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認識平均數教學設計(通用6篇)

校園2.43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平均數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平均數教學設計(通用6篇)

認識平均數教學設計 1

一、教學內容:

課本第91、92頁,例2。

二、學習目標:

1、瞭解平均數的意義——反應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也就是數據的整體水平。

2、學會平均數的常用求法。

3、複習單式統計圖,為下一步複式統計圖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會數形結合,掌握數學思想的轉換。

四、教(學)具準備:

PPT等

五、教學過程:

(一)揭示目標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認識平均數(板書課題),請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出示學習目標)請默讀。

1、瞭解平均數的意義——反應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也就是數據的整體水平。

2、學會平均數的常用求法。

3、複習單式統計圖,為下一步複式統計圖的學習打下基礎。

讀完學習目標,請你告訴我,本節課我們將要學習些什麼?(板書學生的答語)

(二)自主探究

1、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P91、92,例2,重點看討論過程,思考:

(1)、分別找出男生和女生踢的最多的那個進行比較,結果是______。

(2)、分別求出男生和女生踢的總個數,再比較,結果是______勝。

(3)、分別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踢的個數,再比較,結果是______勝。

(4)、你喜歡上述的'哪一種比較方法?為什麼?

2、學生獨立自學

3、自學反饋

挑選4名4號學生回答問題。

4、自學檢測

四年級第一小組的男、女生進行套圈比賽,每人套15個圈。下面的統計圖表示他們套中的個數。

(1)男生隊數據分別為:7、7、7、7;女生隊數據分別為:6、6、6、6;誰贏了?你的依據是?

(2)男生隊數據分別為:6、9、7、6;女生隊數據分別為:10、4、7、5;誰贏了?你的依據是?

請3號或4號同學回答。

(三)合作提升

1、更正

針對3號或4號的回答,1號或2號同學可做適時補充和糾正。

2、討論

課件演示兩種求法,請學概括出方法。

3、歸納總結

本節課我們明確了求平均數的意義——它用來表示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還學習了平均數的求法移多補少法總數—→平均分。平均數特別適合總數不一時,表示數據的整體水平。

(四)當堂檢測

1、當堂檢測

1.移動筆筒裏的鉛筆,看看平均每個筆筒裏有多少枝。

2.小麗有下面這樣的三條絲帶,這三條絲帶的平均長度是多少。

3.學校籃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釐米。

李強是學校籃球隊隊員,他身高155釐米,可能嗎?

學校籃球隊可能有身高超過160釐米的隊員嗎?

4.出示水果店的一週銷售量圖表。

(1)哪一天銷售量最多?

(2)哪一天銷售量最少?

(3)蘋果和橘子哪一種銷售量更高?

(4)知道了週五的銷售量最多,對於接下來的週六週日,小老闆你的建議是?

(5)知道了週一的銷售量最少,小老闆你的心情是?你有什麼改進措施麼?

(五)抽查評價

P93練習二十二1、2、

六、板書設計

認識平均數

意義:求法:

整體水平移多補少法

總數—→平均分

七、教後反思

本節課遵循雙分管理教學法,進行了教學設計,結合本節課的具體內容,我加大了和學生互動的口答比重,減少了書面計算時間,教學效果良好。這是自己的第一次嘗試在老教法中教出新意,課件富有變化,學生注意力極其集中,反饋良好。缺點也有一些,由於本節課的概念有些抽象,部分學生有些理解困難。為了學生理解的更為紮實,還可以加入類似“要想使女生贏過男生,xx至少應套中多少個?”等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多樣性。

認識平均數教學設計 2

一、三維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經歷求平均數的探索過程,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2、感受平均數概念所藴含的豐富、深刻的統計與概率背景,能對數據分析結果做出簡單的推斷和預測。

3、運用數學思想解決生活中有關平均數問題,讓學生感受平均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增強學生在生活中獲取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通過豐富的實例,使學生學會求平均數。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構建平均數的概念。

三、教具使用

皮球兩個

四、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男女生各一隊進行拍球比賽,在規定的時間內看看哪一隊拍球的總數多,哪一隊為勝利隊。每隊各選擇1個代表,每位選手的排球時間均為10秒鐘,男隊由女隊來記數女隊有男隊來記數。老師根據拍球情況在黑板上記錄。然後組織學生算出總分,宣佈勝利隊!

