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校園1.16W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本節課教學內容主要認識有餘數的除法,體會餘數的含義?掌握有餘數除法的橫式寫法。生活中?我們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時常常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平均分後還有剩餘”?這兩種情況是在實踐中自然產生的。表內除法(一)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況?而本單元有餘數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後還有剩餘”的情況。有餘數的除法這部分學習內容是在學生對錶內除法豎式有比較穩固的認識之後進行的學習?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既可鞏固表內除法的計算又為以後進一步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打基礎?有機體現了有餘數除法與表內除法的聯繫?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從教材上看?內容抽象?概念性強?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學了表內除法比較習慣用乘法口訣直接求商?而有餘數的除法不能直接從乘法口訣中求商?學生較難理解。再加上學生已有經驗不夠多?綜合分析能力有限?因此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學習掌握這樣一個知識跨度較大的內容?是有一定難度的。

  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整體智力水平偏低,學習刻苦。根據這一學情特點,我把有餘數的除法意義和除數與餘數的關係教學分為了兩課時,本節課主要講第一課時有餘數除法意義的教學。

  學習目標:

1.通過情境感知有餘數除法的含義。

2.認識餘數,理解有餘數的除數算式。

  教學重點:感知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數。

  教學難點:理解有餘數的除法算式。

教學準備:草莓圖、小棒

一、 情境導入。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口算,很快説出得數並説出所應用的乘法口決。

2.出示第59頁情境圖,觀察引出活動:同學在做什麼?想不想參加這個活動?

3.讓學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擺一擺。

4.交流擺的結果,並板書:擺正方形可以擺2個餘3個;擺三角形可以擺3個剩剩餘2個;擺五邊形可以擺2個剩餘 1個。 我們用11根小棒擺了這三咱圖形,每次擺都有剩餘。板書:剩餘。 説明在我們的生活中平均分時並不是都能整好分完,有時也會有剩餘。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剩餘的平均分。

二、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學習活動(一)感知有餘數除法的含義

學習方式:師生互動

學習內容:課本第59~60頁的例1。

1.(出示6顆草莓圖)這是什麼?一共有幾個?每2個擺一盤,你能擺幾盤?用小棒擺一擺。(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引導學生説出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3.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餘嗎?學生自由回答。

4.這是平均分的問題,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5.學生彙報,教師板書:6÷2=3(盤)。

引導學生説出各個數字在除法算式裏的名稱及讀法。

學習活動(二)理解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

學習方式:動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現有剩餘的情況。

學習內容:出示7顆草莓圖。

1.每2個擺一盤,看看能擺幾盤?(學生動手擺一擺)

説一説,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

師:剩下的還能再平均分嗎?(學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1)小組交流,自主列式。

(2)學生板演,共同交流。強調用省略號表示剩餘。剩餘的個數叫餘數。

出示算式:7÷2=3(盤)……1(個)

(3)齊讀算式。

説説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讓學生回答

3.師:每道題中的商和餘數分別表示什麼,強調商和餘數的單位名稱及讀法。

4.比較歸納。

今天我們分了兩次草莓,這兩次分草莓的過程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觀察比較6÷2=3(盤)和7÷2=3(盤)……1(個)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餘,另一種是分後有剩餘,但不夠再分的部分那就是餘數。

三、測評訓練

1.完成教材“做一做”第1。

(1)、讓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據圈的結果填空,完成練習。

2.用算式表示課的伊始學生擺圖形的情況和結果。

四、課堂小結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有哪些收穫?

五、板書設計:

有餘數的除法

例1、6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幾盤?

6÷2=3(盤)

例2、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能擺幾盤?

7 ÷ 2 = 3(盤)、、、、、、、1(個)

︳ ︳ ︳

被除數 除數 商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課本68頁的例6以及相應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討與研究,進一步學會用有餘數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在解決較複雜問題中,感知餘數在生活中的靈活應用,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得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運用恰當的方法和策略解決和餘數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將生活實際問題轉化為有餘數的除法計算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咱們來做個小遊戲,從1開始依次往下數1、2、3、4、5,輪迴來6、7、8、9……一直這樣數下去,每一個數都對應一個手指。現在老師説任意一個數,你能馬上就找到這個數對應的手指是哪個嗎?試一試。

數到24是哪個手指呢?

有的同學是一個一個的數,老師一下子就知道是哪個手指,你想知道這其中的奧祕嗎?學習完今天的知識你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啦!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6,出示課件圖片。

(1)提出問題。

師:仔細觀察圖片,你們發現了什麼?

(有13面小旗子,它們擺的很有規律)

師:知道是按照什麼規律排列的嗎?

