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校園1.31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餘數,知道餘數的含義。

2、在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基礎上,掌握有餘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3、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綜合的能力。

4、通過探究過程,使學生感受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培養探究性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探究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具、學具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1、考考老師:請同學們利用已經學過的找規律的知識,用學具設計一個規律,然後告訴老師,你是怎麼擺的,接下來你想讓老師猜幾號學具,老師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麼。不信,誰來考考老師?(可以請不同的學生試一試,學生很驚奇。)

2、適時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師為什麼能很快猜出來的?等你們學會了今天的知識,就知道老師為什麼能很快猜出來的了。

[評析: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用學生考老師的形式引入新課,這樣做,既為學生創造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新知的慾望。]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一)明確圖意,展開思維

利用課件呈現主題圖:通過創設校園裏學生課外活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計算。(如插旗子時按4面為一組的;跳繩時分成4人一組;打籃球的學生為5人一組;板報下面的花為3盆一組等。)

[評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題圖,引導學生展開觀察、交流和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學生對“平均分”的應用意識,為下面學習“有餘數的除法”奠定基礎。]

(二)實際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學例題1。

(1)利用課件演示例1:國慶節到了,同學們打算將聯歡會的會場用鮮花布置,小朋友先般來15盆花,他們打算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老師想請我們班的同學來分一分,你們願意嗎?

(2)動手操作:請小朋友拿出學具,用15個學具表示15盆花來擺一擺。

(3)提問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15盆花有沒有擺完?想一想15裏面有幾個5?

(4)嘗試列式:如果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15÷5=3(組)

(5)明確寫法:(結合操作思考)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並結合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説一説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時瞭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評析:引導學生在已具備的表內除法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有餘數的除法的學習。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但還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因此,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題,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擺學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義,同時通過理解表內除法豎式的含義,給學生創設自主建構知識的活動空間。]

2.教學例題2。

(1)課件演示例2:同學們將校園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會場,還是每5盆擺一組,最多可以擺成幾組?

(2)動手操作:你們是不是也能用學具代替23盆花來擺一擺。看看每5盆擺一組,能不能全部分完?還剩幾盆?剩下的夠不夠再分一組?

(3)認識餘數:23裏面最多有幾個5?這餘下的3盆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板書課題:餘數)

(4)嘗試列式:23÷5=4(組)……3(盆)

(5)適時小結:為了分清餘數和商,我們要在餘數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餘數的除法。(接着板書課題:有“餘數”的除法)

(6)小組討論:如何列豎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組的小朋友説一説。

(7)學生彙報。

(8)列出豎式:

3.觀察比較:看看例1和例2的豎式,比一比,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麼?

4.嘗試練習:選擇兩個算式用豎式計算。(一個正好分完,另一個不能正好分完。)

[評析:本環節教學,教師根據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對新知識的學習進行準確定位,既為學生創設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考平台,又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會到探索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悦。]

三、觀察比較,理解概念

1、探究關係:出示例3,引導學生運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導學生討論:觀察餘數與除數,你們發現了什麼?

15÷5=3(組)

17÷5=3(組)……2(盆)

19÷5=3(組)……4(盆)

21÷5=4(組)……1(盆)

23÷5=4(組)……3(盆)

25÷5=5(組)

16÷5=3(組)……1(盆)

18÷5=3(組)……3(盆)

20÷5=4(組)

22÷5=4(組)……2(盆)

24÷5=4(組)……4(盆)

2.歸納總結:(1)剩下不能再分的數才叫餘數;(2)計算有餘數的除法,餘數要比除數小。

[評析:本環節是在前兩個例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餘數與除數的`關係。教學中如果讓每一個學生都來計算這一組題,勢必花費學生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也會產生厭煩情緒;而採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通過團隊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

四、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鞏固題:第52頁的“做一做”。(判斷題,進一步明確“餘數要比除數小”。)

2、開放題:想一想在一道有餘數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數是8,餘數有可能是幾?如果餘數是6,除數有可能是什麼數?

3、遊戲題:“猜猜看”。

(課件呈現:一組有規律的圖形,猜一猜第10個是什麼圖形、第18個是什麼圖形,運用課件驗證。)

4、拓展題:現在你們能想出老師為什麼會很快猜出你們前面所擺的學具是什麼了嗎?你們也能運用今天學的“有餘數的除法”知識,很快地猜出第24個、第30個圖形是什麼嗎?