(二)構建新知

1、感受平均數產生的需要:看到同學們玩的這麼開心,我有個小小的請求,我也特別想加入比賽,不知道大家歡迎嗎?(老師拍球后把分數加入比賽失敗的一方),這樣一定回遭到另一隊的反對,同學們會認為獲勝隊用4個人的成績和自己隊3個人的成績相比,對自己隊很不公平。進而提問:看來人數不相等,就沒法用比較總數的辦法來比較哪組的水平高,這怎麼辦呢?

其實在生活中學習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比如説我們學校剛剛進行了學期初的摸底考試,可是大家都知道,我們3年組各班的人數是不同的,那就無法比較成績的高低嗎?你有什麼高招?(引出平均數)

2、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

請兩組同學分別去求各自隊拍球的平均數。然後來彙報。(2)提問:這個數是誰拍球的個數?其實也就是説我們拍的數量一樣了,可以用我們今天學的新名詞來説就是平均數。平均數它比較好的反映了這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這時候我們就可以來比較一下兩個隊哪個隊的平均水平稍稍的高一些了。

3、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區別“平均數”和“平均分”

在你眼裏,什麼是平均數?平均數和平均分有什麼差別嗎?老師舉例説明:平均分是説12塊糖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4塊,這個4塊是每個同學實際分得的數;平均數是説3個同學一共有12塊糖,平均每個同學有4塊,這個4塊就是平均數,因為不一定每個同學都有4塊。所以説平均數和平均分的意義不一樣。

(三)、聯繫實際,拓展應用:

1、平均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我為同學們找到了一組數據:生活中的平均數(具體情境中,理解平均數)

我國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城鎮24平方米;農村28平方米。

我國平均每人每年用電量為1081千瓦時。

我國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每日為208升。

小剛家三口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嚴重缺水地區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

我國男性平均身高為1.68米。

我國女性平均身高為1.54米。

看到這些數據你想説些什麼嗎?

2、北京水資源與瀋陽水資源的對比,讓學生找出平均數,並加以分析:北京水資源總量約3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約300立方米。哈爾濱水資源總量約3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約486立方米。

為什麼總量一樣,而平均每人佔有量有這麼大的差距?

師:北京市民大多,而哈爾濱相對來講人口少,在總數不變的情況下,平均數也不同。正因為我們人口眾多,雖然我們國家水資源佔有量排在世界第六位,但人均佔有量排在世界第110位,而且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國的西南地區發生了旱災,災區土地乾裂,人們連飲用水都找不到,因此我們國小生怎樣做?

3、幫老師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學校各季度的用水量情況,各季度分別為16、24、35、21噸,現在老師想讓大家幫我求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噸?

4、討論題:星期天,鼕鼕高高興興去學游泳,低頭一看,發現警示牌上寫着平均水深110釐米。鼕鼕心想,這也太淺了,我的身高是130釐米,下水游泳一定沒危險。你們覺得鼕鼕的想法對嗎?

開個小小爭辯會,看看最終誰能説服誰,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請同學隨便站起來説説支持哪一種的理由,其他同學隨時可以反駁。

(四)、評價反思,感受成功

1、引導學生回顧本課學習內容,説一説學到了哪些知識,是怎樣學到的?

2、引導學生説説這節課學習的感受,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悦。

認識平均數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初步建立平均數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補少的統計思想),理解平均數的概念和掌握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2、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學會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平均數的問題,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3、體會數學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培養創新精神和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掌握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切實掌握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教具準備:

課件,用來操作的圓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爭論

前幾周的運動會選拔隊員,你知道是怎樣選拔的嘛?