師:按照這樣的規律,你知道第16面小旗子應該是什麼顏色嗎?

(2)解決問題。

師: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看看誰能很快就知道第16面小旗子是什麼顏色。

小組討論、交流,然後反饋。

(是黃色)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説説你們的方法。

預設:

生1:最後一面小旗是第13面,我接着往下畫,畫到第16面小旗是黃色。

生2:小旗每3個一組是一樣的,每一組裏面的小旗都是按照同樣的順序排列。16個小旗3個3個一圈,圈了5組,剩餘1個,這1個就是第16面小旗子,他是第6組裏面的第1個。按照排列的順序,可以知道是黃色。

(引導學生明白這種圈一圈的方法可以用除法來表示,根據擺小旗的規律,用除法的餘數能夠快速解答這種週期問題。因為餘數是1,就説明第16面小旗時某一組裏面的第1面,應該是黃色。)

(3)驗證結果。

師:用16÷3=5……1這樣的求餘數方法進行判斷,結果正確嗎?

同桌之間相互討論,然後説一説。

2、想一想:如果按照那樣的規律往下襬,第27面小旗應該是什麼顏色呢?(第68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思考解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説説圖中的珠子是按照什麼樣的規律串在一起的,然後獨立思考第24個珠子是什麼顏色,説説解題的思路。

2、完成“練習十五”第5題。

六一兒童節,校園會場上擺了很多漂亮的花盆,看看是怎麼擺的。如果一共要擺32盆,那麼最後一盆應該擺什麼顏色的花呢?

學生獨立思考後,教師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並解答嗎?

小組討論後交流、反饋。

3、完成“練習十五”第6題。

(1)引導學生用求餘數的方法進行判斷。

(2)這是一道思考題,對學生來説有一定難度,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明白一個月裏面完整的星期有4個,就是説一個月裏面至少有4個星期六和星期日,但是題目中説6月有5個星期六和星期日,意味着六月的前兩天應該是星期六和星期日,這樣才符合題意。

四、課堂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2、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們做的小遊戲,其實它和我們今天學的用除法餘數來解決問題有關係。你發現其中的奧妙了嗎?它的奧妙就是每次都數5個,就是把5看作一組,做除數,報出的數就作為被除數,然後用報出的數除以5,看餘數是幾。餘數是1就是大拇指,餘數是2就是食指,餘數是3就是中指,餘數是4就是無名指,沒有餘數就是小拇指。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60頁例1及第61頁例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餘數及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並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藉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並通過觀察、比較、探索餘數和除數的關係。理解餘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目標:滲透藉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快樂。

教學重點:理解餘數及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探究並發現餘數和除數的關係。

教學難點: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果盤、卡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首先我們先來做一個“你來説我來猜”的小遊戲。老師畫出紅黃藍三個顏色的氣球,並標上數字1、2、3,告訴同學們後面的數字依次輪迴紅黃藍顏色,現在你們可以任意説一個數字,我就能猜出它相對應的氣球是什麼顏色,之後師生進行猜氣球顏色遊戲,師説,幾次我猜對了吧。為什麼我會猜的這麼準呢,其實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們就知道其中的奧祕了。

二、動手操作,探究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

(一)1.(出示6顆草莓圖)這是什麼?一共有幾個?每2個擺一盤,你能擺幾盤?用小棒擺一擺。(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引導學生説出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3.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餘嗎?學生自由回答。

4.這是平均分的問題,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5.學生彙報,教師板書:6÷2=3(盤)。

引導學生説出各個數字在除法算式裏的名稱及讀法。

(二)出示7顆草莓圖。

1.每2個擺一盤,看看能擺幾盤?(學生動手擺一擺),説一説,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

師:剩下的還能再平均分嗎?(學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出示算式:7÷2=3(盤)……1(個),説説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讓學生回答

3.師:每道題中的商和餘數分別表示什麼,強調商和餘數的單位名稱及讀法。

4.比較歸納。

今天我們分了兩次草莓,這兩次分草莓的過程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觀察比較6÷2=3(盤)和7÷2=3(盤)……1(個)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餘,另一種是分後有剩餘,但不夠再分的部分那就是餘數。

5.練習:圈一圈,填一填。

三、探索發現餘數和除數的關係。

同學們,其實,有餘數的除法裏邊藴藏着許多數學知識,下面請看……

1.想一想:用8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8÷4=2

2.用9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9÷4=2(個)……1(根)。8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9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餘1根小棒,如果是10根、11 根、12、13、14……根小棒又會出現什麼情況?

