看。先獨立算,再小組合作。激勵有困難的同學藉助手中的學具折一折,塗一塗。

(3)師:3/8+1/8的和是4/8,請同學們觀察這個算式,有什麼特點?為什麼分母沒變?分子是怎樣得到的?(指名説)

(因為3/8、1/8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們的分數單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兩個分子相加,分母不變。)學生邊説教師邊完整板書計算過程。

(4)結合手中的學具,觀察計算結果,還可以用什麼分數表示?為什麼?( )

3、思考:

⑴通過計算上題,想一想分數加法的含義是什麼?

4、⑴讓學生試着解答課前提出的其他問題。⑵反饋,學生説説是怎麼想的?⑶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的減法?分數減法的含義是什麼?(教師適時點撥)

5、⑴觀察這幾個算式,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小組討論)⑵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怎樣計算?應注意什麼問題?

三、鞏固練習

1、P105頁做一做。

2、小麗看一本書,已經看了全書的7/12,還有多少頁沒有看?

3、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給學生進一步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留下了空間,同時也激起了學生進一步自主探索的興趣。】

四、拓展應用

結合生活實際,列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例子。(指名説信息提數學問題,大家列式解答。)

【設計意圖:數學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聯繫生活實際,列舉用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而且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數學的.應用價值。】

五、課堂評價

1、小結全課: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如果你是老師,你會給大家留什麼作業?

2、集體評價:學生自評、互評自己在本課中的表現。

3、教師評價:學生課堂學習情況,有代表性的行為表現等。【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評價,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領會學習方法,獲得數學學習經驗。】

六、板書設計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例:把一張餅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張餅,媽媽吃了張餅。(請聽題)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結果不是最簡分數的,應化成最簡分數。

教學反思:

從課堂實施上看,大部分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時,能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與質疑,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探索計算方法時,讓學生重點探究“為什麼這樣算”,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使其處於欲言不能,欲罷不止的亢奮狀態。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交流想法,互相借鑑,互相學習從而達成共識。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小數加法的意義,並掌握計算方法,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小數加法。

2、過程與方法:學生經歷簡單小數加法計算過程,將整數加法方法遷移到小數加發計算。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看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小數加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鋪墊孕伏

筆算下面各題,並説説計算時要注意什麼,怎麼計算的。

8+6=?

28+5=?

37+9=?

(三人板演,其他學生練習在課堂本)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

看圖,説説圖上畫了什麼?你從圖中獲得什麼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2)教師根據學生獲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數學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3)教師從學生的眾多問題中選擇一個加法的問題。(説明減法的問題明天再研究)

2、合作學習:小數加法教學

教師先提示:這道式子是小數加法。小數加法與以前所學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教師板書:小數加法)。

小數加法又該怎樣計算呢?(小組合作、交流)

(可能學生會用不同的方法計算,一是以元作單位用小數,二是以角作單位用整數)

引導觀察比較:整數加法計算時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再從個位加起;小數加法也是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列堅式時只要把小數點對齊,就能使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學生試筆算小數加法(小組合作)

3、彙報交流:

引導學生説一説,用堅式計算小數加法時,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做什麼?

怎樣計算?

反饋練習:

1、列出2.8+2.1、 6.4+0.9、 19.2+0.9的豎式,然後計算。(訂正時注意是不是小數點對齊)

2、96頁做一做。

三、總結: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同?

四、作業

練習二十二1題第一部分、5題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小數減法計算方法,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小數減法。

2、過程與方法:學生經歷簡單小數減法計算過程,將整數減法、小數加法計算方法遷移到小數減法計算。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看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小數減法計算方法。

一、準備題

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並説説計算時要注意什麼,怎麼計算的。

25-8=?

3.7+0.8=?

71-52=?

10.7+0.5=?

二、探究新知

根據學生昨天提出的減法問題讓學生列式然後合作學習。

(可能學生會用不同的方法計算,一是以元作單位用小數,二是以角作單位用整數)

引導觀察比較:整數減法計算時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再從個位減起;小數減法也是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減,列堅式時只要把小數點對齊,就能使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學生試筆算小數減法。(小組合作)

3、彙報交流:

引導學生説一説,用堅式計算小數減法時,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做什麼?

怎樣計算?

當十分位上被減數不夠減時,向個位借一為什麼到十分位作十?