二、尋求方法,探索新知

五(2)班男女生之間發生的一場爭執,五(2)班男子籃球隊,要替換一名隊員,7號和8號都要求參加,爭執不下,為了在關鍵時候找準隊員,老師找出了它們倆在一場小組賽中的成績統計:

觀察統計表,從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能根據這些數據信息幫老師作出決定嗎?派誰上場?

討論交流:

生1:比總分。

生2:場次多的。

引出:比總分和場次均不公平

師:比什麼呢?

生:比平均每場得分。

總結:由於場次不同,不能比總分,就像剛才xx説的,比兩個隊員平均每場的`得分,也就是它們各自得分的平均數比較合理。

2、動手操作,求兩個隊員的平均每場的得分

(1)在小組長帶領下,利用老師提供的學具,擺一擺,移一移,或用其它更簡捷方法,求7號隊員的平均得分。

(2)展示交流方法

用移動小圓片的方法,求出了7號隊員平均每場得分,從第4場拿出來2個小圓片補給第一場,這樣每場得分就一樣多了。

通過移動學具方法,你們得出了7號運動員平均每場得分是多少?你們覺得他的方法怎麼樣?(移動一次,就求出了7號得分的平均數,這個辦法簡捷清楚,你們有沒有問題要問他們?)

生:為什麼要把第4場得分移動起來補給第一場呢?

生:把多的補給少的,就能使他們結果趨於一致。

不僅操作好,説得也好,大家知道嗎?你們剛才運用的就是咱們數學上用來研究平均數時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叫移多補少法。

板書:移多補少。

課件:動態演示一次。

方法二:計算方法

我剛才看到有不少同學有紙筆在寫,誰用計算方法了?

板書:(9+11+13)÷3=11

先求什麼?再求什麼?為什麼要除以3?

在這個過程中先把多的和少的合在一塊,再平均分成3份,這樣能使每份一樣多嗎?是多少?這和我們剛才移多補少的方法得出的結果相同嗎?

3、自主探索,求8號運動員平均每場的得分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求一求8號運動員平均每場得分。

展示方法。

方法一:移多補少(課件展示)

方法二:計算方法(7+13+12+8)÷4=10(分)

分析:先求什麼?再求什麼?現在能幫五(2)班同學解決他們爭論的問題了嗎?

師:解決兩個隊員平均得分時,我們都用到了計算方法,這兩個計算方法計算時有什麼共同點。

生:都是先求總分,再求平均每場得分。

引出:求平均數方法,總數÷份數=平均數

小結:遇到這樣的問題到底是移多補少還是計算方法,我想這要根據實際情況完成,如果數據小,可用移多補少,如果數據較大,可以用計算方法。

4、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10”是8號運動員哪場比賽得分?

“11”是7號運動員哪場比賽得分?

師:好極了,平均數並不是一個實際存在的數,而是我們經過移多補少或者是合再均分之後,算出的一個理想的數。

師:仔細觀察,將10、11與它們原來每組數據中的數比較一下,你會有什麼獨特發現?(課件演示)

引出:平均數介於最大和最小數之間

小結:平均數的大小應該在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之間,此外,一組數的平均數是我們計算出的結果,表示的是這組數的平均水平,並不一定這一組數都等於平均數,有些可能比平均數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數小。

三、應用方法,解決問題

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平均數,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數,接下來我們要遇到的是生活中有關平均數的問題,你能勇敢闖關嗎?