3.小組合作接着邊擺邊列出算式。

4.觀察每道題的除數和餘數,你發現了什麼?餘數和除數有什麼關係。

小組討論:

(1)質疑:為什麼餘數總是1、2、3而不是其它的數?

(2)猜想並驗證:餘數可能是4或5嗎?為什麼?

生:餘數按照1、2、3出現,它們都比除數4小。師:你真善於觀察。餘數總比除數小,誰能説説這是為什麼?生:如果餘數等於除數,那就又可以擺一個正方形了。

教師板書:餘數<除數

(3)歸納小結:

餘數既不能比除數大,也不能和除數相等,也就是餘數必須比除數怎麼樣? 餘數<除數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通過擺小棒的活動,寫出了這麼多有規律的算式,大家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了除數要比餘數小的規律。現在我們就用剛才學到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出現的數學問題。

四、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並彙報。

1、搶答 有一堆小棒,擺五邊形,如果有剩餘,可能會剩幾根?擺三角形呢?

2、完成練習十四第2題。

3、填一填:( )÷6=7…… 裏可能會填幾。

五、課堂總結

剩下不能再分的數叫做餘數。

計算有餘數的除法,餘數要比除數小。

3. 談收穫。

板書設計:

有餘數的除法

例1、6÷2=3(盤) 8÷4=2(個)

7÷2=3(盤)……1(個) 9÷4=2(個)……1(根)

10÷4=2(個)……2(根)

11÷4=2(個)……3(根)

餘數小於除數 12÷4=3(個)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59頁主圖、第60頁例1、第64頁第2題。

教學目標:

1. 通過擺小棒的操作活動,使學生髮現日常分物時存在分不完有剩餘的情況,

初步感知“餘數”;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餘數”及有餘數的

除法的含義,會讀、會寫有餘數的除法算式。

2. 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對比、交流等數學活動,理解“餘數”及有餘數的

除法的含義,初步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3.在具體的情景中,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理解“餘數”及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商與餘數的單位名稱的確定。

教學資源:PPT、小棒、學具片

教學內容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時,結果包含兩種情況:一種是恰好分完的情況,這時沒有剩餘,屬於整除類,表內除法涉及此內容;一種是平均分後有剩餘的情況,這是有餘數的除法內容。從國小生學習的角度,“有餘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因此,表內除法學完後不久,教材編排了“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單元。

教材第59頁主題圖呈現了學生分別用11根小棒擺正方形、三角形、五邊形的活動情境,起到了四個作用。一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便於師生操作,引入新課,三是讓學生關注能擺幾個圖形,發現還剩幾根小棒,四是為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理解餘數及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提供示範,積累活動經驗。

教材第60頁例題1藉助平均分草莓的操作活動,通過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使學生理解餘數及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這裏有兩個對比:一是平均分草莓分得的結果的對比,一個是用除法橫式表示的對比,第一個對比是理解餘數、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商和餘數單位名稱的基礎。

教材第60頁做一做和第64頁第2題,都便於學生操作、填空、用除法算式表示,幫助學生理解餘數及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並學會確定商和餘數的單位名稱。

學生分析:

學生剛剛學完表內除法,對除法的本質“平均分”理解深刻,知道除法算式的含義、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除法算式,能熟練用乘法口訣求商,能準確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能熟練進行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動,也能熟練用語言描述平均分物的過程和結果。但是,“平均分物後有剩餘”的現象,會造成學生對除法本質理解的認知衝突,認為這樣的情況不能用除法表示。解開學生的困惑,就要聯繫生活實際,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切身感受到“平均分物物後有剩餘”的正常現象,在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中理解“平均分後有剩餘”的現實現象,從而理解餘數和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以及理解商與餘數的單位名稱的確定。

教學實施過程:

一、操作導入,揭示課題

1.師生用小棒擺圖形活動。

(1)教師用12根小棒先擺一個正方形,再連續擺兩個正方形,讓學生表述教師的操作過程,並用除法算式表示,板書:12÷4=3。

(2)PPT:

學生獨立操作,表述。

(3)PPT演示學生交流彙報操作結果。(分三欄,圖文結合展示)

2. 揭示課題。

(1)對比:教師擺小棒的結果和學生擺小棒的結果有什麼不同?

學生:老師擺完圖形後,沒有剩餘的小棒;我們擺完圖形後,有剩餘的小棒。

(2)提點: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也可以用除法表示,那麼,這叫有什麼的除法呢?