[評析:練習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層次性、開放性、靈活性、啟發性和挑戰性。通過讓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練習,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尤其是最後一個練習,給學生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整節課前後呼應,使學生掌握的知識系統化、結構化。]

五、歸納小結,結束全課

小朋友,這節課你有什麼新的收穫?你體驗最深的是什麼?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具體事物的平均分、等分的行為的探究,認識有餘數的除法。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餘數產生的原因及其實際意義,建立餘數的概念。

3、瞭解餘數的含義,知道除數和餘數的大小關係。

教學重點:

認識有餘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發現除數和餘數的大小關係。

教學準備:

雙色片15片、小棒若干、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1.小胖的爸爸從瑞士出差回來,帶來了15塊瑞士巧克力,小胖想和夥伴們一起分享。如果想每人分5塊,最多可以請幾人?(教師在黑板上用雙色片擺放,並填寫表格)

2.如果是你來分巧克力,你想每人分幾塊,那麼最多可以請幾人?(學生自己擺雙色片,並填寫表格。

3.觀察表格,把擺法分類。(有剩下沒分完的,全部分完)

4.哪種分發你會用算式來表示?(全部分完的學生會列式)

二、探究新知

1、認識有餘數的除法算式

問:沒有全部分完的可以怎樣來列式?教師演示,板演。

15÷2=7(人)……1(塊)

述:……表示“餘”;剩下的塊數叫“餘數”

讀作:15除以2等於7餘1.

師:自己試試寫出練習1上的算式。

2、認識餘數

説説“餘數”的特點:剩下的.,不夠再分一份的數量就是餘數。

3、揭示課題:有餘數的除法

4、知道除數和餘數的大小關係

(1)8只玩具豬,3只裝一袋,能裝幾袋?還剩幾隻?

算式:_______________

答:能裝□袋,還剩□只。

(2)10只杯子,3只裝一盒,能裝幾盒?還剩幾隻?

算式:_______________

答:能裝□盒,還剩□只。

(3)觀察:以上2題的餘數與除數比較,你發現了什麼?(餘數比除數小)為什麼?(不夠再裝1袋;不夠再裝一盒)。回到分巧克力的題目來驗證一下,用一句話來概括:餘數比除數小。

有餘數的除法教案2(許曉燕)

三、填表驗證“餘數比除數小”(實物投影)

1.拿出小棒搭三角形,可以搭成幾個,還餘幾根?

小棒的總根數每個三角形的根數可以搭成幾個?剩下的幾根?算式

小結:餘數只有1,2.會不會有3?4?那麼我們就説“餘數比除數小”

2.如果用小棒搭正方形,餘數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那麼我們就説“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補充板書。

四、總結:今天有什麼收穫?

佈置回家作業,完成練習紙後面的題目。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頁例4,練習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的算式和寫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理解除法運算的意義。

難點: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教具準備

教材第13頁的例題4的圖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12個竹筍和4個籃子。

再出示題目: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可以放()個。

提問:“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是什麼意思?(強調:每盤要放同樣多)

小結:把12個竹筍,放在4個盤子裏,就是把12個竹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個。

像這樣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或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屬於“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都是平均分,在數學上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表示。(板書課題:除法)

二、新課探究

1、以前我們學過加法、減法、乘法的符號,除法的符號是“÷”。

指導書寫:寫除號時,先畫一短橫,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上下兩點要對齊。

2、出示教材第13頁的例4。

教學“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個?”這道題應該怎樣列式?

(1)要分的竹筍是幾個?(12個)把12寫在除號的前面。

(2)把12平均分成幾份?(4份)把4寫在除號的後面。

(3)每份是幾?(是3)把3寫在等號的後面。

教師一邊説一邊板書:12÷4=3

(4)教學12÷4=3這個除法算式,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於3。

3、出示:15÷3=5

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5除以3等於5)

請一個同學説一説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麼意思?(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3頁的“做一做”。通過讓學生平均分、寫算式,再次體會除法的.意義和鞏固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2、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1題。

3、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2題。

4、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3題。

讓學生討論後寫算式,並説一説為什麼這樣列算式?

