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

校園1.16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1

教學設想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經典的傳統課文,相對於國中階段的其他古文,本文在文字理解上有些難度,又是以議論為主,學生學習興趣可能不大,提倡進行互動探究性學習,允許他們提問,讓學生體會收穫的快樂,成功的喜悦。其次,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誦讀,採取如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等不同形式,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從而進行文化的薰陶。

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字詞,品味語言情致。

2.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3.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代人生。

教學重難點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2.對論證方法的掌握。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所謂誦讀,就是朗讀和背誦。這是文言文教學最基礎最實用最重要的教法,可採取多種形式的讀,如墨讀、齊讀、跳讀、精讀、美讀等。要求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在誦讀的過程中習得語感,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培養能力。

2.質疑法:這裏所説的質疑,並非指教師想提問學生,而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己不懂之處提問,或者是對文章的觀點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鑑賞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2.譯讀課文,自由質疑,互動探究,理解文意;

3.美讀課文,體會語言特色,初步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中央電視台的《藝術人生》欄目,近期專訪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讓倪萍選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幾個關鍵詞,她選中了“選擇”這個詞。倪萍説,她喜歡選擇,也害怕選擇,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是你必須付出的,你想得到東的時候可能西就隨着失去,東西都擁有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就得想好了要放棄,而放棄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關鍵時刻我們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吧。

[説明:這個導語的設計更加接近生活,符合學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點,有助於吸引學生的興趣]

二、作家作品簡介

1.關於孟子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常以孔孟並稱。他生活在兼併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他曾遊樑,説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補充資料:跟孟子有關的小故事,如孟母三千(出示漫畫),激發學習興趣,打消畏難情緒。

2、關於《孟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題目是編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諸子傑出的散文著作,著錄十一篇,現存七篇。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説、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孟子》跟《論語》同是用語錄體散文,但體式有所不同。它篇幅比較長,內容也更具體,描繪也更細緻。《孟子》比喻準確形象,語言犀利酣暢,感情洋溢飽滿,説理深刻透徹。

3.解題

孟子主張“性善論”,他認為人生而有側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以嚴肅的態度,莊重的語言,闡述了義重於生,義重於利,提出捨生取義的主張,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默讀課文,對照註釋,掃除語音障礙。

2.點名朗讀並點評

要求:教師應注意朗讀指導要有梯度。

⑴讀準字音

不為(wéi)苟得也 為(wèi)宮室之美為(wéi)之

一簞(dān)食 一豆羹(gēng)

蹴(cù)爾 不屑(xiè)

苟(gǒu)得 如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wù)

⑵注意節奏停頓及重音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② 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

③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④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⑶理解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

3.串譯課文,瞭解大意。

⑴字詞註解補充:

得兼:能夠同時得到。 有甚於:比……更重要。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苟得:苟且偷生

患:禍患,災難。 已:停止、放棄。

非獨:不僅僅。 避:躲避

向:從前。 萬鍾:萬鐘的俸祿,形容位高祿厚。

辨:辨別。 奉:侍奉。 窮乏:貧窮。

⑵通假字

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3)一詞多義

① 為:今為(為了,介詞)宮室之美而為(接受)之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做,動詞)

向為身死而不受(寧願)

②得:故不為苟得也(得到)

所識窮乏者得我歟(感激)

③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種)

是亦不可以已平(這種做法)

⑷虛詞(注意“之”、“而”、“於”的用法)

①之:呼爾而與之(代詞 他)

為宮室之美(助詞 的)

②而:呼爾而與之 (表修飾,不譯)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錶轉折,卻)

③於 :所欲有甚於生者 (對)

萬鍾於我何加焉 (比)

⑸翻譯重點句子。

如: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然而)在這個問題上,卻有可以獲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這個問題上,卻有可以躲避禍患的手段而不採用的人]

五、整體感知

①請兩三個學生説説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明確: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做出正確的選擇。或:人在進行選擇時,應以義為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②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明確:捨生而取義者也。

六、抓語言特色,初背課文

1.背誦成組的排比句、對偶句。

方法:學生齊讀課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韻美。背誦也以這些句子為基礎,先背誦對稱句,再連句成段,連段成篇,進而達到背誦的效果。

2.教師出示背誦練習,幫助學生背誦。也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對美文”競賽,一組出排比句或對偶句的上句,另一組對下句。

多媒體顯示: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爾而與之, ; , 。

向為身死而不受, ; , 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3.學生齊背課文。

七、小結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八、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書後練習題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理清課文的論證思路,掌握論證方法。

2.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鑑賞本文的説理藝術。

3.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步驟]

一、 導入:

(師生齊背課文,然後導入)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瞭解了文章大意,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內容,主題和寫作特色。

二、鑑賞孟子散文的説理藝術

㈠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説理方法

1.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怎樣提出來的?為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捨生取義,為義而不避死。

這個論點是由比喻引出來的,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點明“義”的價值高於生命,提出“捨生取義”的主張。

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樣由此及彼,由淺入深,運用了比喻論證,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解説:在這個問題上,學生有可能存在“魚怎麼能跟熊掌相提並論”的疑問,教師可以適時引導:(見《教師用書》P442)魚在今天,特別是南方人看來,是極平常的菜餚。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對古代的北方人,魚是上等佳餚,北方少河流,魚也就不多,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食有魚是富貴人家的生活,所以孟子把“魚”和熊掌相提並論。

2.論點提出以後,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明確:首先運用了道理論證,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捨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苟得,惡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後再從反面説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麼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裏運用了對比論證,論證了“義”重於生,應“捨生取義”。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存而不喪失。

接着從正面舉例論證,自古以來就有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人。“一簞食”“一豆羹”關係到人的生死,但若用無禮的方式施捨,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這一事例充分説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飢餓時仍有羞惡之心,寧願餓死也不失義。然後文章陡然一轉,從反面舉例,與前者對比,指出一些顯貴的人“不辨禮義”就接受優厚俸祿。緊接着以一個反問句“是亦不可以已乎”,説明他們接受的原因是利慾薰心,見利忘義,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後用三個排比今昔對比,批判他們重利輕義、見利忘義的行為。“向為身死而不受”,現在“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這又是為了什麼呢?難道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先前為了“義”可以“捨生”,現在卻為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為不是應該停止嗎?