4、反饋練習:

1、

13.8-4.7=

5.2-1.9=

10.8-5.9=

2、97頁1題後面部分

三、總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

四、作業

97頁2題、3題、6題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6和7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歷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並算出得數。

情感與態度:利用“一圖四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學重點

掌握6和7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教學難點

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有聯繫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並算出得數。

四、教法和學法

教法:直觀演示法,探索操作法,遊戲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和小組合作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4朵紅花和3朵綠花,3個藍色的三角形,3個粉色的三角形,學具圓片。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6和7的組成,我們先來玩一個有關6和7的對口令的遊戲,好嗎? 師:注意看,我説1,我對5,1和5組成6。看來小朋友們前面的知識學得非常好。

(二)探索新知

師: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你看,小白兔站在自己的地裏,多麼高興啊!説説你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了1個白蘿蔔和5個紅蘿蔔。)

師:你觀察得可真仔細,那麼小朋友們看到這幅圖,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嗎?

(一共有幾個蘿蔔?)把問題板書出來

師:很好,誰能解答這個問題呢?怎樣列式呢?(1+5=6) 師: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一個白蘿蔔加上5個紅蘿蔔一共有6個蘿蔔。) 肯定學生説的,然後教師再重複一次。

師:1+5=6你是怎麼算出來的呢?(我是一個一個數出來的),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呢?(我是想1和5組成6,所以1+5=6)哦,你是通過6的組成算出來的,你們想法非常好。

師:小朋友們,同一幅圖怎麼就列出了兩個算式呢?小朋友們,要求一共有多少個蘿蔔,既可以用白蘿蔔的個數加上紅蘿蔔的個數,也可以用紅蘿蔔的個數加上白蘿蔔的個數,結果是一樣的,都是6個。你們知道了嗎?

課件演示小白兔拿走了一個蘿蔔。

師:誰來給大家説説,你看到了什麼?(原來有6個蘿蔔,小兔拿走了一個蘿蔔)

師:你觀察得可真仔細,誰能根據你剛才看到的,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呢?

(還剩多少個蘿蔔)板書問題

師:老師也來提個問題,小兔拿走了幾個蘿蔔。板書問題。 師:好,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還剩多少個蘿蔔呢?(5個)説説你是怎麼想的?(小兔原來有6個蘿蔔,拿走了1個,還剩5個)怎樣列式呢?(6-1=5)

師:小兔原來有6個蘿蔔,拿走了一個,也就是從6裏面去掉1個,還剩5個。

師:誰來説説6-1=5你是怎麼算出來的?(我是想6可以分成1和5,所以6-1=5)你是通過6的分成算出來的。

師:接下來我們解決第二個問題。小兔拿走了幾個蘿蔔?(1個) 師:説説你的想法。(原來有6個蘿蔔,去掉剩下的5個蘿蔔,就是小兔拿走的1個蘿蔔)

肯定學生的想法,並重復。原來有6個蘿蔔,去掉剩下的5個蘿蔔,就是小兔拿走的1個蘿蔔,你們知道了嗎?

師:我們來看這兩個算式,從6裏面去掉拿走的,就是剩下的,去掉剩下的就是拿走的。

師:下面請小朋友們看黑板。(在黑板上貼:4朵紅花和3多綠花),看着這幅圖你能列出幾道算式呢?請先思考,然後把算式寫在練習本上,最後和同桌的同學説一説每道算式各表示什麼意思。開始吧! 師:誰來説説怎麼列式。(4+3=7 3+4=7 7-4=3 7-3=4)同學們,你們都是這樣列式的嗎?你們是怎麼想的呢?誰來説説第一個算式是什麼意思。接下來説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師:小朋友們你們説得可真好,下面聽聽老師是怎麼説的。加入一個小微課。

師:請接着看黑板。(在黑板上擺三角形,左邊擺3個,右邊擺3個)仔細觀察,然後列出算式。(3+3=6 6-3=3)還有嗎?(沒有了)為什麼根據這幅圖只能列出一加一減兩個算式呢?

師:對了,如果圖中兩部分數量相等,我們只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一道減法算法。

師: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加法算式的結果分別是6和7,減法算式是6減幾或者7減幾)

師:你們真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是呀,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就是6和7的加減法。

板書課題:6和7的加減法。

(三)、實踐操作,鞏固新知

師:下面請小朋友拿出我們準備好的學具—小圓片。請同桌合作,一人擺,另一人根據擺的情況列出四道算式。誰聽明白了老師的要求?(請一到兩人説説老師的用意),大家都明白了嗎?好,開始吧! 學生操作,老師巡視並給予適當的指導。

師:請完成好了的小朋友坐端正。大家都坐好了,看來都已經完成好了,下面請一組同桌的同學上台來説説你們是怎麼做的,

師:你們是誰來擺誰來寫的?好,請你先來擺。根據他擺的情況,你列出的算式是,你能説説每道算式的意思嗎?