因為它是把10個西瓜平均分放在2個框裏面。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個數10個寫在除號的前面;平均放在2個籮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數2寫在除號的後面,每一個籮筐中裝5個,5寫在等號的後面。

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瞭解除法的意義,鞏固對除法算式的認識。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餘數及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並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藉助用小棒擺圖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並通過觀察、比較探索餘數和除數的`關係,理解餘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滲透藉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理解餘數及有餘除法的含義,探索並發現餘數和除數的關係。

教學難點:

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上課——開始上課之前,問大家幾個問題:看看誰比較聰明,好不好?

第一,這學期到目前為止,我們重點學習了什麼知識?(除法)

第二,除法呢,我們經常用哪一個詞來形容(平均分),對於平均分的問題,我們經常用哪些語言來説明呢?或者説是怎樣的題目是平均分:

1、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幾個;

2、每幾個為一份,能分成幾份。

下面,我們來看這幾道題目:

1、48個梨,平均分成6份,每份多少個?(除法算式是?)

2、36顆糖,每4個分一袋,能分幾袋?(除法算式是?)

3、11朵花,每3朵擺一盤,()

A、有剩餘B、正好分完

你知道擺了幾盤嗎?還剩下幾朵?

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道題完整的描述一遍呢?

11朵花,每3朵擺一盤,擺了3盤,剩餘2朵。

二、觀看圖片,引出活動

(主題圖)用11根小棒擺出下面的圖形,各能擺幾個?

問題:1.讀一讀,你知道了什麼?擺一擺,説一説你是怎樣做的。

2.能把擺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7÷2=3(盤)……1(個)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把下面這些,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5

設計説明

除法是國小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在複習這部分內容時,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梳理,並通過重點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1、重視知識的梳理。

注重引導,幫助學生重新整理知識,形成一個有條理、有系統的“知識鏈”,這樣既培養了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印象,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脈絡,大大提高了複習效率。

2、結合典型例題,設計有效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提高運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設計按照知識出現的先後順序進行有層次的整理和複習,結合重點知識和典型例題選取習題,讓學生在典型習題的練習中進一步理解知識,達到鞏固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空白表格

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明確目標

今天這節課我們將複習表內除法和有餘數的除法。(板書課題:表內除法和有餘數的除法)

分工合作,梳理知識

1、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科學整理。

(1)引導學生回憶第二單元、第四單元和第六單元所學的知識,在小組內將這三個單元的內容作一個概括性的整理,可以用文字、表格、圖示等方式表示出這三個單元的知識結構。

(2)提示整理知識的方法:

①將表內除法(一)與表內除法(二)的內容進行整合。

②根據單元內容,回顧教材中的例題,將每個例題的內容按照先後順序列出來。

③概括出這三個單元的知識,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示出來。

2、整理、展示知識結構。

(1)學生獨立進行知識梳理,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將自己整理的知識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將整理的較全面、較有邏輯性的學生作品進行全班展示,學生對其進行評價。

表內除法

有餘數的'除法

(4)根據結構圖引導學生系統地回憶這三個單元所學的知識。

3、教師引導學生質疑:對以上的學習內容,你有什麼疑問?組織學生質疑、釋疑並交流整理知識的體會。

設計意圖:由於二年級學生全面梳理知識的能力還比較弱,因此教師給出提示,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梳理,然後通過學生的交流與彙報,梳理重點、難點,使下面的教學能有的放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印象,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脈絡,大大提高了複習效率。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1頁例5、課堂活動1、2題及第102頁練習十四2~4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有餘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培養學生初步的試商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究餘數必須小於除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口算。

324637549

(2)把7朵花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朵?還剩幾朵?比較一下這道題與上面的`3道題有什麼不同。

(3)揭示課題:像第2題這樣的除法叫有餘數除法,今天我們繼續探究有餘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示例

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同學的豎式有哪些不同?

學生思考後,回答。

教師:這兩個同學的豎式各表示什麼意思?

引導學生説出:第一個豎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7,還餘8個沒分;第二個豎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8,還餘2個沒分。

議一議:哪一位同學的計算是正確的,為什麼?