總之,人要做到“捨生取義”,要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辨禮義而受“萬鍾”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

3.引導學生討論本文的論證方法。

明確:運用了道理論證、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

① 比喻論證。

“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在兩件事不能同時並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

② 正反對比論證。

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與事實做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做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③道理論證。第一段主要採用的論證方法。

④舉例論證。第二、三段主要採用的論證方法,舉“窮人不食嗟來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強調了要講“義”,不能忍受羞辱,“蹴爾而與之”連乞丐都不接受,何況是把“義”看得很重的人了;舉“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

㈡難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麼作用?

明確: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捨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裏運用了類比推理,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2.“所欲有甚於生者”的“所欲” 和“所惡有甚於死者”的“所惡”分別指哪些事情?

明確:這裏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如 為人民謀解放,為了四化建設,為了別人的安危等。“所惡”應指不正義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 污受 賄,濫用 職權,殺人放火等。

3.“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麼?

明確: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險等。

4.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一節中説:“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後又説:“此之謂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麼?

明確:“是心”指側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這些善心。

“本心”指捨生取義。

5.為什麼説“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明確: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隻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喪失善心(天性、天良)

6.“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鍾”在數量上孰多孰少?在意義上呢?為什麼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明確:“一簞食,一豆羹”在數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關係性命,因而是比萬鍾還要貴重的。然而“蹴爾而與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它強調的是要講“義”,寧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萬鍾”就接受了的人是見利忘義,失去了本心。

7.孟子有一段話解釋了骨氣的含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那麼“萬鍾則……”這句話應指其中的哪一句?

明確:“富貴不能淫”即高官厚祿收買不了。

8.作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讚揚了什麼樣的人,斥責了什麼樣的人?

明確: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

9.孟軻所説的“義”有它特定的階級內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親、尊長等一套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義”的目的,也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者的根本利益。對於後世,特別是今天來説“義”應該賦予新的含義,請簡要歸納。

明確:如在民族矛盾尖鋭的時候,不少仁人志士堅持民族氣節,堅持正義事業,他們的壯舉曾彪炳史冊,他們所堅持的“捨生取義”突破了孟子當時的規範,成為正義事業、正義行為的代稱。現在,我們把“義”可以賦予共產主義精神的具體內涵,“捨生取義”就是一種十分高尚的品質──為了正義事業和真理可以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

10.課文中運用了許多兩兩相對的句子,它們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試找出兩個這樣的句子,説説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這些句式使行文流暢,論證嚴密,語氣連貫,氣勢恢弘。

小結: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捨生取義”是因為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辨禮義”而受“萬鍾”,則失掉了“本心”。

三、賞析《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1.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明確: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修辭。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

對偶。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辨禮義而受萬鍾”作對比。

排比。通篇皆是,排比句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語勢和論辨力量。如“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反問。一個反問句否定了三種不“義”:“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

2. 歸納《孟子》的文章語言特點。

明確: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説服力。

四、拓展探究

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捨生取義”的觀點,那麼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明確:義的價值高於生命,人應該有捨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上下交徵利”的戰國時代有積極作用,對後世知識分子的精神修養也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捨生取義”的觀點的根據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説理僅止於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侷限性。

隨着時代的發展,“義”的內涵發生了變化。我們現在所説的“義”是指社會公義,“利”指一己之私利,即個人利益要服從於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當今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該作出正確的抉擇。

參考資料::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

五、總結:

孟子提倡的“捨生取義”和孔子提倡的“殺身成仁”,一起成為中華民族的最高道德準則,激勵着歷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難,為國捐軀。孟子由口腹之慾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獨特論證方法,則體現了中華民族以善為美、美善合一的獨特審美觀念。

六、佈置作業

請以“義與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2

教學目的:

知識:1、積累文言詞語。

能力:2、準確、明白的翻譯文句。

3、學習本文比喻恰當,對比鮮明,説理透闢的論證方法。

德育:4、認識孟子“捨生取義”思想的進步性及其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2、對論證方法的理解。

教學方法:

以導讀法、討論法和講讀法為主。

教學時數:4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作者作品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常以“孔孟”並稱。他生活在兼併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仁政”學説,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留在《孟子》一書中。

《孟子》,其文氣勢充沛,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於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説明覆雜的道理。對後世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蘇軾等影響很大。

二、研習1、2段。

1、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和重音,要讀得流暢,朗朗上口,讀出語言氣勢和感情。

2、讓學生結合註釋,以同桌合作,翻譯第一段。

老師抄寫重點詞語:

所欲得兼捨生取義甚於故不為苟得所惡患如使得生者何不用使何不為由是則生是故非獨是心勿喪耳

呼爾與之蹴爾不屑

3、提問學生譯文句,師生一起來糾錯。

4、問題探究:

①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②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麼作用?

③“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④“所惡有甚於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⑤文中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哪句?

⑥第2段的故事中,那乞丐為什麼不接受別人的施捨?