學生:有剩餘的除法。

(3)教師板書:有剩餘的除法(後面會修改課題:有餘數的除法)

二、操作對比,學習例1

1.對比平均分草莓的結果。

(1)PPT演示:把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

學生表述平均分過程和結果,並用除法算式表示:6÷2=3(盤)

(2)PPT出示: 把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學生用學具片代替草莓獨立操作。

學生交流彙報,教師依言用學具片代替草莓擺一擺。

PPT演示:把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

(3)對比:兩次分草莓的結果有什麼不同?

PPT出示,強調“正好擺完”,演示強調“還剩餘的1個草莓”:

提問:剩下的1個草莓還可以擺一盤嗎?為什麼?(學生自由回答,強調:每2個擺一盤,剩下的1個不夠擺一盤。)

2.對比用除法橫式表示分草莓的情況。

(1)結合第一次分草莓圖,説説6÷2=3(盤)的`含義。

(2)提問:第二次分草莓的現象,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嗎?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提點:除法的本質是“平均分”,第二次分草莓有沒有進行平均分?)

提問:第二次分草莓的現象,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3)PPT演示:有餘數的除法算式的寫法,強調:六個圓點寫在商後面格子的中間,再寫“1(個)”。

板書:7÷2=3(盤)……1(個)

説説這個除法算式的含義。

(4)回憶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PPT揭示“餘數”的名稱,説説餘數表示什麼:餘數表示平均分完後剩餘的部分,修改課題:有餘數的除法。

(5)學生嘗試讀出有餘數的除法算式。

(6)PPT出示,對比表示兩次分草莓情況的除法算式有什麼不同?

強調:餘數的名稱、餘數的含義、商的單位、餘數的單位

三、小結新知,提煉方法

1.PPT出示,回憶:這節課學習了哪些新知識?

學生自由説,指名説,教師提點:餘數,有餘數的除法算式的含義、寫法、讀法。

2. 提問:我們用什麼方法獲得了這些知識呢?

提點:操作、觀察、對比、交流。

四、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 完成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1、2題。

學生獨立完成,PPT逐題演示答案。

演示強調:2個2個地圈,豎着圈;3個3個地圈,橫着圈;

演示強調:填空中的餘數和算式中的餘數一一對應出示;

演示強調:平均分鉛筆和剩餘鉛筆的畫法;

語言強調:商的單位和餘數的單位的確定。

2.完成教材第64頁“練習十四”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PPT演示答案。

3. PPT出示:用小棒擺圖形的現象,用除法算式表示。

板書設計:

有餘數的除法

7 ÷ 2 = 3(盤)……1(個)

餘數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後有剩餘的現象抽象為有餘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認識餘數。掌握和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

2、認識有餘數的除法,加強概念,掌握算法,用有餘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3、讓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藉助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展開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重點: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餘數與除數的關係。

教學準備:課件、教師花瓣學具、小組探究單

課前準備: 課前小探究

問題:把22朵花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每人分到( )朵,還剩( )朵?你會用算式表示嗎?你能説一説算式中每一個數的含義嗎?

教學過程:

一、認識有餘數除法名稱及含義

1、情境引入

自然界中有許多美麗的花,我們一起去欣賞。 看,這是3片花瓣 的蘭花,這是4片花瓣的花,有5片花瓣的,還有6瓣花,它們美嗎?你最喜歡的是幾瓣花?

2、動手操作。

現在請每個小組選擇一種花, 用你們拿到的12片花瓣拼一拼,看看最多能拼幾朵花?

3、學生彙報

預設1:我們把12片花瓣,每3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4朵花。

預設2:我們把12片花瓣,每6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2朵花。

預設3:我們把12片花瓣,每5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2朵花。

追問:剩下能不能再拼一朵花?

預設4:我們把12片花瓣,每4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3朵花。

4、結果分類。

學生反饋

師小結:看來,我們在平均分東西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不夠分,還有剩餘的情況。

5、嘗試列式

預設:12除以5等於2,單位朵,餘2,單位片。

師教學並板書(師板書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有餘數的除法。

6、理解含義

追問:12表示什麼?5表示什麼?商和餘數都是2,但它們的意思一樣不一樣?

預設:12片花瓣,每5片拼一朵花。可以拼成2朵,所以它的單位是朵。還剩餘2瓣,所以它的單位是片。

(設計意圖:以拼花和分花為主體,主要是想貼近生活,也是為了能更好地利用我的數據“12片”,沒有用教材中的6個草莓。因為12這個數據即可以被3、4、6整除而鞏固了舊知,被5整除餘2又延伸到了新課。)

二、探究除數和餘數的關係

1、例題變式

如果增加一片,13片,還是每5片拼一朵,你説最多可以拼幾朵?為什麼?同桌説一説算式中每一個數的含義?

