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國小科學課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國小科學課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重要基礎學科,是培養和發展學生開拓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國小科學課應在實驗教學中迸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中體現“立足於做,突出實踐性;着重於思,注重啟發性;着力於放,體現自主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科學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國小科學課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一、興趣的科學實驗活動培養了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它往往與愉悦的情感體驗緊密相連。例如,一個愛好昆蟲的學生,能蹲在地上半天觀察螞蟻的活動,或在草叢中跑上半天捕捉蝴蝶等等,所有這些表現,都是由其興趣愛好所驅使。因此在科學課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心理需求出發,通過多種途徑用科學的方法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並逐步使學生原有相對淺顯的、短暫的間接興趣發展為比較穩定的科學志趣。如教學《小電珠亮了》一課,學生在認識了電池、小電珠和導線等材料後,教師放手讓學生充分的“玩一玩”,用多種方法將一節電池、一根導線和一個小電珠組裝起來,使小電珠發光,從而把學生玩電池、導線和小電珠的興趣引向研究簡單電路的組裝方面上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告訴學生怎樣做,而是讓學生自己嘗試、自行探索,自己想辦法努力地去做。隨着一個個小電珠的發光,得意、喜悦、自豪等表情明顯地寫在了同學們地臉上。情趣盎然的組裝活動,既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欲和求知慾,又使他們在想與做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情感潛能、思維潛能和操作潛能,並不斷地觸發着學生創新的火花。

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發展學生創新思維。

思維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兒童提問表明兒童在對事物進行探索、思考,在尋找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這正是思維的表現形式,也是兒童創新思維的開端。質疑問題難本身就藴含創新思維的火花,也是創新的起點。只有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才能夠在此基礎上思考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疑才能提高,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進步。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經常學生多問向個為什麼?要大膽提出問題。

如研究物體沉浮規律時,師生一起做實驗。把橡皮泥和小木塊一起放入水中,學生看到木塊浮在水面,而橡皮泥則沉入水底的現象。這時,教師提出問題:誰能想辦法讓浮着的小木塊沉入水底?學生馬上動手實驗,並在探索性的操作中找到了辦法,如有的學生把稍大的一塊橡皮泥按在小木塊上,有的則直接用手把木塊按入水底;接着,教師又提出問題:能否想辦法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來?同樣,學生在思考和操作的實踐中很快作出反應:有的把橡皮泥放在稍大的塑料泡沫塊上,有的把橡皮泥捏成小碗或小船的形狀等等,最後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想出方法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這樣做,學生手腦並用,在想辦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訓練了發散思維,鍛鍊了創新能力,又學到了有關物體沉浮的初步知識。

三、大膽放手,體現自主性,鼓勵學生自己創新實驗。

在科學教學中,觀察和實驗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實踐活動。教師要想方設法多讓學生進行分組觀察和實驗,儘量指導學生獨立觀察、獨立實驗、獨立思考,使學生獲得最清晰、印象最深的感性認識,使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都得到充分的鍛鍊和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放手,不“放”何來自主?學生的知識、能力、對學習的情感態度,都是通過他們親身捲入實踐活動才能形成的。教師放了手,學生處在主動地位,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觀察、實驗、描述、整理、加工事實材料,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的收穫都有了。如在教學《物體的熱脹冷縮》時,讓學生自主選用各種器材,運用已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自己設計實驗並操作,學生不僅完成了教材中的實驗,還想出了與教材不同的實驗方法。他們認為:在試管裏滴幾滴紅墨水,操作起來較難,不易使試管內外空氣隔絕。有的學生竟然想出用氣球套在燒瓶口上,把燒瓶放在熱水中加熱,氣球漸漸地膨脹起來,將燒瓶移到涼處,原來已充氣的氣球就慢慢癟了。學生不唯書,不唯師,在“觀察——猜想——思考——得出結論”這一活動中,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得到了培養。

此外,還要多開展科學課外實踐活動,如製作指南針、種向日葵,佈置生物角等,還要多輔導學生進行各種科技類活動,如進行氣象觀測、能源開發、航模製作等專項輔導和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動手實踐的機會。這樣做,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其科學知識面,而且能使學生的創新能力等科學素質得到更廣泛意義上的培養和發展。

《國小科學課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