5、討論並歸納

①捨生而取義者也(捨生取義)

②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捨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裏運用了類比推理,魚喻生,熊掌喻義,義高於生,所以順理成章地提出了“捨生而取義者也”的觀點。

③這裏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如為人民謀解放,為了四化建設,為了別人的安危等。所以“所欲有甚至生者”,指“義”而言;“苟得”,苟且得生之意。

④這裏的“所惡”指“不義”而言,即指不正義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殺人放火等。

⑤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

⑥因為他覺得施捨者的行為有辱他的人格。

6、教師小結:

第一層,以魚和熊掌為喻,提出捨生取義的觀點。

第二層,分析人所以能捨生取義的原因。從生、死的角度提出為了正義絕不能貪生怕死,這是從正面論證本章主旨。

第三層:從反面論證了“義”的價值和作用。如果生命高於一切,那就會不顧“義”,什麼事都做得出來。而實際上有些人就不求生避患,這就足以説明義是高於生的。

第四層,總結,指出“義”的境界是人人都有的,賢者不失。實際上是號召向他們學習,堅守義的操守。

第二段舉例證明“義重於生”的道理。

三、作業佈置

P209思考練習二

黃超文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3

【學習重點】

1、體會文章的中心論點。

2、論證方法。

3、體會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孟子(約公元前372至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他曾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的門人,推崇並繼承了孔子的學説,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一位大師。世稱亞聖。作品有《孟子》七篇。他長於説理,善用比喻,縱橫捭闔,妙趣橫生,在中國散文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魚我所欲也》就體現了他的寫作風格和特點。

二、學生朗讀課文

三、注意有關字詞

1、故患有所不闢也。通避

2、萬鐘不辯禮儀而受之。通辨

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德,恩惠、感激的意思。

4、鄉為身死而不受。通向,從前之意。

四、筆譯這篇課文

五、對艱難字詞句進行解釋

第二課時

一、學生齊讀課文

二、學生散讀課文

三、點名學生翻譯課文,對不妥之處詳加解釋

四、學生散讀課文爭取成誦

第三課時

1、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文章,它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捨生取義

2、作者是怎麼樣提出中心論點的?

文章用魚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論點的。

3、作者是如何論證的?

文章用魚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論點,由有甚於生,有甚於死引出不為苟得不避禍患來,這是從正面論述;由莫甚於生莫甚於死引出何不為也這是從正面論述。結論是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有比死亡更讓人討厭的東西(義和不義)。後又從反面論證見利忘義是喪失人的本心。

4、寫作特色:

⑴ 善用比喻。

① 運用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中心論點

② 用行不吃呼爾,乞不受蹴爾比喻守義不辱。運用比喻使講述的道理明白易懂,深入淺出。

⑵ 運用對比。魚與熊掌生與死義與不義向與今等通篇對比鮮明,使中心論點捨生取義鮮明突出。既然能為義而捨生,那麼在接受比生命更輕的高官厚祿,甚至是一簞食,一豆羹的時候要辯解是不是合乎禮義。

⑶ 孟子的禮義是封建君臣之禮,封建君臣之義,應批判地繼承,現在的禮義已經賦予了新的含義。如陳毅取義成仁今日事。

⑷ 論證方法: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

5、結構圖示:

熊掌 生 所欲不苟得有甚於生義

╱正面→→

舍 魚 死 雖惡所不避有甚於死不義

╲反面: 向(為身死而不受)

受不義之萬鍾無益

今(為宮室、妻妾、窮乏者)更不可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4

教材分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論述道德標準和政治節操的説理散文。孟子以嚴肅的態度,莊重的語言,闡述了一個重要的主張:義重於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捨生取義。一個正直的人,有道德修養的人,應該為義而生,為義而死,必要時要“捨生取義”,而不能“見利忘義”。不辨禮儀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足取的。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經典的傳統課文,相對於國中階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難度,又是以議論為主,國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但教師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許他們提問,提倡進行探究性學習。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誦讀,採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的薰陶。

學習任務

1. 理解孟子所闡述的“義”的含義,懂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擇,把握人生,慎重選擇。

2. 學習經典論説文在論證結構和方法的獨到之處。

3. 感受孟子文章語言自然流暢,節奏鮮明的特點,多朗讀,多背誦。

學習方法

1. 採用“誦讀—積累—感悟”的學習方法完成學習任務。

2. 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閲資料,為文章觀點找論據,準確理解文章的內容。

3. 善於聯繫當代,聯繫個人生活實際,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鑑古人的思想精華。

學習過程

一、課前準備

1. 要求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基本疏通課文大意,找出疑難之處,留待課堂解決。

2. 默讀課文,基本斷句準確。

3. 教師推薦網站,瞭解孟子。

學生根據教師推薦網站,或自行搜索,全面瞭解孟子,分組查找以下內容,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介紹:孟子簡介、孟子人生、孟子思想、孟子學説、孟子故居、孟子故事、孟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語。

二、激趣導入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引出課文內容,激發學習興趣,打消畏難情緒。

1. 由一二位同學講一則跟孟子有關的小故事,如“孟母三遷”“孟母對織”。

2. 歸納至今為人們所樂於運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盡信書不如無書。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還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語,搶答説出哪些熟悉的成語是出自《孟子》的。例:專心致志、與人為善、捨己為人、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課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藴含的成語是什麼?

“魚我所欲也……捨生而取義者也”“捨生取義”。

三、整體感知

1. 教師和學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讀、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節奏。在誦讀的過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引發質疑。在梳理過程中對重點實詞如:“欲”“得兼”“莫”“由是”“與”“蹴”“萬鍾”要特別關注。對文中出現的五個通假字進行歸納整理。找出課文中出現的對稱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語言特點。背誦也以這些句子為基礎,先背誦對稱句,再連句成段,連段成篇。

2. 教師以若干問題帶動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②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③請兩三個學生説説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做出正確的選擇。

④作者為證明觀點,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説明。

四、深入探究

1. 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麼作用?