挑戰第一關:“明辨是非”

(1)城南國小全體同學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麼,全校每個同學一定都捐了3元。()

(2)學校排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釐米,李強是學校排球隊隊員,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釐米。()

(3)一條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強身高1.2米,他不會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時肯定安全。()

(4)四(3)班同學做好事,第一天做好事30件,第二天上午做好事12件,下午做好事15件,四(3)班同學平均每天做好事的件數是(30+12+15)÷3=19(件)()

挑戰第二關:“合理選擇”

1、植樹節少先隊員種樹,第一天種了12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種了315棵,平均每天種多少棵?()

A、(180+315)÷2B、(180+315)÷3

2、氣象站在一天的1點、7點、13點、19點測得的温度分別是攝氏8度,15度、24度、17度,請算出這天的平均氣温。()

A、(8+15+21+17)÷4B、(8+15+21+17)÷(1+7+13+19)

挑戰第三關:“正確解決”

知道如何確定這位歌手的最後得分嗎?標準比賽通常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來求選手的得分的平均數,你能説説這是為什麼嗎?過高和過低分數容易影響整體水平。

課件:去掉一個最高分,再去掉一個最低分9.9和8.8

你能猜測一下這位歌手的成績範圍嗎?9.2分與9.8分之間,你的估計對不對呢?來算一算吧?

四、總結回顧,提升思考

師:一節課的時間就要過去了,大家學得愉快嗎?又收穫了什麼呢?能把你收穫後的喜悦與大家分享一下嗎?

認識平均數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再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的基礎上,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2、能運用平均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平均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難點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體會平均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課件:根據有關規定,我國對學齡前兒童實行免票乘車,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攜帶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兒童免費乘車。1.2米這個數據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學生質疑,説一説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決疑惑。

學齡前兒童,即0-6歲的`兒童,而這就意味着0-6歲的兒童身高普遍不會超過1.2米,那麼我們首先就要調查一下0-6歲兒童的身高數據,但是我們無法確定一個準確數值,這就需要計算出數據的平均數來解決問題。

出示平均數的意義: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除以數據的個數。它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數的方法。

出示課件:“新苗杯”少兒歌手大獎賽的成績統計表。

評委1評委2評委3評委4評委5平均分

選手192989496100

選手297991008495

選手39098878590

(1)把統計表填寫完整,並排出名次。

(2)在實際比賽中,通常採取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然後再計算平均數的記分方法。你能説出其中的道理嗎?

(3)按照上述的記分方法重新計算3位選手的最終成績,然後排出名次。

3、教授解題策略。

題中數據眾多,無法直接比較,可以先求出每位選手的平均成績,再進行比較,這樣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數的方法: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選手1:(92+98+94+96+100)÷5=96(分)

選手2:(97+99+100+84+95)÷5=95(分)

選手3:(90+98+87+85+90)÷5=96(分)

4、計算完畢請補充統計表,並排出最終名次。

板書設計

平均數的再認識

平均數的意義。

求平均數的方法: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認識平均數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認識平均數,體會平均數的必要性。

2、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表,並能根據統計圖表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具體的情境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並能根據情況進行合理推測。

二、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教學難點

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體驗產生平均數的必要性。

同學們平時喜歡打球嗎?前些天,二(3)班有5名男生,4名女生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投籃比賽。説到比賽,你們最想知道什麼?

我們一起來看看比賽情況。

出示兩幅統計圖:這是男生隊和女生隊每個人在相同時間內投中球情況統計圖。(0表示投中一個)

A、觀察統計圖,根據比賽情況,你認為哪隊的投球水平高一些?説説你的想法。

學生討論比總數——每隊總人數不相同,不公平

比最多的——個人水平,不是整隊水平

B、到底怎樣比才公平地體現兩隊的實力(投球水平)呢?

(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球)——實際就是每隊隊員投球的平均數

揭題板書——認識平均數

2、認識平均數

剛才同學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算出每隊隊員的投球平均數,能幫我們評判輸贏。那怎樣才能求出兩隊投球的平均數呢?

A、同桌合作完成

a、利用手中的作業紙,不用箭頭在圖上移一移,也可以動筆算一算,求出兩隊的平均數。b、再比一比,哪隊贏了?