師:誰還想上來擺一擺,説一説? 學生上台操作。

(四)回顧與整理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兩部分的知識,第一是,我們知道了根據一幅圖片,通常情況下可以列出四道算式。第二是,學會了有關6和7的加減法的計算。

七、作業設計

做教材第42頁的內容。

八、設計思路和意圖

(一) 複習舊知

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6和7的組成,我們先來玩一個有關6和7的對口令的遊戲,好嗎?

這一安排讓學生感受到是在遊戲,而不是枯燥地學習。

(二)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你看,小白兔站在自己的地裏,多麼高興啊!説説你看到了什麼。用小朋友最感興趣的小動物來引入新課,隨即讓學生提出一個數學問題,怎麼列式呢?再説説算式的意思。 2:課件顯示小兔拿走了一個蘿蔔,讓學生根據圖意再列出算式。使學生知道根據一幅圖可以列出兩個加法算式,兩個減法算式。同時,使學生直觀感受到,兩個數相加時,調換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為“一圖四式”做好鋪墊。

3:在黑板上貼4多紅花,3多綠花。

師:看着這幅圖你能列出幾道算式呢?請先思考,然後把算式寫在練習本上,最後和同桌的同學説一説每道算式各表示什麼意思。 引出“一圖四式”,等學生一一説完這四個算式的意思後,為了規範説法,這裏加入了一個小微課。微課的加入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環境,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通過微課的播放,學生按需學習,既能查漏補缺,還能鞏固所學知識。

4:繼續在黑板上貼三角形,分別是3個藍色的`三角形,3個紅色的三角形。讓學生根據圖意來列式,列完後學生髮現這種情況只能列出一加一減兩道算式。通過這個題目讓學生明白:如果圖中兩部分數量相等,我們只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一道減法算法。

5:根據觀察黑板上的算式,引出今天的課題——6和7的加減法。

(三) 實踐操作,鞏固新知

師:下面請小朋友拿出我們準備好的學具—小圓片。請同桌合作,一人擺,另一人根據擺的情況列出四道算式。學生在操作的時候,老師巡視並給予適當的指導。然後請小組上台來説説你們組是怎麼擺的,怎麼列式的。進一步強化所學的知識。

(四) 回顧與整理

讓學生談談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最後老師總結。

九、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6和7的組成的基礎上,學習6和7的加減法,

整節教學中,我深挖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運用多種教學形式,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和有趣的、學生喜歡的卡通動物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了教學目標,掌握了所學內容,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後“擺一擺”環節,例題只給出一個活動情景,要求學生自己去實踐的,因此我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交流,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回給學生,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可見,知識點由淺到深地編排,教師就由扶到放地進行教學,最終收到了預期的成效。因此,教材的編寫是很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作為教師應該先真正弄懂教材,領會好編者的意圖,才能更好地運用教材和活用教材。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青島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信息窗5—美好回憶第20—23頁

【課標要求及解讀】

課標要求: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並能進行估計

課標解讀:

1、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計,體會估算的重要性,初步學會估計的策略與方法

2、經歷估計事物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3、通過估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材分析】

在引導學生認識千以內及萬以內的數的同時,始終將數的估計與數的認識結合在一起,並專門設計了本信息窗,呈引導學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這篇日記大約有多少個字?”“這張板報大約有多少字?”等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估計的策略與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性,使學生經歷在具體情境中估計事物的過程,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學情分析】

在學習了近似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藉助情景圖讓學生説一説板報內容,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經歷估計事物的過程,引導學生能按照一定策略進行估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圈一圈,估一估學生能夠認識到估算的必要性

2、掌握幾種簡單的估算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計,體會估算的重要性,初步學會估計的策略與方法。

2、經歷估計事物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3、通過估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準備】

多媒體、投影儀、課件

【學科核心素養滲透點分析】

數學關鍵能力滲透點:本節課數學關鍵能力滲透點是數感。本節課以遊覽北京學生辦了一份班報出發,估計一篇日記大約有多少字,引導學生用估計來表達和交流,交流估計的策略,使學生體會到估計策略的多樣性,從而建立學生的數感

數學品質滲透點:本節課數學品質滲透點是是獨立思考、探索創新。本節課通過讓學生估計一篇日記大約有多少字,從而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以一行大約10個字為單位進行估計,和另一種用圈出部分大約20個字為單位進行估計從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索創新的理性精神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實驗國小今年有學生1601人,約是( )人。

2.小明家到學校有492米,約是( )米。 3.一台彩色電視機售價是1095元,約是( )元。 4.學校圖書館又買來新書702本,約是( )本。

二、探索新知

師:學生們在遊覽了北京之後,寫了一篇遊覽北京的日記,這篇日記大約有多少個字,你能進行估計一下嗎?