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捨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裏運用了類比推理,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2. 為什麼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種假設,可以魚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義都不捨棄,只是假設當你在遇到兩者中必取其一的時候,你當作怎樣的選擇的問題。

3. “所欲有甚於生者”的“所欲”和“所惡有甚於死者”的“所惡”分別指哪些事情?

五、拓展探究

1.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麼,“捨生取義”的含義是什麼?請根據下面一則孟子的語錄概括總結。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2. 孟軻所説的“義”有它特定的階級內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親、尊長等一套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義”的目的,也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者的根本利益。對於後世,特別是今天來説“義”應該賦予新的含義,請簡要歸納。

如在民族矛盾尖鋭的時候,不少仁人志士堅持民族氣節,堅持正義事業,他們的壯舉曾彪炳史冊,他們所堅持的“捨生取義”突破了孟子當時的規範,成為正義事業、正義行為的代稱。現在,我們把“義”可以賦予共產主義精神的具體內涵,“捨生取義”就是一種十分高尚的品質──為了正義事業和真理可以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

3. 課文第二段內容隱含一個什麼典故?可以用我們蒐集的哪句孟子名言來印證?“貧者不受嗟來之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 對比閲讀以下幾則材料,聯繫課文,説説它們各自表現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

六、延伸拓展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幾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隨着“取義”之路,開拓了一條精忠之道。縱使路途再漫長,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終因遭毀謗,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着悲憤投入汩羅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獄中寧死不屈,捨身取義,留名千古。魯迅以筆代槍,在文壇掀起千層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動人詩句。

對於今天的我們,親歷生與義的重大抉擇也許很難得,但我們的人生不乏選擇。我們一直在選擇,謹慎地選擇。

1. 模仿下面一段話,發表對選擇的感言。

選擇博愛,我們品味異樣精彩的人生;選擇回憶,我們度量往事的厚重;選擇誠信,我們暢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選擇堅強,我們感受經歷失敗後的成功的甘甜;選擇關愛,我們因幾顆心同時跳動而愉悦不已……

2. 請講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選擇的故事,並談談選擇對人生的重要意義。

例:一個14歲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對離婚的父母,她會選擇誰?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選擇,因為選擇了母親,她就選擇了富貴、選擇了澳大利亞;選擇父親,她就選擇了貧窮,選擇了中國。人人都説這太難了,可小女孩選擇了父親,選擇了含辛茹苦單獨撫養她長大的父親,捨棄了富有卻極少見的母親。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對這種艱難的抉擇,小女孩做到了無愧於心。

七、推薦欣賞

1. 20xx年“全國大專辯論會”──中山大學vs電子科技大學(正其義是否謀其利)

2. 20xx年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心靈的選擇》《傾聽心靈的鐘聲》《張開雙臂,選擇博愛》

3. 電影《生死抉擇》中市長李高成最後的演講。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摘自《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5

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文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代人生;

3、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1、文章論點及論證方法;

2、文章“義”的理解及其現實意義。

教材設計

本文説理較深,對國中學生來説,文字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基於此,學習課文前,首先安排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疏通文意;其次,利用互聯網查找作者的相關資料,並設計課件;最後,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課文學習及拓展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作者情況介紹,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查找的資料來完成,教師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課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是孔子之後戰國中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曾遊樑,説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善於運用譬喻來陳説事理,辨認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説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1、朗讀。

1)在自由散讀的基礎上抽讀(4名左右),抽讀學生可任意選取文段朗讀,其他學生認真聆聽,並作好點評準備。

2)朗讀點評(由學生完成,教師點撥、引導即可)。

點評着重強調咬字、語氣、節奏、斷句等幾個方面,注意突出演講式朗讀的特點。

3)全班根據以上朗讀點評的要點,齊聲朗讀課文。

2、串譯課文,瞭解大意。

學生相互交流預習成果,對於小組內共同出現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

課文翻譯放在預習中完成,課堂上只解決學生難解的詞、句。對於詞語的解釋,儘量用成語積累的方法,做到古今溝通。例如:

欲(欲蓋彌彰)兼(德才兼備)(風雨兼程)

患(後患無窮)喪(喪盡天良)

屑(不屑一顧)與(與人為善)

已(死而後已)捨生取義(出自課文)

……

3、熟悉課文,概括文意。

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再次自由朗讀課文,並用最簡潔的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

學生概括不要強求統一,關鍵是要引導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一些警句進行思考。

參考答案: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作出正確的選擇。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意

要求學生根據前面所學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積累的有關議論文知識,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以下問題:

1、課文的論點是什麼?結合課後練習,思考你贊同哪一種説法,為什麼?