學生彙報。

2、小組合作

繼續增加花瓣的數量,14 、15……20、30、100。最多可以拼幾朵,還剩幾片花瓣?

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要求:

擺一擺:小組裏,每人選一種,動手擺一擺。

説一説:將你的想法用算式的形式彙報給小組長。

寫一寫:小組長將組員的結果記錄下來並彙報。

對比觀察除數和餘數有什麼關係?

預設:除數都比餘數大

……

追問:當除數是4,餘數是?當除數是5時?除數是6時?

師小結:在有餘數除法算式中,除數一定要比餘數大。

三、鞏固練習

1、判斷

(1)把15朵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朵,還剩幾朵?

15÷4=3(朵)……3(朵)

追問:這裏數字、單位都一樣(3朵),意思一樣嗎?

(2)把16朵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朵,還剩幾朵?

16÷4=3(朵)……4(朵)

(3)把16朵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朵,還剩幾朵?

16÷3=4(朵)……4(朵)

2、課前探究結合。

這個問題還記得嗎?就是我們課前研究的問題,現在你再試試看,跟之前寫的一樣嗎?

3、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算式。

(1)師:如果我們只看這個算式,去掉這些數據,你知道這裏餘數可能是幾?最大是幾?( )÷6=( )……( )

(2)如果我知道餘數是5,商是2,你知道被除數嗎?

( )÷6=( 2 )……( 5 )

四、全課總結師:有餘數的除法在生活中用途很廣、作用真的很大,只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五、課後拓展

在算式( )÷6=★……★中,餘數和商是相同的數,你能寫出幾個這樣的算式?它們有什麼規律?

六、板書設計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

1、進一步鞏固對有餘數除法的認識和理解。

2、使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分析等活動,自己發現餘數和除數的關係。

3、使學生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 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

發現並理解“餘數定比除數小” 。

[教學難點 ]

結合情境理解餘數為什麼一定比除數小。

[教學準備 ]

多媒體課件、小棒等。

[教學過程 ]

一、導入新課

1、口算

2、先擺小棒,再解答。

(1)拿出 10根小棒,平均分成 3份,每份幾根?剩幾根?

(2)拿出 9根小棒,每 4根放一堆,可以放幾堆?還剩幾根?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有餘數除法的新知識。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 2,展示課件。

1、動手操作。

請每位學生分別用 8、 9、 10、 11、 12根小棒,每 4根擺一個正方形,看看這些 小棒最多能擺幾個正方形。

操作完畢後,全班交流、互動,反饋信息。

(1)如果給你 8根小棒,每 4根擺這樣的一個正方形,最多能擺幾個呢?會有 剩餘嗎?(擺 2根,沒有剩餘)

你能列出算式嗎? 8÷4=2(個)

(2) )如果給你 9根小棒,最多能擺幾個呢?還剩幾根?(擺 2根,還剩 1根) 師根據反饋及時板書:9÷4=2(個) …… 1(根)

(3) 10根呢?

師根據反饋及時板書:10÷4=2(個) …… 2(根)

(4) 11根呢? 12根呢?

11÷4=2(個) …… 3(根)

12÷4=3(個)

為什麼不是餘 4根,寫成 12÷4=2(個) …… 4(根)呢?

(因為 4根又可以擺一個正方形了。 )

2、觀察發現

(1) 讓學生觀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餘數和除數, 大膽猜測餘數與除數的關係。 師: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麼呢?

餘數小於除數。 (師板書)

(2)學生驗證:要求學生小組合作,拿出小棒擺一擺,看看餘下的小棒根數能 不能是 4根、 5根、 6根 ……

(3)學生彙報實驗結果,得出餘數不能大於或者等於除數,因為這種情況下, 餘下的還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為止,此時餘數小於除數。得出餘數 <除數的 結論是正確的。

小結:剩下的不能再分的數叫餘數。

計算有餘數的除法時,餘數要比除數小。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師:通過剛才的探討,我們知道在有餘數的除法裏,餘數一定是小於除數的。現在讓我們用一堆小棒擺一個五邊形,如果有剩餘,可能會是幾根小棒?

總結:每 5根擺一個,就是把小棒每 5根分一份,除數是 5,根據餘數和除數 之間的關係,可能剩 1、 2、 3、 4根。

師:如果用這些小棒擺三角形呢?

學生獨立思考,指名回答。

2、完成“練習十四”第 14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已知除數是多少, 在被除數和商未知的情況下, 求餘數最大 是幾,然後指名回答。 (除數是 8,不管被除數和商是幾,餘數都小於除數,可 能是 1—— 7中的任意數,其中,最大是 7。 )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