B、反饋:哪隊贏了?你是用什麼方法研究出來的?

a、移一移,學生板演,其他生觀察:在移的過程中,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每人投球個數變了

每隊的總個數不變

(每隊內部的個數調整,不影響整個隊的實力)

像這種在總個數不變的情況下,把個數多的移給個數少的,使每人投球個數相同的方法叫:移多補少

剛才同學們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求出了男生隊投球的平均數是5,女生隊投球的平均數是6,從而認為女生隊投球的實力比男生隊強一些。

還有別的.方法嗎?

C、算一算,(7+3+5+9)/4=6(個)(4+7+5+4+5)/5=5(個)

(1)、算式中的數都表示什麼意思?

(2)、比較平均數,誰贏了?

比較兩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小結:當數字比較小又接近的時候我們用移多補少更簡便,

當數字比較大而複雜的時候我們用計算的方法更為簡單。

3、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剛才在評判了兩隊的輸贏碰到困難時,是誰幫助我們進行公正地評判的?那平均數到底是個怎樣的數呢?想不想更進一步地瞭解它呢?

(1)、仔細觀察女生隊每人的投球數,和平均數相比,你發現了什麼?

有的比5大――可能相等或不相等

有的比5小――

(2)、同樣都是“5”,它們所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是個體的投球水平

是整個隊的總體投球水

4、其實,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平均數,你能舉個例子嗎?

五、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應用平均數

1、是的,正是由於平均數能體現整體狀況,在生活中的作用還不少呢。前不久,學校想了解三年級同學的身高狀況,該怎麼辦?

昨天、我從咱們班第一橫排中選5個同學,瞭解了他們的身高,一起來看看吧。

(1)、出示身高計表

同學12345

身高cm131136134132137

(2)、估計:他們的平均身高大約是多少?你是怎麼估算的?

145cm、130cm可以嗎?最小數<平均數<最大數

(3)、算一算他們的平均身高(計算方法)

平均數134cm和表格中的134cm有什麼不同?(5個人的整體的身高狀況、3號個人的實際身高)

(4)、根據第一排同學的身高,請你推測一下咱們班同學的平均身高,並説説你的依據是什麼?

(5)、看來推測的結果是否準確和我們選取哪5名同學有很大關係,如果按現在的座位(8排8列),還是選5名同學,你準備怎麼選?

小結:看來平均數的作用真大,它不僅讓我們瞭解了一個小整體的狀況,還能根據小整體的狀況推測出大整體的狀況。

2、小熊商店

(1)、出示統計圖,你知道了什麼?

(2)、求出前三週的平均數

(3)、預測一下第四周進幾箱?

六、拓展

淘氣身高1.3米,不會游泳,到平均水深0.8米的小河洗澡,有危險嗎?

七、小結

這堂課你學得開心嗎?有什麼收穫嗎?

認識平均數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問題,經歷瞭解“平均數”意義的過程。

2、瞭解“平均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能運用生活經驗對“平均數”作出解釋。

3、體會求“平均數”在現實問題中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瞭解“平均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教學難點:

能運用生活經驗對“平均數”作出解釋。

課前準備:

CAI課件、教師準備5個紙杯,杯中放上不同根數的筷子。學校第一季度用水量表。

一、師生談話,引入新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課間活動嗎?在課間活動中你喜歡做哪些遊戲?是怎樣組織的?

學生可能會説:

生1:我喜歡玩跳繩,我們4人一組,我們組跳的最多。

生2:我喜歡玩呼拉圈,我們兩人一組,我們組我轉得最多。

師:同學們在課間活動中玩的真開心!老師特意排了張照片,你看!他們在做什麼遊戲呀?(踢毽子!)好玩嗎?老師把我們班這兩組同學踢毽子的情況記錄了下來,你們看!(CAI課件出示統計表)

師:從這裏你瞭解到哪些信息?

學生可能會説出很多:

生:第一組王藝丹踢了8個,穆德芳踢了7個,趙丹寧踢了6個,郭帥成踢了7個。

生:第二組……

二、討論交流,探究新知。

師:剛才你們從表中瞭解到這麼多數學信息,真了不起!你想通過這些信息知道哪些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如:

生1:第一組一共踢了多少個?第二組一共踢了多少個?