2、為了闡明觀點,文章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找出來,大家交流。

3、課文導語説“文中孟子對於‘義’的論説,對於今人仍不無啟迪”,想想你從課文中得到了哪些啟迪,整理思路並與小組同學交流。

説明:以上問題採取小組內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組內每個同學承擔一道思考題,思考結果交由小組討論,組長記錄討論結果,並由中心發言人彙報討論成果。

第一題的回答,不要強調答案的統一,注意要求學生做到有理有據,言之成理。

第二題論證方法,學生往往比較熟悉舉例論證,至於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可能相對生疏一些,教師不妨運用淺顯易懂的例子,以幫助學生理解。

第三題的回答要強調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啟迪不必侷限在某一、二個方面,只要和課文內容相關,都應該肯定。

四、自主質疑,探究學習

此環節主要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意識,要求學生圍繞課文內容,質疑問難,提出有一定創新價值的問題,教師可從中選取有代表性的問題,由學生小組探討,全班交流。

説明:這個環節,學生質疑提問應提前佈置,由學生在課前完成,上課前提交問題即可。另,學生的提問,教師也可給予一定的啟發、點撥,注意問題的質量。

參考問題:

1、課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麼從全文看,作者認為人應該具有怎樣的天性呢?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課文所指外,還應該有哪些?不妨説説。

參考答案: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人的這四種“本心”不必要求學生的回答完全一致,只要意思大致相同即可,也不必僅侷限在這四種回答裏。

2、能否為課文補充一、二個現實材料,以突出論點。

五、朗讀背誦,積累鞏固

課堂背誦,可採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完成。例如:運用幻燈,打出相應的譯句,由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原文進行誦讀,記憶;學生相互間提問背誦,教師抽查背誦等。

六、比較閲讀,拓展學習

1、教師提供相關資料,學生回家查閲,並同課文進行閲讀比較,看看它們各自表現出怎樣的價值取向。

參考資料:文天祥《過伶仃洋》、夏明翰“就義詩”、裴多菲《愛情,自由》、李清照《夏日絕句》、陳毅《梅嶺三章》、葉挺《囚歌》等。

2、查閲“嗟來之食”的故事,與課文比較,看看內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

3、孟子主張的“義”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可作哪些理解?它有沒有現實意義?蒐集整理資料具體分析説明。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6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彙,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合作探究,掌握作者的論點及論證方法。

3.體會作者捨生取義的觀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孟子捨生取義的觀點的內涵。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朗讀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人生在世不過短短百年,但是在這短暫的一生中,我們會遇到無數需要做出選擇的事情,小到選擇今天吃什麼,去哪裏玩,大到可能會面臨生與義的選擇,當你們面臨這樣的選擇時,又會把自己心中的天平傾向哪一邊呢?有同學説了文天祥的一句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還有的同學説到夏明翰曾經説過“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看來大家在生與義之間都選擇了後者,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孟子的《魚我所欲也》,看看在生與義之間孟子是如何進行選擇的。(板書:魚我所欲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注意字音、停頓、節奏等。

明確:字音規範,語氣適中,節奏準確,重音恰當。

2.學生自讀,解決重點字詞。

明確:①得:通“德”,恩惠,感激。

②為:今為(介詞,為了)宮室之美而為(接受)之;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動詞,做)也。

(三)品析語句,合作交流

1.同桌交流,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疏通文意,找出文章中的中心論點。

明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板書:生、義)

2.文章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味的。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更美味的,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3.小組討論,孟子為了闡明自己的論點,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逐層展開?

明確:①比喻論證。

“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在兩件事不能同時並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

②正反對比論證。

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與事實做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做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③道理論證。第一段主要採用的論證方法。

④舉例論證。第二、三段主要採用的論證方法,舉“窮人不食嗟來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強調了要講“義”,不能忍受羞辱,“蹴爾而與之”連乞丐都不接受,何況是把“義”看得很重的人了;舉“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板書:比喻、道理、對比、舉例;捨生取義)

4.結合本篇文章及以前學過的文章,思考總結孟子文章的語言特點。

明確: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説服力。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學完本篇文章,在現在這個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2.師生互動總結。

3.作業:現實生活中,面對着義和利,你一定也作過許多次選擇,其中哪一次對你的影響最大,給你的印象最深?請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小作文,字數不限,要有自己的真情實感。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文言文的特點,進行反覆地誦讀,讓學生讀通、讀懂、讀出韻味。學生能夠在讀中明確孟子的性善論的思想,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學會辯證地分析與認識作者“捨生取義”的觀點,使文化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傳承與發展。注重了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使三維目標得以很好地實現。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7

教學目的

一、使學生懂得“捨生取義”的道理,培養正確的生死觀。

二、繼續學習高中文言文實詞、虛詞及判斷句式等知識。

三、學習並體會孟子文章説理透徹、氣勢充沛、善於運用比喻和排比手法的特點。

教學思想

1、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尤其是一些名句名篇更應要求學生熟讀成誦。

2、《孟子二章》中,相對而言,《魚我所欲也》的文字較艱深些,並考慮到學生沒有預習且要當堂背誦,故把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教學放到第二課時中,連帶《莊暴見孟子》一併完成。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引出課題,提示要點

提問:大家放棄了暑假休息,來這裏上課,真不容易!但如果讓

你們自己作出選擇的話,你們也仍然會選擇到這裏上課嗎?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選擇,尤其是在對待象生和死這樣重大的問題上,當我們必須作出非此即

彼的選擇的時候,這對任何人都是一個嚴肅的人生課題。我們今天學習的《魚我所欲也》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一

個道理:我們應怎樣作出選擇。(板書課題)

2、回顧複習,導向新課

提問:對孟子和他的文章大家已經有所瞭解,國中時我們就學過《孟子》中的文章,大家還記得裏邊的一些名言名句嗎?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的文章善於雄辯,氣勢磅礴,感情充沛,辭鋒犀利,擅長運用比喻和對比等多種修辭手法。今天我們學的《魚的所欲也》

也體現了這種風格。

二、疏通詞句文義

(學生朗讀課文前二個自然段並找出不理解的詞句等。)