學生思考後,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並彙報:第一個豎式,餘數是8,比除數6大,還可以再分,把8平均分成6份,每份還能再分1個;第二個豎式,餘數是2,比除數6小,把2平均分成6份,每份分不到1個了。所以第二個豎式得到的商是正確的。

教師:你是根據什麼來判斷餘數能不能再分的?

引導學生思考,得出:餘數比除數大,還可以再分;餘數比除數小,不能再分。

小結:在計算有餘數除法時,餘數必須小於除數。

2、自主練習

做試一試的題,指名板演,全班評價。

三、課堂活動

1、完成課堂活動第1題

先引導學生理解:最大能填幾是什麼意思?

學生獨立完成後,説一説自己是怎樣做的,初步體驗試商過程。

2、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

先觀察豎式,引導學生比較題目中餘數與除數的大小,找出錯誤原因,再改正。

四、鞏固練習

1、練習十四第2題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練習十四第3題

①指名板演,其餘學生做練習本上。提醒學生注意書寫格式。

②檢查計算結果,集體訂正。

3、練習十四第4題

①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②找做題速度快的學生説一説自己的經驗。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具體操作,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比較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試商能力。

教學難點:

懂得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展示課件:出示課本51頁的主題圖,創設情景,提出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擺,最多擺幾組,還多幾盆?

二、合作探究,創新發展。

1.自學、交流,學習例2。

(1)自學、合作探究。

師: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我們課本P51的例2。

課件出示問題: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擺,最多擺幾組,還多幾盆?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仔細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跟你們組的小夥伴嘗試解決問題。

(2)學生自學、合作探究。

(3)學生自由彙報。

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見解。

(4)師生共同點評學生答案。

小結:剩餘的3盆,我們把它叫做餘數(板書餘數)像這樣的除法沒有正好分完,還有餘數,叫做有餘數的除法。(板書課題:有餘數的除法)

2、自學、交流,學習例3。

(1)猜想-驗證,突破難點。

a.讓學生猜想:假如除數是5,請猜猜餘數可能是幾?

b.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驗證:餘數和除數的關係:到底餘數可能是幾?請同學們翻到52頁看例3,利用小棒擺一擺,再觀察餘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麼?

c.引導學生得出:餘數<除數

d.小結:餘數<除數

(2)看書質疑。

師:請同學們再看課本51-52頁的內容,有不懂的請提出來。

三、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們學習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和感想?

課堂練習

(給貓送魚)

準備:餘數分別是1、2、3、的3只貓,及魚狀的卡片。

方法:學生寫了餘數的算式(魚)貼上相應的貓上。

最後點評表揚學生(課件出現小貓説謝謝同學們送來的魚)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8

一、探索導入

1、組織分鉛筆活動,並填表。

(1)要求:把10枝鉛筆分給幾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樣多,可以怎樣分?

(2)指名説説。

(3)學生操作,完成P、1表格。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除法的認識》教案——蘇教版

(4)班內交流,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2、討論:看着表格,誰能把剛才分鉛筆的情況進行分類?

3、討論並講述:把平均分鉛筆的情況分成兩類:一類是沒有剩餘的;一類是有剩餘的。

二、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除法。(板書:有餘數的除法)

三、探索新知

1、寫平均分後沒有剩餘的除法算式。

板書:10÷2=5(人)10÷5=2(人)

2、指名説説10÷2=5(人)中各部分的名稱,這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3、學寫平均分後有剩餘的除法算式。

學生試着寫,教師指導寫法:

如:根據表格,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3人(邊説邊寫10÷3=3(人)),還剩1枝,就接着寫6個小圓點,然後再寫1(枝)10÷3=3(人)……1(枝)

4、學習了平均分後有剩餘的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

師:根據1(枝)的意思,誰能給它起個名字?(板書:餘數)

5、學習了平均分後有剩餘的除法算式的讀法。

學生試讀,指導讀法:10除以3等於3餘1。

6、學生試着寫出表格中其餘平均分後有剩餘的除法算式。

(1)寫算式。

(2)讀算式。

(3)指名説説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

四、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獨立讀題,按要求先動手擺擺,再把書中的.()和算式填寫完整。

集體交流,讀出算式,指名説説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

2、“想想做做”第2題:問:“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校對,比較兩題的異同。

3、“想想做做”第3題:先把要求讀讀,然後同座位説説,再指名説説。

五、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請大家課後把剛才想知道的與你的好朋友研究研究。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有餘數除法的豎式計算,進一步掌握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積累、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利用有餘數除法解決一些簡單問題,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考。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激發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獨立思考和合作的過程中,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積極參加活動的態度和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練習、鞏固有餘數除法的`豎式計算,進一步掌握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裏最大能填幾?