生2:哪一組的成績好?(板書)

師:你提的問題特別有價值,你們認為那一組的成績好?

生3:第二組成績好,因為第二組有踢毽子冠軍。

生:我不同意他的觀點,一個人的成績好,並不代表全組的人都好。

生:我認為第二組的成績好,因為第二組比第一組多踢兩個。

生4:我不同意,因為第一組人少,第二組人多,人數不一樣,比總數不公平。

師:看來比總數、有頭球冠軍都不行,都有矛盾衝突。那麼大家在思考一下怎樣比才公平呢?

學生可能説到:把每個組踢的總數平均一下,比較每組平均成績就公平了。

師:你從哪知道平均成績?(期末老師説過我們班的平均成績是多少)求每組的平均成績就是求什麼?

(每組平均每人踢了多少個?板書)

師:你們同意他的意見嗎?那就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先商量一下怎樣求出每組平均每人踢毽子的個數,然後再算一算,看哪個組合作得最愉快!

教師巡視,注意瞭解學生的計算方法,對學困生進行指導。(在合作接近尾聲時,讓學生將自己的方法寫在黑板上,並寫上組名。)

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方法:

1.分步:(解題思路:先算什麼,再算什麼。)2.綜合算式:(找小組同學講出解題思路)

(藍兔)第一組:8+7+6+7=28(個)

(虹貓)第一組:(8+7+6+7)÷4

28÷4=7(個)(4表示什麼?7個是什麼?)

第二組:9+8+5+3+5=30(個)

30÷5=6(個)第二組:(9+8+5+3+5)÷5

=30÷5

=6(個)

師:仔細觀察這兩組的解題方法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共同點?

生:不同點:一個是分步計算,一個是列綜合算式。

生:相同點:都是用總個數除以每組的人數。

師: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分步綜合都可以。現在誰能大聲説出那組的成績好?

生:第一組!

師:讓我們一起鼓掌向穆德芳這一組表示祝賀!(板書:優勝組),第二組同學請繼續努力。

師:通過踢毽子這個遊戲,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要求每組的平均成績,應用這組的總個數除以每組的人數。

生:要知道哪組的成績好應比較每組踢的平均個數。

師:看來這個數的作用真不小呢,他能反映出每組的整體水平!(用手指板書)誰來給每組平均每人踢得個數起一個名字?

生:平均踢的個數……(很好!能不能再簡捷一點?和我們的名字一樣兩個字或三個字?)

生:平均數。(非常好,那我們就把平均每人踢得個數叫平均數。)

板書:平均數

師:剛才我們用“平均數”這個新朋友解決了哪組成績好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還經常遇到求平均數的問題。看,這是我班環保小衞士樑捷統計的他家一週內丟棄塑料袋的情況。(課件出示)

師:請你們幫樑捷算一算,他們家平均每天丟棄幾個塑料袋?自己獨立試一試,有困難的可以找同桌幫忙。

師:把你計算的方法和結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方法:

生1:先算出樑捷家一星期丟棄塑料袋的總個數,再除以7。(實物投影)

分步:1+3+2+3+2+6+4=21(個)綜合算式(1+3+2+3+2+6+4)÷7

21÷7=3(個)(7表示什麼?)=21÷7

=3(個)

答:樑捷家平均每天丟棄3個塑料袋。

師:你們同意他的解題思路嗎?同學們真聰明,這麼快就求出了樑捷家每天丟棄3個塑料袋。我們的好朋友藍靈鼠聽説大家在研究平均數,特意趕來向我們請教一個它一直很糊塗的問題。你看!(課件配音出示藍靈鼠畫面:求出的“3個”是實際每天丟棄的塑料袋個數嗎?)小組討論一下幫藍靈鼠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可能有兩種認識:

生:我認為“3個”就是樑捷家實際每天丟棄塑料袋的個數(教師可以讓學生再次觀察表格,明確“3個”不是實際數)。

生:我認為“3個”不是樑捷家每天實際丟棄的個數,而是樑捷家平均每天丟棄塑料袋的個數。它是一個“平均數”。

師:平均數“3個”和實際每天丟棄的塑料袋個數比較可能會怎樣?你能舉個例子説説嗎?(適時激勵表揚)

生:實際丟的個數有的比平均數多,有的比平均數少。(如果學生不能説出教師給予提示)

師:藍靈鼠聽了大家的解釋滿意嗎?一起了解一下!(課件出示藍靈鼠:哦!原來是這樣呀!謝謝大家,拜拜!)(師生一起拜拜!)

師:我們算出了樑捷家平均每天丟棄3個塑料袋,照這樣計算,請想一想我們班有80個同學,那麼80個家庭一天一共丟棄多少個塑料袋?算一算一週丟棄多少個塑料袋?

學生算完後,交流計算結果。

師:通過剛才的計算,你想到了什麼?

學生可能説:

生:那就會到處都是塑料袋,我想對丟棄塑料袋的人説:“請不要隨意丟棄塑料袋了。”

生:塑料袋滿天飛。

……

師:有了我們這些環保小衞士的努力,相信我們的環境會變得越來越好!

三、動手實踐,理解新知。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做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裝筷子游戲。請各組派代表準備好杯子,按老師的要求做。

師:仔細觀察裝好的筷子,你發現了什麼?

生:杯中筷子的根數不一樣。

生:……

師:如果要使紙杯中的'筷子一樣多,可以怎樣做?小組合作,先商量一下,然後再試一試,看哪個小組的方案最有創意。

學生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

(1)把鉛筆都取出來,用剛學過的求平均數的方法計算,先求紙杯中共有多少根鉛筆,再求平均每個紙杯放幾根。(必須出現)

分步:3+4+2+5+1=15(根)綜合:(3+4+2+5+1)÷5

15÷5=3(根)=15÷5

=3(根)

師:你真聰明,能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我們為她鼓掌!

(2)把所有的小棒收到一起,再一根一根的分次放到紙杯裏。

(3)先算出平均數,再移多補少。把多的移到少的中,使每個紙杯中都是3個。(你的方法更有創意,你真棒!)

師:剛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看來求平均數的方法不只一個。其實,解決同一個問題會用不同的解決方法,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和自己的需要靈活選擇,相信同學們一定會開拓出新的天地!

四、走進生活,應用新知。

師:同學們,平均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處,為了更好的認識這個新朋友,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面的信息。

課件出示:學校第一季度的用水量統計表:

月份

1

2

3

平均每月用水噸數

噸數

246

180

270

1.算一算我校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的用水量。

2.説説從該表中你有什麼發現,你想對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説些什麼?

生:3月份用水量最多,同學們、老師們我們都應該節約用水。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最想説的是什麼嗎?

師:節約用水,從我自己做起!

五、深入生活,拓展應用。

屏幕出示畫面

師配以畫外音: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穿過了一片土地,平均水深120釐米,你們看。誰來了?小明來了!我的身高可是140釐米,不會游泳,如果我在這條河裏面玩耍,會有危險嗎?

師:聽了同學們的勸告,小明一定不會在河裏玩耍了。(德育教育)

六、回顧總結,暢談收穫。

好的同學們,不知不覺,就要下課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和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同學們的每一節課多能收穫多多,快樂多多!

七、課間遊戲,體驗應用。

師:課下作業,課後,請同學們自由結合小組,進行一次拍球比賽,比一比哪組的成績好。

規則如下:

1.以小組為單位,在室外進行。

2.每人拍3次,記錄最好成績。

3.計算出小組同學的平均成績。

師:請同學們認真完成,下節課我們選出優勝組,大課間給大家表演!好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同學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