(一)詞

1、所欲:“所”加名詞,相當於名詞,意為“喜愛的東西”。

2、可得:同義詞連用,意為“可能”或“可以”。

3、者也:語氣詞連用,“者”錶停頓,“也”也表肯定。

4、苟得:苟且偷生的事情。

5、由:按照、通過。

6、獨:只是。

7、爾:助詞,無義。

(二)句子

1、“……者也。……者也”兩句:判斷句式,取捨觀點鮮明,語氣肯定。

2、“所欲有甚於生者”句:甚,超過,重要,形容詞。於,比,介詞,引進比較對“生者”。譯成現代漢語時語序應作調整。

3、“賢者能勿喪耳”句:賢者,這裏可理解為“道德高尚的人”。喪,喪失。可譯為道德高尚的人能不喪失罷了。

4、“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句:由是,介賓詞組。是,(求生或避患)的手段或辦法。而,轉折連詞,可是。有,有人,指不願舍義而求生。

三、文義

第一自然段

提問這一段中孟子講了一個什麼問題?他對這個問題的基本看法是怎樣的?

明確:生和死的問題。應該捨生求義。

(學生朗讀)

層次結構分析。明確:按句號劃分,本段共九句:第1句引喻,使生和義的問題抽象變為具體,深奧變為淺顯,讓人容易接受。第2句表明觀點,1、2句為並列關係,3、4句從正面、5、6句從反面加以論述證明。3、4句和5、6、句為對照關係。第7句舉例論證,第8句做出結論,末尾第9句為結論引伸,補充理由。7句與8句為因果關係。

(學生背讀)

補充解疑:

“甚於生者”指“義”、“甚於死者”指“不義”。

“有所”可理解為“有┅┅”的意思。

“是心”即“義”。課文中的“義”指封建倫理道德標準,從今天看,可理解為“正義“,賦予了新的內容。

(學生試背)

第二自然段

本段的論點即為“是心”人皆有之,進一步從正面舉例論證。各種類植物,古代總稱為“菽”。

(學生朗讀數遍)

四、深化理解

要求學生選背一、二自然段中本人喜愛的一至兩句,並述説理由。

歸納:生死觀是我們人生觀重要而又集中的體現。或許在短短的一堂課中,我們還不能深深體味其中所包括的豐富藴涵,但我

們一定已明白了:人是應該而且能夠作出這種高尚選擇的。文天祥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革命英

雄劉胡蘭等英雄典範應該成為永遠激勵我們的人生座右銘!

五、佈置作業略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8

【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字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代人生。

3、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教學重難點】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2、對論證方法的理解。

【教學設想】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經典的傳統課文,出自《孟子》,相對於國中階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難度,又是以議論為主,國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但教師應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許他們提問,提倡進行探究性學習。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誦讀,採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的薰陶。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所謂誦讀,就是朗讀和背誦。要求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在誦讀的過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習得語感,培養能力。這種方法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

2、質疑法:這裏所説的質疑,並非指教師想提問學生,而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己不懂之處提問,或者是對文章的觀點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媒體設計】

可以設計製作一些多媒體課件或者幻燈片,簡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重要的字詞,將文中的重點詞句投影出來並配上朗讀。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方案一

第一課時

一、導入解題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孔的門人,是孔子之後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遊樑,説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善於運用譬喻來陳説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説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對照註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節,讀後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教師運用投影將本課中的生字、詞打出,全班齊讀(或指名讀)。

4、齊讀全文。

5、學生自讀課文,參考註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可以勾劃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特別欣賞的語句也請勾劃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6、請兩三名學生説説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參考答案: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作出正確的選擇。

三、分步品味

1、質疑及交流:

前面我們説過,《孟子》的文章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説服力。通過剛才的整體感知,同學們一定有所感受。那麼這篇文章所要論證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呢?

參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解説:要求引原文答,教師可適當點撥。回答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第一、二節的內容進行質疑,教師應儘可能地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或相互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

2、齊讀課文。

3、讀後讓學生進行自由質疑或説説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説:重點解決“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和“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的意義。)

4、教師提問: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一節中説:“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後又説:“此之謂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麼?請依據原文回答。

參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夠做到“捨生取義”的心,“是心”就是“這樣的心”,其義與“本心”相同。

(解説: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目的在於嘗試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把握整體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詞、句。)

四、小結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第二課時

一、複習所學內容

1、抽查朗讀情況。

2、用媒體出示字詞,檢查對字詞的理解。或者由學生相互出題,考查對字詞及語句的理解情況。

二、朗讀訓練,體會文意

1、分組朗讀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嘗試刪除某個句子,而後再讀,體會文章論説的氣勢;進行演講式背誦,感受其表達效果。

2、跳讀課文,找出為論證中心論點,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論證方法,並思考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

⑴論證方法:道理論證(第一節)、舉例論證(第二節)。

⑵作者的寫作意圖:讚頌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將正義放在首位,而摒棄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齊讀全文。

三、課堂練習

1、速讀課文第二節,説説本節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應將正義放在首位的。

2、對比閲讀以下幾則材料,聯繫課文説説它們各自表現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材料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

(解説:以上材料供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選用,目的在於促使學生要正確對待生與死、義與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討論: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捨生取義”的觀點,那麼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解説: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思考,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

五、課後延伸

1、背誦課文。

2、在課外查閲有關孟子、《孟子》的資料“嗟來之食”的故事以及吳晗《談骨氣》。

方案二

1、整體感知課文,明確文章中心論點。

2、進行朗讀訓練,在此基礎上討論文章是從哪些方面、運用哪些方法來進行論證的。

3、設計精當的思考題或安排延伸閲讀,探討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

方案三

1、引用孟子的名言和裴多菲的詩(參見方案一第二課時步驟三導入,引出價值觀的`問題)。

2、整體感知課文,並自由誦讀至流暢的程度。

3、學生自主質疑,主要討論孟子在本文中所闡述的對價值觀的看法及其現實意義。

4、進行朗讀訓練,弄清論證方法。

【備教資料】

卡片1:

字詞積累:

易錯字注音:

所惡(wù)闢患(bì huàn)

一簞(dān)食蹴(cù)爾

不屑(xiè)苟(gǒu)得

通假字:

“闢”通“避”,躲避

“辯”通“辨”,辨別

“得”通“德”,恩惠(動詞)、感激“與”通“歟”,語氣詞

成語:

捨生取義

卡片2

難句釋義: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

意思是:事實上有這種情況,有時通過某種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們卻不願採用這種方法;通過某種方法可以逃避患難,人們卻不願採取這種行動。

卡片3:

本文主旨:

本文指出“義”之價值高於生命,賢者在必要時應捨棄生命而“取義”;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更是不足取的。當然,孟子所宣揚的“義”有具體的階級含義,但在本文的學習中,這一點可以忽略不談。

卡片4:

嗟來之食:

語出《禮記·檀弓上》: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意思是:有一年齊國大饑荒,黔敖在路上施捨粥。有一個飢餓的人用衣袖遮面走來,黔敖吆喝着讓他吃粥。他説,我就是因為不肯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般地步的,終不肯吃,最後餓死了。

不食嗟來之食歷來是有氣節的表現,吳晗先生就曾著文談到這一問題。

卡片5:

魚:

魚是古代的佳餚之一。魚在今天,特別是南方人看來,是極平常的菜餚。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對古代的北方人,魚是上等佳餚,而豬肉、狗肉乃至雞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魚”和“熊掌”相提並論。北方少河流,當然魚也不多,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食有魚是富貴人家的生活。《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馮諼不滿意在孟嘗君門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卡片5:

鍾:

鍾,古代的容量單位。古代計容量的單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當於今天的一小湯匙;10勺為一合(ɡě),10合為一升,10升為一斗,10鬥為一斛,6斛4鬥為一鍾。按此計算,“萬鍾”是6。4萬鬥,這個年俸是相當大的。當然,在本文中,孟子僅僅是用“萬鍾”來表示優厚的俸祿而已。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9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擴充文言詞彙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

2、瞭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3、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4、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説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教學重點:

1、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2、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內涵,辨析失其本心與捨生取義的關係,把握本文的主旨。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生與死、利與義的問題歷來為世人關注,那麼幾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今天,我們學習《魚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現了孟子什麼樣的道德主張。

二、資料助讀

孟子性善論的要點:

1、善是人的本性。

2、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

3、人性變壞,是由於受外物的影響,不是本性的表現。

4、本性也需要養。

三、理解課文

1、教師範讀,學生注意讀音、停頓。

重點字音與停頓:

(1)不為苟得也(wéi)

(2)為宮室之美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wù)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5)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

(6)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7)是/亦不可以已乎

2、學生默讀課文,參考註釋,理解文意,有不懂之處勾畫出來,準備質疑。

3、質疑解疑,疏通文意

重點詞句: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故患有所不闢也:闢通避,躲避。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辯通辨,辨別。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通德,恩惠,這裏是感激之意。與通歟,語氣詞。

鄉為身死而不受:鄉通向,從前。

(2)辨析加點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種;是亦不可以已平:這種做法。

鄉為身死而不受:寧願;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為了;接受。

故不為苟得也:得到;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感激)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歟;呼爾而與之:給予。

(3)翻譯下列句子。

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

②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④此之謂失其本心。

四、概括本文主旨

人在進行選擇時,應以義為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

3、自讀理清本文的論證思路,畫出全文結構提綱。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抽查課文背誦與理解。

二、整體感知

1、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怎樣提出來的?為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文中運用了那些修辭手法?

文中的比喻、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説理的邏輯性。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説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説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3、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麼?這與捨生取義有何聯繫?

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生於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捨生取義。

4、本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①用比喻論證法提出論點。文章一開頭,就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

②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顯出兩類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則失去本心。

5、我們該如何評價《魚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內容?

義的價值高於生命,人應該有捨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戰國時代有積極作用,對後世知識分子的精神修養也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捨生取義的觀點的根據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説理僅止於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侷限性。

三、課堂小結

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着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着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着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唯有崇敬。捨生取義,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這是男兒捨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

四、佈置作業

1、請以義與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2、預習《<莊子>故事兩則》。

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10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

過程方法

1、以學生自學為主,自己解決課文的翻譯,大體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誦讀中探究作者怎樣提出論點展開論證的。

情感態度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學會取捨,明辨是非,做一個有“大義”的人。

教學重點

在誦讀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作者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捨生取義的現實內涵。

教學媒體

多媒體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導語設計

中央電視台的《藝術人生》欄目,近期專訪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讓倪萍選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幾個關鍵詞,她選中了“選擇”這個詞。倪萍説,她喜歡選擇,也害怕選擇,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是你必須付出的,你想得到“東”的時候可能“西”就隨着失去,都擁有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就得想好了要放棄,而放棄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關鍵時刻我們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讀,初步感知“義”

1、教師示範。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出示朗讀標準:(字音規範,語氣適中,節奏準確,重音恰當。)

3、師生補充介紹孟子的生平、政治主張、生活的時代背景。

三、細讀課文、疏通積累“義”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疏通文意,將交流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記錄在本子上,準備在全班交流中提出來。

2、小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決的向教師質疑。

3、教師點撥

學生聆聽教師講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聽教師範讀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

介紹自己積累相關資料

整理積累筆記

分組疏通文意

對不懂得地方質疑、記錄交流釋疑

這個導語的設計更加接近生活,符合學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點,有助於引起學生的興趣

文言文教學應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要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讓學生自主合作掃清字詞障礙,培養學生依據文脈推斷詞義的能力

四、研讀課文,探究“義”的論證

(一)探究論點:

1、文章用哪一句話提出論點?