4×()27()×4<3

19×()<467×()<67

()×5<146×()<29

學生填完後説出是怎樣想的

2、豎式計算。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3、新學期,學校剛買來一些籃球、排球,還要把它們裝到球筐裏去,各需要多少球筐呢,讓我們一起來算一算吧!

學生自己觀察圖意,列出算式:

籃球:15個,每筐裝4個,至少需要多少個筐?

排球:28個,每筐裝6個,至少需要多少個筐

4、填一填25÷6=□......□

5、4÷□=□......6做一件小風衣用2米布,11米布最多可以做()件。

要求學生學生列出算式並説説是怎樣想的。

11÷2=5(件)......1(米)

6、把餘數是2的塗成紅色。

7、快樂星期天。同學們,你們星期六、星期天在家休息的時候都做些什麼呢?我們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樣渡過的。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學生觀察四幅情境圖。

學生提出問題:小明練了幾遍鋼琴曲?

需要幾個碗來盛餃子?

5分鐘通過30輛自行車,1分鐘通過幾輛?

學生在小組裏合作解決問題。

學生同位討論解決。

8、聰明小屋爸爸媽媽買回來一些蘋果,讓小文和小明來分一分。

小文説:我6個6個地分,最後餘3個。

小明説:我3個3個地分......按小明的分法,最後餘幾個?

二、板書設計有餘數的除法

課後札記:

二、手拉手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生理解"餘數"的含義;能夠正確讀、寫有餘數的除法算式。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感受、體驗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探究性能力。

教學準備:

圓片或小棒、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春節的時候,你們的家裏佈置的漂亮嗎,都進行了怎樣的佈置?

小熊也佈置了自己的房間。瞧,它掛的氣球多漂亮!仔細看看,發現什麼?(按紅、黃、粉、綠排列)

你們能很快猜出第31個是什麼顏色的氣球嗎?

請同學們再説出幾個氣球的號碼,誰願意跟老師比比猜?

想知道老師為什麼猜得又快又準嗎?學了今天的新知識你就知道了。(由猜氣球的顏色導入,學生興趣會很高。再看到老師總能很快猜對,不僅能讓學生驚訝,更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學生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教學效果會很好。)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餘數

1.春節的時候,我們去親朋好友家坐客,主人都會拿出一些糖果來招待客人。現在我們就幫助小猴子把買來的水果分裝在盤子裏,準備招待客人吧。

2.瞧,小猴子買來了什麼水果?一共有多少個?(10個)現在咱們就幫它把這些桔子平均分一分吧。以小組為單位,用學具擺一擺,請組長記錄結果。

餘數要比除數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3.交流擺法,並説説怎樣列示。(板書)

4.觀察這些分法,你能給分分類嗎?

5.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分後有剩餘的除法。(板書:有餘數的除法)

6.你們能説説什麼是"餘數"嗎?指出幾個算式中的餘數分別是幾。

7.介紹讀法。指名讀、齊讀。

(學生參與了探究的過程,這會對他們理解餘數的.概念給予很大的幫助。)

(二)知道餘數要比除數小

1.想想剛才你們分桔子的經過,再看看這幾個算式,你能説一説為什麼會有剩餘嗎?

剩下的為什麼不再繼續分了?剩餘幾個就不能再分了,跟哪個數比比就知道了?記住: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2.餘數比除數大或等於餘數行嗎,為什麼?

(通過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思考,調動他們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從而使學生在經歷、體驗、獲得的過程中加深對"餘數要比除數小"的理解,使教學重難點迎刃而解。)

三、鞏固練習

1.書上第三頁練一練1題、2題。(鞏固基本概念)

2.拓展練習:一個數除以5,如果有餘數,可能是幾?

四、歸納:談本節課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