師啟發誘導,學生進行交流

師:先數一數一行有多少個字,取一個近似數,然後再數一數有幾行,也是取一個近似數,然後就可以估算出這篇日記大約有多少個字學生動手數一數一行約有10個字,共10行一共大約100個字

師:再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估算一下,你能不能嘗試着將日記大約的圈一圈,圈

成幾部分,然後從一個圈中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字,從而估計一下這篇日記大約有多少字

生:動手圈一圈,將這篇日記大約圈了5次,大體上20個字圈一圈,這篇日記大約共100個字。

師:想一想我們是如何知道這篇日記大約有多少個字的?上面我們都採用什麼方法?你能交流一下你是怎麼估算的.麼?學生回想,交流估算的方法

三、鞏固新知

師:根據上面學習到的估算的方法,你能估算一下這張班報大約有多少個字嗎?生交流如何估算這張班報的字數,學生可能能夠看出這張班報的字數相當於4篇日記的字數,一篇日記的字數是100字,所以能估算出這張班報大約的字數

師:下面請同學們通過自主練習第

1、3兩題鞏固一下估算的方法生做練習,師生交流估算的方法

四、課堂檢測

完成課本21頁第

2、4題

五、授課小結

師:學完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如果給你一段文字,你能夠估算出來嗎?生談收穫,談談估算的方法

【板書設計】

美好回憶

一行約有10個字,共10行一共大約100個字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內容延續了例3的情境,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買東西時錢數是否夠用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小數的含義,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

教材第97頁的例4、相對應的“做一做”,練習二十一的第5-11題。

教學目標:

1、掌握一位小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2、提高合作意識,培養主動探究精神,體會小數的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運用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小數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月月有9元,買兩種玩具價格分別是3元和5元,夠嗎?(兩種方法)

今天,我們繼續解決在商店裏購物方面的問題。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4

1、多媒體課件出示教材第96頁的商店購物圖和第97頁的例4。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説出從題目中獲得哪些數學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呈現出本題完整的信息,小麗有10元錢,買了1個文具盒,還想買1個筆記本和一支鉛筆,她的錢夠嗎?如果把普通鉛筆換成帶橡皮的鉛筆,錢夠嗎?

2、自主探究

學生根據收集的信息,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3、交流討論,解決問題

(1)、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各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2)、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3)、分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一:

①、先算買了文具盒後,還剩多少錢?再計算買一本筆記本和一支普通鉛筆一共多少元?最後買筆記本和鉛筆的錢數與買文具盒後剩下的錢比一比,得出結果。

列式:10-6.8=3.2(元)

2.5+0.6=3.1(元)

3.1

②、如果把普通鉛筆換成帶橡皮的鉛筆,

2.5+1.2=3.7(元)

3.7>3.2 所以錢不夠

方法二:

先算買了文具盒後,還剩多少錢?再計算買了筆記本又剩下多少錢?最後看剩下的錢

夠不夠買普通鉛筆

列式:

10-6.8=3.2(元)

3.2-2.5=0.7(元)

0.7>0.6, 買普通鉛筆夠

0.7

方法三:

還可以把要買商品的價錢都加起來,看比10元多還是少?

6.8+2.5+0.6=9.9(元)

9.9

6.8+2.5+1.2=10.5(元)

10.5>10,買帶橡皮的鉛筆,不夠

教師提示: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檢驗。

三、鞏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97頁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練習二十一的第6、7題

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課後作業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繫,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與之相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並解決新問題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體會成功的喜悦。

【教學重難點】

對小數加、減法算理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聽説我們班的同學計算能力特別強,這兒準備了兩題你會算嗎?

出示:用豎式計算。

475+34=473-34=

指名兩人板書,其他同學在隨堂本上獨立完成,完成後核對。

結合剛才的計算過程想一想,用豎式計算整數加、減法要注意些什麼呢?

預設學生回答結果:①相同的數位對齊。②從個位算起。

追問最終達到:整數中的個位就是它的什麼位?(最低位)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板書:相同的數位對齊從最低位算起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出示例1情境圖

提問:從圖中你獲得哪些信息?(指名説)根據圖中三位同學所説的話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或減法計算的問題(學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在必要時應適時引導,並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例1和試一試中的問題。)

同學們真厲害!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這節課我們就從這些問題中選出這四個問題進行研究。

先看這兩題(例1的兩個問題),怎樣列式?(指名説)

觀察這兩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都是小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出示課題)

A、教學例1第(1)問。

根據這道算式你能估算出小明和小麗一共用了多少元嗎?(指名估算,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想法。)接着問:用豎式你會算嗎?