2、關於本文的論點,有的説是“捨生取義”;有的説是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違背“義”,“捨生取義”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個觀點?

(二)探究論證過程:

1、文章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

2、孟子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逐層展開?

明確:

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用魚與熊掌的比喻引出生與義不可得兼時應當捨生而取義的道理,接着從正反兩個方面對論點進行理論論述,最後進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論證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夠從所瞭解的詩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證明文章論點的詩句或事例嗎?

(三)探究重難點句子含義:

1、“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惡有甚於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確:

這裏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如:為人民大眾作有利之事,為國家建設做事,為了別人安危挺身而出等;這裏的所惡”應指不正義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國家,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殺人放火等危害國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體指什麼?這與“捨生取義”有何聯繫?

明確:

“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生於“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捨生取義。

五.精美朗讀,品讀“義”的語言

在《〈孟子〉二章》裏同學們已經領會到了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語言自然流暢,節奏感強,富有文采和氣勢。在課文中找出能夠

體現這些特點的句子品讀。

集體探究論點

回答教師提問,闡述自己觀點並説明理由

課堂上座位相鄰的學生自由組合,四人一組,探究論點的提出方式,並闡述理由。

同桌探究,從課文中找出不同論證方法的句段,加以説明。最後集體整理。

學生髮表看法,集體交流、理解

多名學生闡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記憶

找出語句並朗讀

賞析品味

明確論點,把握議論文的靈魂

引導學生明確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論點的提出。設計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易懂。

理解論證方法,進一步理清文章論證思路。

豐富積累

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猶如一個投入湖面的石子,從而濺起文章這池湖水的漣漪,突破重難點。

在誦讀中欣賞品味,學生的感受會更深刻。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六、領悟思想,拓展延伸“義”

時空連線,設置情境.從下面的問題中任選一個回答,假若我是節目主持人,同學們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時空隧道,請回答我的問題:

1、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你該如何捨生取義?

梳理:

把“道德”、“正義”放在首位,勇於識別真、善、美、假、惡、醜,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不受各種各樣變相的“利”的誘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義、不合法的事,做一個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個對國家、對集體、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

2、講述一個體現“義”的故事,用一句話概括你所理解的“義”。

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總結回顧:

同學們,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着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着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着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充滿了崇敬,但卻不要認為高不可及。捨生取義,是這樣的崇高與豁達,是這樣的平凡與偉大;這是男兒捨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更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行為準則。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譜寫現實生活的捨生取義的壯麗篇章。

學生結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發表自己的看法

講述體現“義”的故事,進行説話練習

體會教師的總結語,接受情感教育。

教師通過兩個活動設計,為學生創設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內涵,根據自己的閲讀體驗和生活體驗,讓學生髮表自己見解,補充事例對課文主旨進行拓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慷慨的總結語,讓學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業設計現實生活中,面對着義和利,你一定也作過許多次選擇,其中哪一次對你的影響最大,給你的印象最深?請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學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氣”

何謂“浩然之氣”?孟子説:“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孟子聲稱,“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何謂“浩然之氣”?孟子説:“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謙於心,則餒也。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孟子公孫丑上》)

這段話的意思是:“那一種氣,最偉大,最剛強。用正義去培養它,一點不加傷害,就會充滿上下四方,無所不在。那種氣,必須與義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沒有力量了。那一種氣,是由正義的經常積累所產生的,不是偶然的正義行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於心有愧的事,那種氣就會疲軟了。所以我説,告子不曾懂得義,因為他把義看成心外之物。(我們必須把義看成心內之物),一定要培養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時時刻刻地記住它,但是不能違背規律地幫助它生長。”

孟子説:“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浩然之氣”是一種合於自然,通於宇宙的具有某種實體意味的感性力量。這種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個內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靈。故“浩然之氣”是既感性又超感性。這種“超”是內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馳騖的超越。“浩然之氣”的形成是一種道德人格的精誠的修煉過程,這一修煉過程具有一種無目的的目的性,並從而化成“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同一,理性與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説,“浩然之氣”其實就是“善”達到極境時所放射的“美”的光輝。它是善的巨大力量與美的強烈感染力的內在統一,是一種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氣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氣”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孤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萬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氣”就是他一貫表白的:“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説不能。”“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説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這是兩千年來始終激勵人心,傳頌不絕的偉詞名句。它似乎是中華民族特別是知識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顯,這種理想的道德人格並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審美性灼灼光華的感性現實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誠的僕人,而勿寧是道德意志的獨立自足的主體。”

從孟子到文天祥,再到近代以來的無數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種驚天地泣鬼神,輝映千古的“浩然正氣”鑄就了我們民族的脊樑,開拓着中國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戰國時期著名的儒家大師。我遊説各國君王,對天下施行仁政。君輕,社稷次之,民為貴。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個小故事,明太祖看過孟子這本書後,嚇了一跳,這思想可不利於我統治啊。馬上下命令把孟子從孔子身邊拉下來。這遭到無數讀書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學者讀到孟子的時候。也嚇了一跳,天哪,沒想到中國幾千年前就有這麼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説:“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説:“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着説:“現在大王的廚房裏有的是肥肉,馬廄裏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着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着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着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説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説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樑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説:“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説:“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説:“當然不對!”孟子説:“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標籤:所欲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