(預設:①出現例題中的兩種不同的答案。②只出現正確的答案。結合實際引導學生討論“你贊同哪種答案?説説贊同的理由。)

我們再一起回顧用豎式計算的過程。(師邊講邊板書豎式,完成解答。)

小結: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時,把兩個加數的`小數點對齊,就能使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B、教學例1第(2)問。

同學們!你們剛才用豎式計算了小數的加法,那麼小數的減法你會用豎式計算嗎?試試看!(學生獨自完成,指名扮演。)

學生完成後,指名説説是怎樣算的,並適時強調在計算小數減法時被減數和減數中的小數點也要對齊。

(二)比較算式“12.55+5.65=?”

出示兩位學生的作業。(得數一個是18.20,一個是18.2)

比較這兩個答案,哪個更好一些?(強調要化簡。)

(三)總結、歸納。

(出示複習題的兩道算式和例1中的兩道算式的計算過程)

提問:比較這兩組題,想一想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列式計算時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些什麼呢?先請同學們獨立想一想,再和小組的同學交流。

組織交流。

引導學生歸納:

①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在計算時方法一樣都要把相同的數位對齊,從最低位算起。

②在小數加、減法中,只有把小數點對齊相同的數位自然就對齊了。小數部分末尾有“0“要去掉0把結果化簡。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説説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練一練“第二題

先讓學生思考,獨立找出錯誤的地方,再分別改正。

3、完成練習八第3題。

先組織完成(1)~(3)題,並分別講評,最後引導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4、課堂作業:練習八1~2題。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小數加減法:

(1)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的數位對齊)

(2)從低位算起

(3)滿十進一

(4)末尾有零要去掉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簡單瞭解數的產生過程,對人類發展進程中所出現的計算工具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簡單瞭解一些計算工具計數的方法,接受數學事實的教育。

2、認識計算器面板上的按鍵名稱和功能,學會用計算器進行整數、小數的四則運算,探索簡單的規律。

3、通過對計算器的運用,體驗它的有用性,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計算器面板上的按鍵名稱和功能,學會用計算器進行整數、小數的四則運算,探索一些簡單的規律。

課前準備

小黑板、多媒體展台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思考與調整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大家都去過廣潤髮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顧客,特別是到了節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當顧客推着滿滿一車物品去付款時,營業員總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告訴他應該付多少錢,為什麼營業員會算得那麼快呢,你知道嗎?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用“計算器計算”。

二、學習用計算器計算

1、認識計算器

你知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計算器嗎?

你瞭解計算器嗎?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計算器的推銷員,你打算怎樣向大家介紹你手中的這款計算器的構造?(同桌之間相互説一説後再全班交流)

讓學生了解計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鍵,熟悉加減乘除等運算和運算順序。

2、用計算器計算

大家已經認識了計算器,你會操作他嗎?現在我們就用計算器來算一些題目,請把計算器準備好。

3、教學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應怎樣做,先把算式列出來。

你會在計算器上按出買鉛筆的錢數嗎?同桌交流按鍵的方法。

你會用計算器算出結果嗎?核對結果。

同桌之間説説是怎樣用計算器計算的。

4、完成“試一試”題目

你怎樣求應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剛才的計算結果用起來?

試着求出結果。

用計算器計算方便了我們的計算,當然也方便我們檢驗了,你會檢驗嗎?怎樣判斷你的.計算是正確的呢?

師生活動思考與調整

5、鞏固練習

通過計算,我們發現,用計算器計算時只要從左往右依次按鍵就可以了。現在我們要來比一比誰算的最快,請準備好。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提醒學生看清數目和運算符號,認真按鍵進行計算,對正確率較高的同學給予鼓勵。

6、完成練習九的第8題

先示範計算出“小明開學繳費”後的餘額,使學生明確計算每次收支後餘額的方法。再讓學生分別算出其餘各欄的餘額。

合計支出數怎樣算,合計結餘數呢?最終餘額是多少?與剛才的計算結果一樣嗎?

三、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1、我們已經能用計算器進行計算了,那麼計算器還有沒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索。

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在計算器位數不夠的情況下學生小組討論發現計算的規律,再集體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1002

四、佈置作業

最後我們來一次比賽,分兩組:一組用計算器,一組用筆算,願意用計算器的請舉手。

完成練習九的第7題

五、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計算器計算,你有什麼體會?你覺得今天的學習對你有用嗎,能不能説説?

教學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